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泥浆法修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小型泥浆反应器的运行,确定了生物泥浆法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温度、水土比和通气量参数.采用2:1的水土比,控制温度、通气量分别为20℃~25℃,60L/h可以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用从污染土壤中分离出的真菌在纯培养条件下对多环芳烃进行降解,经34d的培养,镰刀菌对芘和苯并蒽的降解率为90%和33.3%,毛霉可以分别降解81.5%和49.2%,青霉可以分别降解52%和46%.  相似文献   
42.
快速测定地面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锦梅  张海荣 《环境工程》2006,24(4):56-56,59
通过比对实验来探讨用孔雀绿试剂法测定地面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精密度与准确性均达到现行监测规范要求,与国标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不用萃取剂,分析时间短的优点,可适用于地面水的监测。  相似文献   
43.
稠油乳化段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聚合物和石油类污染物,BOD5/COD值极低,可生化性差,通过厌氧处理可使污染物发生水解反应,BOD5/COD值由0.08升为0.15(288h),与其它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厌处理结果不同,在BOD5增加的同时,COD亦大幅度增加,而在全部厌氧反应过程中,TOC一直呈下降趋势,表明水样中的污染物在生物作用下不断得到消减;在COD达到最高时,石油类污染物中胶质的浓度大幅度降低,烷烃的浓度升高,说明以胶质为代表的大分子污染物因子解反应,由K2Cr2O7不能氧化状态变为可氧化状态,导致COD测量值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4.
在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徐州市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该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5.
46.
环境信息科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科学、信息技术、测绘遥感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在分析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应用、环境遥感、环境数据挖掘、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数字环境等方向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信息流与数据处理方法构建了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与研究方法,最后对煤矿区采矿环境损害研究与环境管理中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的综合应用进行了实例探讨。  相似文献   
47.
污染土壤毒性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污染土壤毒性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方法如植物法、动物法和微生物法等和生态毒理学方法,并从生物、非生物和环境等方面论述了影响土壤毒性的因素,提出了当前土壤污染毒性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随着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污染土壤毒性研究方法在环境保护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与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括介绍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 微生物联合修复的原理、优缺点、影响因素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并对生物修复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土壤的芘污染与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芘作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污染物、敏感土壤酶作为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指标,探讨芘暴露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芘的添加浓度>50μg·kg-1时,对土壤脲酶、土壤脱氢酶活性有先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对土壤磷酸酶活性有激活作用;芘的添加浓度为50~1200μg·kg-1时,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影响。土壤脲酶、脱氢酶、磷酸酶活性有可能作为芘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指标。  相似文献   
50.
针对废气固定污染源监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从工况的确定、断面的选择、间断排放的监测时间、滤筒及过剩系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