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晋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引力模型分析了2000—2018年晋中城市群县域单元可达性水平及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1)晋中城市群县域单元的可达性水平显著提升但地域分布不均衡,受地形和距离因素的影响存在"断崖式"梯度变化和"中心高、边缘低"的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2)晋中城市群县域单元的经济联系强度持续增强,其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廊道指向特征和行政区指向特征。(3)晋中城市群核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不同县域单元对外经济联系能力差异较大,但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藻类群落季节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郭劲松  盛金萍  李哲  高旭  方芳  周红 《环境科学》2010,31(7):1492-1497
根据对三峡小江(澎溪河)回水区2007年5月~2008年5月藻类的跟踪观测,分析了在水库蓄水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藻类的群落结构组成和演替特点.结果发现藻类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春季最高,冬季最低,细胞密度的最高值达到421.64×105cells·L-1,而最低值只有2.06×105cells·L-1;生物量的最高值是39231.84μg·L-1,而最低值为226.17μg·L-1.从2007年5月~2008年5月在小江共鉴定出藻类7门,101属,262种,其中绿藻51属占50.5%、硅藻22属占21.8%、蓝藻18属占17.8%,此外,甲藻4属、隐藻2属、裸藻3属、黄藻及其他1属.隐藻、小球藻、小环藻、栅藻、卵囊藻、衣藻、弓形藻、直链藻、冠盘藻和针杆藻是小江回水区段的常见藻属.星杆藻、直链藻、空星藻、小球藻、栅藻、集星藻、网球藻、鱼腥藻、束丝藻、平裂藻、角甲藻、多甲藻和隐藻等12个藻属是小江回水区不同季节的优势藻属.  相似文献   
13.
预测不同水动力环境下岩溶覆盖层土洞发育规模和极限规模尺寸对于评价覆盖层稳定性意义重大.以武汉市烽火村覆盖型岩溶塌陷为实例,利用弹塑性理论和变饱和渗流理论建立了渗流-应力单向耦合控制方程,结合土洞剥蚀判据提出覆盖型岩溶塌陷动态演化数值模型,并以此模型预测在不同孔隙水位与岩溶水位之差△H水动力环境下覆盖层中潜在土洞的发育规...  相似文献   
14.
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污水处理单元Yong平衡分析的灰箱模型,提出了进行处理单元过程Yong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热力学意义上,污水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内部的Yong耗散来消耗污水污染物能量的过程,推动该过程加速进行需要耗费外部的Yong.因此,节能的主要目的是节Yong,即应防止推动力过剩造成反应器单元的外部Yong损失.这一方法体系将为合理科学评判处理过程能耗机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污水处理单元平衡分析的灰箱模型,提出了进行处理单元过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热力学意义上,污水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内部的耗散来消耗污水污染物能量的过程,推动该过程加速进行需要耗费外部的.因此,节能的主要目的是节,即应防止推动力过剩造成反应器单元的外部损失.这一方法体系将为合理科学评判处理过程能耗机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能量平衡与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提出污染物内能概念的基础上,对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能量平衡和分析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能量平衡研究的基本模型。据此对国内四座不同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生物处理单元的能量衡算,并采用两类指标对处理单元耗能状况进行了评价。应用能量平衡分析方法可进行处理工艺的设计遴选和建成后运转效果的评判,以及指导处理厂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以浮萍优势品种青萍(Lemna minor)为研究对象,开展受污染河水修复。分析了青萍在不同营养盐浓度条件下的生长特征,探讨了青萍对受污染河水的修复效果。在表面积为0.0095 m2的限制空间条件下,青萍在1、2和5 mg总氮(TN)/L营养液中的生长特征都能较好地服从Logistic生长模型,受制约的临界鲜重(FW)分别为1.20、1.36和1.36 g;青萍对受污染河水中氮磷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氨氮(NH+4-N)的平均去除率、平均去除量和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56.87%、1.22 mg/d和0.0466 mg/(g FW·h),正磷酸盐(PO3-4-P)的平均去除率、平均去除量和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66.95%、0.25 mg/d和0.0088 mg/(g FW·h)。根据相关性分析,进水NH+4-N和PO3-4-P浓度与其对应去除量之间极显著相关;青萍FW与NH+4-N去除速率之间显著负相关,但与PO3-4-P去除速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NH+4-N进水浓度与去除速率相关性不显著,但PO3-4-P进水浓度与去除速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对粉末状天然沸石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得到了CTMAB/SDS改性沸石。对改性沸石及天然沸石进行红外吸收光谱及XRD衍射表征,并研究了PAEs在天然沸石和CT-MAB/SDS改性沸石上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没有对层状结构的键型造成较大的影响;PAEs在天然沸石和CTMAB/SDS改性沸石上的吸附更符合表面吸附一分配作用复合模型;PAEs的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对吸附作用的贡献主要受吸附剂中有机质含量及吸附物质大小、极性及溶解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CPAM调质浓缩污泥脱水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置是当前业界的热点。研究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调质浓缩污泥脱水的一些影响因素,如药剂投加量、污泥pH值、环境温度、搅拌条件等。同时,还对污泥絮凝脱水机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研究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作为浓缩污泥脱水剂,在优化投加量下、污泥pH值在5.0~7.5、低速搅拌时,有较好的脱水效果。环境温度对污泥的脱水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夏天处理优于冬天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