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工业用地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地污染不断加重,影响了城市形象,这些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城市的美好未来,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治理。本文主要从关于工业污染问题的理论分析、国家法律规章科学的参与和解决城市工业污染问题的建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
根据多年来重庆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资料,本文较全面,系统地对重庆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
分析了水质环境现场监测在监测布点、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样品的保存、运输和预处理技术及现场监测,评价技术标准规范,监测机构的人员现状和监测管理方面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环境现场监测规范化建设,应从完善现场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入手,加强监测队伍、监测装备、现场监测管理制度建设,改进和提高现场监测技术,以此满足和适应环保新形势对环境现场监测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代表性城市东营市夏季环境空气臭氧(O3)污染成因,利用2021年6月东营市大气超级站监测数据与基于观测的化学盒子模型(OBM),较为全面地分析了O3污染特征与O3生成敏感性机制,并开展了前体物减排效果评估. 结果表明:①2021年6月东营市O3污染较严重,O3污染天〔日最大8 h平均O3浓度值(MDA8-O3)≥160 μg/m3〕占比达50.0%,MDA8-O3、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浓度平均值较非污染天分别升高70.0%、10.4%和7.6%. ②O3污染天呈高温、低湿的特点,O3浓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在污染天显著增强. ③基于本地化的O3生成潜势计算表明,与非污染天相比,污染天异戊二烯、乙烯和甲苯对O3生成潜势的贡献分别增加了114.3%、68.6%和38.2%. ④污染天O3本地净生成速率明显升高. O3生成处于VOCs-NOx协同控制区,减少VOCs和NOx排放均可有效降低O3生成. 研究显示,现阶段东营市应实施VOCs/NOx协同减排比例大于或等于1∶1的减排策略,污染天(尤其是夜间)应加大NOx及VOCs减排力度,减轻污染天温度升高及植物源排放增加等不可控因素对O3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以苯酚为模板分子,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苯酚印迹聚合物。考察了包含酸性、中性、碱性的3种功能单体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吸附去除苯酚的工艺条件以及吸附等温线、动力学。结果表明,以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对苯酚具有更高的吸附量。最佳的吸附工艺条件为:温度为25℃,溶液pH值为8.0,苯酚底液质量浓度为30 mg/L,聚合物投加量为2 g/L。此外,聚合物对苯酚的等温吸附过程服从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为10.493 mg/g;吸附动力学过程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常数为0.002 5 g/(mg·min)。  相似文献   
96.
采用“复合式厌氧流化床反应器(UBF)-曝气生物滤池(BAF)-气浮-超滤(UF)-树脂吸附-反渗透(RO)”工艺对低浓度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60 d的现场试验重点考察了树脂吸附对RO产水率、产水水质以及浓水水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印染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RO产水COD≤30 mg/L、产水率为75%~80%,满足中水回用要求;RO浓水COD≤150 mg/L、色度≤50倍、SS约为35 mg/L,符合纳管排放标准;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平均处理成本为5.11元/t,扣除中水回用节约的用水费用后,综合处理成本仅1.36元/t。  相似文献   
97.
应急救援多目标时限指派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应急救援队伍的合理派遣,对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效率、救援物资消耗、最佳救援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突出应急救援的时效性和救援目标的多属性特征,提出在保证应急救援最短时限的前提下,以应急救援效率最大化、物资消耗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构建最短时限应急救援多目标指派模型。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化为单目标决策问题,运用两阶段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最短时限的引入能有效实现应急救援队伍合理、公平派遣。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区域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和成因,本文利用2021年和2022年夏秋季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滨州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连续观测数据及常规污染物数据,识别对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有显著贡献的VOCs物种并对VOCs进行来源解析,同时利用基于观测的化学盒子模型探讨O3的生成敏感性.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地区PM2.5和O3浓度“双高”的大气复合污染主要出现在秋季,夏季东营市和滨州市首要污染物均为O3,距离入海口越远的站点O3超标天占比越高;秋季东营市和滨州市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且超标情况相近.(2)烯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的贡献大,优势物种为乙醛;芳香烃对SOA生成潜势(SOAFP)的贡献大,优势物种为1,2,3-三甲苯.(3)东营市夏秋季O3生成均处于VOCs...  相似文献   
99.
microRNAs作为临床疾病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标记物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在大气污染暴露后引起疾病的分子染毒机制。本研究通过建立大气污染小鼠染毒模型,利用Agilent芯片筛查小鼠肺组织中microRNAs差异表达谱,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芯片结果,使用Target Scan,PITA,microRNAorg数据对差异mi RNA进行靶基因预测,进行靶基因富集的基因功能(GO)和信号通路(KEGG)分析。结果显示,大气细颗粒物暴露2周后小鼠肺组织microRNAs有显著差异表达谱,高剂量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有4个mi RNAs上调,低剂量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有2个mi RNAs上调,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有4个mi RNAs上调(标准为fold change值=2.0且P值=0.05),挑选差异明显的mi RNAs进行q RT-PCR验证,mi R-139-5p、mi R-691及mi R-340-3p变化趋势与芯片一致,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mi RNAs所调控的靶基因明显富集于34个GO通路(包括RNA转录酶II启动子的转录,RNA拼接,DNA模板,蛋白质结合和核酸结合)和32个KEGG通路(主要集中轴突导向通路和癌症通路)。综上所述,大气细颗粒物暴露染毒可诱导小鼠肺组织中mi R-139-5p、mi R-691及mi R-340-3p明显上调,且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癌症通路可能作为PM2.5暴露相关差异表达mi RNAs调控靶基因介导的主要致病通路。  相似文献   
100.
国外几次震后火灾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后起火是国外几次大的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国外几次震后火灾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引发震后火灾的主要因素及震后火灾的特点。震后火灾与生命线系统的破坏有密切关系,本文从震后火灾的机理出发,提出了用事件树模型预测供气供电系统引发震后火灾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