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建立了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试验装置和试验储罐,对储罐液下泡沫喷射灭火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发泡倍数和泡沫液流量对灭火效果影响明显,而储罐泡沫的注入位置对灭火效果影响较小;液下喷射的发泡倍数宜控制在5~7之间,发泡倍数超过8后,泡沫层含油量超过40%,无法控火;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宜取5.0 L/(min·m~2),供给强度加倍后,无法控火;在适宜的试验条件下,控火时间在40~45 s。  相似文献   
72.
为准确快速估算室内人员疏散时间,基于传统Togawa模型,提出1种基于出口处人员流动速率的室内人员疏散时间快速预测模型,并利用Pathfinder软件模拟某房间人员疏散过程,对比快速预测模型与传统Togawa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快速预测模型计算量少,可获得更多更精确人员疏散信息。研究结果可为室内人员疏散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形成合理的座舱装配工艺方案,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并能在设计阶段发现座舱装配工艺方案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分析座舱结构特征和装配特点,并基于DELMIA数字化制造仿真平台,对载人离心机座舱的装配信息进行构建与分析。运用干涉和碰撞检查,结合人机功效模块,对座舱装配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座舱装配仿真是验证其装配工艺方案是否合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座舱装配仿真,提前发现了装配工艺方案存在装配动态干涉、可达性和可视性等问题。结论 数字化装配技术可以帮助设计人员预先发现装配工艺方案的不足,改进装配工艺方案,验证装备工艺方案的可行性,为实际装配提供指导,进而可极大地提高装配效率,缩短装备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74.
以北京潮白河的河岸带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试验,研究赤泥、白云石和硅灰石的添加对除磷吸附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3种材料对磷的吸附能力顺序为赤泥>硅灰石>白云石。3种材料对河岸带土壤的除磷能力均具有促进作用,且随着其投加量逐渐增加,对磷的去除效果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1%的添加量下,3种材料对磷去除的强化能力顺序为赤泥>硅灰石>白云石,去除率分别为63%、57.2%和56.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0.5%的去除率。赤泥添加量为2.5%和5%时,土壤pH值分别增加了约0.3和0.5,而白云石和硅灰石对土壤pH值没有影响,故可根据河岸带土壤酸碱度选择适合的除磷强化材料。3种材料对河岸带土壤强化后,均使土壤中无机磷形态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闭蓄态磷的含量百分比都显著增加,有助于河岸带对磷的截留。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知:材料的强化能力与矿物组成有一定关系,赤泥对磷去除能力的促进主要与赤泥中的铁氧化物和铝氧化物有关。  相似文献   
75.
SBR法的特点及其在生物脱氮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SBR兼有全混合反应器与推流式反应器的优点,物料混合均匀,耐冲击负荷,不存在物料返混,生化反应动力大,处理好,SBR法的整个过程可放置于一个构筑物内完成,工艺简单,操作灵活,此外,通过对SBR的适当调控,易形成好氧/缺氧交替的环境,为生物脱氮创造条件,近年来,SBR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操作方式也得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76.
利用自行研制的多种激波管技术,研究了0.4~0.9MPa 的冲击波、0.06~0.10MPa 的冲击波和反射波引爆下,煤粉尘爆炸(亦称爆燃)特性和爆轰特性.研究表明,无论强冲击、弱冲击的引爆还是反射波引爆,煤粉尘均能由爆炸转变为爆轰.同时初步确定煤粉尘产生爆轰的临界起爆压力为0.085MPa.  相似文献   
77.
利用燃烧盘对环氧丙烷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观测其质量燃烧速率、火焰形态、热辐射强度,并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环氧丙烷在4.52 m~2燃烧盘中质量燃烧速率达到24.0 kg/(min·m~2),是1.73 m~2燃烧盘环氧丙烷燃烧速率5.40 kg/(min·m~2)的4.45倍。环氧丙烷在1.73m~2、4.52 m~2燃烧盘的火焰高度分别为3.5 m和6.2 m,均高于Thoms和Heskestad模型的预测结果。同等条件下环氧丙烷的火焰热辐射强度,高于汽油、石脑油和乙醇。  相似文献   
78.
通过序批试验,分析污泥生物沥滤过程中pH值、异养菌数量变化以及硫细菌的形态,探讨了污泥中重金属在胞外多聚物(EPS)中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污泥经生物沥滤后异养菌大量死亡.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污泥微生物形态的观测发现,随着生物沥滤时间的延长,生物沥滤污泥明显比对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布紧密,而且杆状和短杆状菌呈现逐渐增多趋势.生物沥滤后期出现受损的细菌胞体以及释放了细胞物质的细菌空壳.污泥沥滤液中EPS含量有所增加,沥滤过程中EPS的松散结合态与紧密结合态的比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可反映沥滤前期细菌处于加速生长期的居多,而后期处于减速生长期的细菌逐渐增多.污泥EPS中重金属含量在生物沥滤几天后表现持续增长,Cu、Pb和Zn分布于EPS中的最高含量分别占污泥中总量的14.7%、20.3%和24.2%.延长酸化时间,EPS可被水解,而导致其中重金属含量呈现一定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9.
杭州市大气降尘与PM10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6月~2008年5月,在杭州市采集了大气降尘和PM10样品以及3类PM10源样品,对样品中12种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大气降尘量与PM10浓度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均属于较低水平,二者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降尘量和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相似性,均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密切相关.空间分布显示除PM10在朝晖和玉泉两采样点的成分谱相似,各采样点降尘和PM10成分谱间的相似性均不高.PM10与各源类成分谱的相似性高于降尘与各源类成分谱的相似性,二者来源的差异可能是造成降尘和PM10化学组分特征不同的原因,其中PM10与城市扬尘的化学成分相似性最高.  相似文献   
80.
降水对颗粒物的冲刷作用及其对雨水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湿沉降冲刷过程中大气颗粒物对雨水化学组成和酸度的影响,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中国酸雨污染最严重地区之一的杭州市进行了降水前、中、后的大气颗粒物样品采集,同时采集了降水样品,分析了颗粒物样品和雨水样品中的主要水溶性离子组分,使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及化学特征在雨水冲刷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雨水中主要离子成分的来源.结果表明:杭州市TSP和PM10的酸缓冲能力分别为1.95和1.02,具有一定的酸缓冲能力;从颗粒物浓度、酸缓冲能力A值以及颗粒物化学组成在降水前、中、后过程中的变化看,雨水对颗粒物中的碱性组分具有显著冲刷作用;结合雨水主成分分析,颗粒物对雨水中Ca2+、Na+的贡献较为显著,对Mg2+、K+的贡献有待进一步验证,对NH4+、SO42-和NO3-的贡献较小,而F-和部分Cl-则可能主要来自云内雨除过程或者对气态化合物的云下冲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