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对厦门市14种主要树种吸硫强度以及不同环境(清洁环境和污染环境)对其固碳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片的吸硫强度在0.04~1.73 mg/g。单位绿地面积不同树种净化SO2量为8.84~1 513.05kg/(hm2·a),其中天竺桂最大,其次为黄槿、芒果和刺桐,洋紫荆最小。多数树种在污染环境下单位绿地面积年固碳量受到明显抑制,如大叶榕、高山榕、小叶榕和印度紫檀等树种。然而还有些树种其固碳能力在污染环境下受到促进,如鸡冠刺桐、夹竹桃和小叶榄仁,表明这些树种对污染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综上所述,夹竹桃、小叶榄仁和天竺桂等树种既能吸收相当数量的硫,同时其固碳能力未受到削弱,表明这些树种是适宜在污染环境下种植的树种。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拉萨河流域水体中化学致癌物As和Cd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水平,对拉萨河中下游和堆龙曲支流16个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测量As和Cd浓度,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As和Cd经饮水途径引起的致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拉萨河水体As和Cd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280±0.969)和(0.092±0.017)μg·L-1,未超过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限值,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类和Ⅱ类水质标准。拉萨河中下游和堆龙曲支流水体As浓度均呈沿程增长趋势;而Cd浓度在中下游水体呈沿程下降,在堆龙曲支流呈沿程增长趋势。在地理分布上,As浓度随纬度增加而下降,随经度增加而上升;Cd浓度随纬度增加而上升,随经度增加而下降。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与Cd相比,As为拉萨河流域水体起主导作用的化学致癌物,贡献了超过98%的致癌风险。拉萨河流域水体As和Cd经饮水途径导致的致癌风险总体处于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相比于少年和成年,幼儿为更敏感的健康风险受体,受到As和Cd的危害相对更大,需要在幼儿饮水安全方面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3.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利用微生物催化剂将其代谢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原料广泛、反应条件温和、清洁高效等优点.简述了MFC的工作原理及分类,总结了用于污水处理的MFC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MFC在实际应用中的瓶颈,并展望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砷矿尾砂污染及其治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调查了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铁屎坪土法炼砷废墟及其周边砷污染状况.发现渗流水含砷高达43.72 mg/L,渗流水随雨水沿山坡、溪流流入下游,对周边的水体、土壤、农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发现全缘凤尾蕨、龙船蕨、野苎麻、白芒草和接骨草是耐砷植物.模拟试验证实在炼砷废墟和高砷尾砂上种植这些植物可减少砷的迁移,且不致引起二次污染.1998年对铁屎坪土法炼砷废墟进行治理,经一年多跟踪观察,周边水体中砷含量从原来的约0.048 mg/L下降到0.001 06 mg/L.结果表明用植被治理尾砂的砷污染是一种价廉、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中国工业用水效率的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1999~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Frontier4.1软件测算了我国各省区历年工业用水效率值,还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各省区分为高效率组、中效率组、低效率组进行工业用水效率差异分析,接着选择自然资源、经济水平、工业发展、工业结构、用水结构和政府影响这6个因素,构建Tobit回归模型对这6个驱动因素分全国、高、中、低效率组样本分别对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我国工业用水效率平均值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用水效率值差异较为明显;工业用水效率整体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我国各省区的工业用水效率处于一种较快的增长趋势且地区间的工业用水效率差距在不断缩小;人均水资源量与工业用水效率呈负相关关系;经济水平驱动因素和工业发展驱动因素都与工业用水效率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合理的工业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政府作为对于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6.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成败,值得全社会研究、关注。对目前江西农村的生活、生产、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引发的后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治理和改善农村环境的一系列对策,以促进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7.
花生壳吸附Cu^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pH、时间及温度对花生壳吸附水溶液中Cu2 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显著影响花生壳对Cu2 的吸附,pH为3.00~5.00时,吸附效果最好;初始吸附过程非常快,30 min时即达到最大吸附量的97%左右,其动力学行为更好地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随着温度增加,初始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增加.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为17.02 kJ/mol,表明花生壳吸附水溶液中Cu2 是吸热的化学过程.吸附活化熵为负值,表明Cu2 从水溶液本体中溶解的自由状态到被吸附的状态是有序增加的过程.吸附活化焓呈正值,意味着升温有利于吸附.花生壳对Cu2 的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呈负值,说明吸附过程为自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38.
磷钨酸光催化六氟苯脱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丽  陈悠  董文博  张仁熙  侯惠奇 《环境科学》2006,27(8):1501-1507
选择六氟苯作为目标化合物,利用266 nm脉冲激光照射磷钨酸与六氟苯的混合溶液证实了光催化转化六氟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氟离子生成率与光照时间、pH值、磷钨酸初始投加量和添加物的量有关.氟离子生成率随激光脉冲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在溶液pH=1.0的条件下,氟离子生成率最高.2.0×10-4mol/L的六氟苯与5.0×10-6mol/L的磷钨酸的混合溶液在接受脉冲激光后,氟离子生成率可达208.1%.外加的氧化剂O2、KMnO4、K2S2O8可以有效氧化还原态的磷钨酸,实现整个光催化循环.溶液中存在的醇类及芳香族有机化合物不利于磷钨酸光催化转化六氟苯.  相似文献   
39.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在开展某项人为活动之前,调查并评估该项活动会对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同时制定出所对应的对策。本文主要就在目前法律、法规、制度的框架下,环境影响评价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个分析与梳理。提出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探索。  相似文献   
40.
以模拟垃圾渗滤液为阳极液,研究不同运行条件(开路、阴极无曝气及阴极闭路曝气)下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和正渗透膜(FO)对垃圾渗滤液的联合处理效果及产电状况,采用紫外光谱分析系统中污染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阴极闭路曝气MFC-FO对模拟垃圾渗滤液的去除效果好于开路和无曝气的运行方式,TOC、COD、NH3-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95.45%、91.28%、71.77%和79.43%。闭路曝气MFC-FO进出水的紫外光谱表明,MFC处理后垃圾渗滤液中不饱和键被破坏,化合物稳定性变差,MFC-FO出水中基本无有机物特征峰,表明大部分污染物已被MFC-FO系统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