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439篇
安全科学   210篇
废物处理   214篇
环保管理   304篇
综合类   1862篇
基础理论   69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29篇
评价与监测   147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1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生活污水,分别在气提式序批反应器(SBAR)和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成功地培养出了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SBAR和SBR中的好氧颗粒污泥都具有稳定的基本形态结构,其微生物主要由杆菌和球菌组成,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3%左右.对NH+4-N的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SBA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主要分布、污泥体积指数(SVI)、比耗氧速率(SOUR)、TN去除率和TP去除率分别为0.45~2.00 mm、19.97 mL/g、47.68 g/(kg·h)、82%和65%;而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主要分布、SVI、SOUR、TN去除率和TP去除率分别为0.18~1.00 mm、29.12 mL/g、43.21 g/(kg·h)、58%和50%.相对而言,SBAR更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和运行.  相似文献   
52.
以NO-3为光催化剂,在紫外灯照射下,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脱色。结果表明,叔丁醇、甲醇和乙醇对催化脱色反应有抑制作用; KBr和Na2SO4对脱色反应均有促进作用;而且KBr的加入量存在最佳值; Na2SO4的促进作用随Na2SO4的量的增加逐渐增强。Na2CO3的存在对甲基橙的脱色反应没有影响。K2S3O8和NO-3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作用;KIO3和NO-3之间存在相加作用;KBrO3和NO-3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3.
浸提分离法提取皂素清洁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通过溶剂提取将游离皂苷与淀粉、纤维等成分分离,从源头上减少用水量、耗酸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皂素清洁生产工艺。首先对溶剂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90%(体积比)乙醇溶液,料液比1∶7,沸腾回流提取3 h,重复提取3次。然后通过气质联用(GC/MS)分析了皂素废水的有机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清洁工艺皂素产率为1.51%(降低3.82%),用酸量比传统工艺减少了71%,头道液COD浓度降低了46%,每100 g原料排放的COD总量下降了84%;皂素废水的有机物污染物主要为糠醛及其衍生物,清洁工艺废水的有机物含量更低,更易降解。  相似文献   
54.
废弃印刷线路板碘化法浸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碘化法从废弃印刷线路板中提取金的工艺设计,分别考察了碘的质量分数、n(I2)/n(I-)比值、固液比、双氧水的质量分数、pH值、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合正交设计优化实验方法,提出了从废弃印刷线路板中碘化法浸取金的最佳工艺条件:碘的质量分数为1.1%,n(I2)∶n(I-)=1∶10,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1.5%,浸出时间4 h,固液比为1∶10,浸出温度为常温(25℃),溶液pH值为中性,此时金浸出率可达97.5%。  相似文献   
55.
反渗透处理稀土氨氮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稀土冶炼厂排放的碳铵沉淀洗涤废水的水质情况,采用NH4Cl和 NaCl模拟废水进行了反渗透可行性对比实验。模拟实验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反渗透对NaCl 较NH4Cl 有着更高的去除率,而NH4Cl 相对NaCl则有着更高的产水速率。实际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恒定操作压力范围内回收率为65%的条件下,NH4Cl浓度为2.85 g/L的碳铵沉淀洗涤废水经反渗透处理其NH4Cl去除率为77.3%,可作为氨氮废水的预处理。对该废水处理成本进行了分析,得出其约为2.7元/m3,比相近浓度氨氮废水的氨吹脱处理成本节省约26%。  相似文献   
56.
高效菌藻塘系统对农村污水中磷的强化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高效菌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除磷效果及其强化措施。高效菌藻塘和水生生物塘HRT分别为8 d和4 d,进水总磷浓度为1.7~17.1 mg/L,出水总磷浓度全年平均值为3.33 mg/L,高效菌藻塘系统的除磷能力欠佳。通过降低水生生物塘内水深、采用废弃石膏作为填料构建了新型复合水生生物塘,HRT=1.6 d条件下,复合水生生物塘出水总磷可保持在1 mg/L以下,可达到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7.
采用高级氧化工艺对对苯二甲酸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系统考察了氧化剂投加量、废水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经过处理的PTA废水,水质达到了车间用水的要求。本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8.
四氯化钛精制除钒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氯化钛铜丝除钒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采用酸碱联合法回收其中的铜和钒。考察了关键的碱处理及盐酸沉钒过程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为:在碱处理溶液pH12.0—13.0,碱处理温度60℃,碱处理时间1h,沉钒溶液pH1.0~1.5,沉钒温度60℃,沉钒时间1h的条件下,铜和钒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0%和75%以匕,获得的阴极铜和五氧化二钒的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9.
采用反相微悬浮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β-环糊精(β-CD)微球,用丁二酸酐对β-CD微球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pH敏感性β-CD(pH-β-CD)微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的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吸附时间和微球加入量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pH为10.0、吸附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50 mg时,pH-β-CD微球吸附量为16.1 mg/g;当pH-β-CD微球加入量为250 mg时,pH-β-CD微球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96.2%.  相似文献   
60.
This study presents a full-scale performance of a natural treatment system (NTS) facility in Taiwan with nearly 2 years of observations. The study site, composed of several treatment ponds in series, was designed primarily to reduce polluted stormwater runoff from tea gardens and partially to untreated domestic wastewater from nearby villages. Thus, both nonpoint source and point source pollution are treated in this system. From 28 field samplings in 2006-2007, the NTS site shows satisfactory treatment performance and the effluent water qualit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even of the 28 sampling events are storm event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 remainder are from regular monitoring (point source pollution). The average volume of influent and effluent is 533 CMD and 196 CMD,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several assessment measures are employed in an attempt to obtain unbiased conclusions. They are removal rate (RR), efficiency rate (ER), summation of loads (SOL), flux rate (FR), and effluent probability method (EPM). The average percent removal efficiency of NH(3)-N is 53.5-75.2% and of TP is 59.0-84.7%, in which the highest result is calculated by SOL method and the lowest rate is obtained from RR. In FR evaluation, larger treatment capacity for NH(3)-N than for TP is provided in the site and the average FR is respectively 0.230 g/m(2) day and 0.017 g/m(2) day. Of the methods examined, EPM is the only method capable of illustrating data distribution. Finally, recommendations on the usefulness of these measures are summarized to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s of N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