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99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珠三角秋冬季节长时间灰霾污染特性与成因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利用珠三角大气超级站2012年10月与2013年1月能见度、不同粒径颗粒物与BC质量浓度、气溶胶光散射系数、O3、相对湿度等在线监测数据,分析秋冬季节2次持续时间超过10 d的长时间灰霾过程污染特性与成因。结果表明,冬季灰霾过程中气溶胶吸光系数和光散射系数对大气总消光系数的贡献分别为13%和67%;PM2.5、PM1占PM10质量浓度分别为66%和39%;较高的PM2.5与BC日均浓度相关系数(R2=0.88)体现了一次排放对颗粒物质量浓度及能见度的显著影响。秋季灰霾过程中气溶胶吸光系数和光散射系数对大气总消光系数的贡献分别为11%和69%,由BC导致的吸光效应较冬季下降了约20%;PM2.5和PM1占PM10质量浓度比例分别为68%和45%,均高于冬季;O3浓度日最大小时值的平均值接近冬季的2倍;二次来源对PM2.5浓度升高和能见度下降起主导作用。来自不同方向的2种气团在珠三角僵持,大气扩散条件差是导致这2次灰霾过程的重要外在条件,应成为灰霾预报预警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82.
通过室内水槽试验,探讨了单切口坝对稀性泥石流的拦砂性能,并与梳子坝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得到:(1)单切口坝有全闭塞、部分闭塞和不闭塞3种闭塞类型。当切口宽度b与稀性泥石流中最大颗粒粒径dmax之比b/dmax≤0.394时,切口全闭塞;b/dmax≥1.478时,切口不闭塞;0.394〈b/dmax〈1.478时,切口为部分闭塞。(2)单切口坝在降低过坝泥石流密度变化量上,与梳子坝有相似规律。对单切口坝而言,b/dmax在0.394~0.739之间,过坝泥石流密度变化量随b/dmax增大而增大,在b/dmax=0.739时,过坝泥石流密度变化量达到最大,其后随着b/dmax的进一步增大,过坝泥石流密度变化量逐渐减小;在0.493≤b/dmax≤0.986之间,单切口坝降低过坝泥石流密度变化量较显著。(3)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以过坝泥石流平均密度及其降低率为防治泥石流的效益指标,显示梳子坝与单切口坝的坝后平均密度的比值大多小于1,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梳子坝对稀性泥石流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3.
84.
讨论了光纤理化检测仪的原理 ,建立了抗坏血酸还原三价铁后 ,以菲咯嗪为显色剂 ,测定水中总铁的新方法。理论和实践证明 ,采用光纤传感检测适应现场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5.
温度是影响臭氧生成的关键气象因子,通常情况下,臭氧和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臭氧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然而这种关系在极高温时可能发生改变,当温度超过某个阈值时,臭氧浓度呈下降趋势,称为臭氧抑制事件.臭氧抑制事件导致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空气质量预测具有更多不确定性.基于全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采用Z检验方法,系统分析了2013~2020年暖季(4~9月)我国臭氧抑制事件频次及临界温度(Tx)的时空特征,并分析了引起臭氧抑制事件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3~2020年暖季,我国约有18%的站点发生臭氧抑制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四川、新疆、陕西等中国中西部地区,平均达到10次·a-1.发生臭氧抑制事件的Tx介于19.2~39.3℃,且大多数站点的Tx呈逐年上升趋势;Tx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南和湖北等中西部地区,而Tx低值区则集中在青藏高原一带.与Tx年变化趋势相反,2013~2020年暖季京津冀的臭氧抑制事件频率显著下降,汾渭平原、长三角和成渝地区的臭氧抑制事件频率呈"升高-降低-升高"变化特征.珠三角城市群极端高温抑制臭氧的作用最显著.此外,臭氧前体物(例如NO2)和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是导致臭氧抑制事件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6.
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极具前景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之一,膜污染问题是限制其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综述了多篇报道并通过对膜污染的成因及机理的分析,指出膜污染防治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并探讨了膜污染防治技术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7.
元宝山两类森林群落的乔木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元宝山保存的广西最古老、最原始、最完整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进行了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两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和群落各物种的重要值变化以及群落优势度反映出来的特征相一致;2)物种重要值和个体数作为测度指标所得结果相近;3)随着面积由500~3000m^2的变化,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大,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较小,在不受面积大小影响,正确反映群落多样性方面,Shannon—Wiener指数优于Simpson指数;4)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多样性指数均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5.3507和4.5395,与北热带季节性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比较,未表现出明显的纬度梯度特征.图4表4参20  相似文献   
88.
为深入理解海河流域水资源剧减的影响原因, 进行水文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异分析是十分重 要和必要的。传统的时间序列变异方法主要是用变异系数法, 论文结合信息熵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差 异信息测度与GIS 技术的时空变异分析方法, 并成功应用于海河流域的31 个测站的1960-2001 年降水、蒸发和气温的分析, 结果直观地表达海河流域降水、蒸发和气温等水文气象要素的时空变 异规律, 为进一步深入理解海河流域的水循环变化规律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初步分析得出海河流域 降水和蒸发时空变异相对较大、气温时空变异相对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设施,能够减少径流雨水的产生、外排以及发挥净化作用,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种类较多,设施的控制效果及适用条件不一。为便于海绵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验收、考核及监测评估,提出了"海绵当量"的概念以及典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海绵当量的计算方法,并以北京典型片区为例进行应用验证。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优化及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