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4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1120篇
安全科学   300篇
废物处理   156篇
环保管理   276篇
综合类   2132篇
基础理论   444篇
污染及防治   817篇
评价与监测   206篇
社会与环境   251篇
灾害及防治   1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效代谢解偶联剂的筛选及对SBR系统综合运行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但它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和处置.活性污泥的解偶联代谢能有效地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比较了5种代谢解偶联剂,即2,4-二硝基苯酚(DNP)、邻氨基苯酚(AP)、2,4,6-三氯苯酚(TCP)、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TCS)、丙二酸的污泥减量效果和对COD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它们在各自的最佳质量浓度20、1 5、4、1.2、15 mg/L时,污泥的表观增长系数分别降低了62.39%、63.75%、59.40%、34.58%和53.75%,而COD去除率仅有轻微下降.重点研究了15 mg/L的丙二酸和4 mg/L的TCP对SBR系统运行效能和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发现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两者都能有效降低系统的污泥产量,而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较低,但使用丙二酸6 d后极大地影响了污泥的沉降性能,而TCP对污泥的沉降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92.
天然沸石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对氨氮有较强的选择性离子交换能力.运用天然沸石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气水比为3∶1,水力负荷为1 m/h,温度>20℃情况下,沸石曝气生物滤池对城市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COD去除率为12.7%,NH3-N去除率为96.6%;试验系统沿程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单位生物量的生物活性沿程分布则与此相反;曝气生物滤池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底部进水端部分,当水流达到距进水端上方105 cm时,曝气生物滤池对水中NH3-N的去除率已达86.8%(占氨氮总去除率的90%),COD的去除率为13.3%(占COD总去除率的67%).  相似文献   
993.
交联菌丝体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r^3+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了交联菌丝体吸附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对Cr^3+的吸附特性。交联菌丝体吸附剂制备工艺简单,但在制备过程中,活化剂NaOH和交联剂的用量对吸附特性影响较大。与纯菌丝体吸附剂相比,交联菌丝体吸附剂表观吸附容量提高48%,达到49.83mg/g(pH=2.53,水溶液中的Cr^3+浓度为600mg/L),同时其机械强度明显增强。交联菌丝体吸附剂对Cr^3+的吸附特点是将沉淀法与吸附法相结合,将沉淀与吸附两过程合二为一,从而简化了处理工艺,降低了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994.
Electrokinetics is an innovative technique for treating heavy metals contaminated soil, especially low pH soils such as the Chinese red soil (Udic Ferrisols). In this paper, a Cu-Zn contaminated red soil is treated by electrokinetics. When the Cu-Zn contaminated red soil was treated without control of catholyte pH during the electrokinetic treatment, the soil pH in the soil sections near cathode after the experiment was high above 6, which resulted in accumula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Cu and Zn in the soil sections with such high pH values. Compared to soil Cu, soil Zn was more efficiently removed from the soil by a controlled electrokinetic method. Application of lactic acid as catholyte pH conditioning solution caused an efficient removal of Cu and Zn from the soil. Increasing the electrolyte strength (salt concentration) of the conditioning solution further increased Cu removal, but did not cause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soil Zn. Soil Cu and Zn fractions after the electrokinetic treatments were analyzed using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which indicated that Cu and Zn precipitation in the soil section closest to the cathode in the treatments without catholyte pH control limited their removal from the soil column. When the catholyte pH was controlled by lactic acid and CaCl(2), the soil Cu and Zn removal percentage after 554 h running reached 63% and 65%, respectively. Moreover, both the residual soil Cu and Zn concentrations were lower than 100 mg kg(-1), which is adequate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hinese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相似文献   
995.
高铁酸钾降解苯酚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高效液相色谱(HPLC),通过标准物比对法和添加标准物法,研究了高铁酸钾降解苯酚的开环产物.结果表明,高铁酸钾降解苯酚的主要稳定的中间产物有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草酸和甲酸.并据此推导出苯酚被高铁酸钾氧化降解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96.
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最新文献的基础上,就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质的概念,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作了简单综述和介绍,并对有待开展的研究提出了建议,为国内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是一种新型的强化传质设备 ,适合于大流量的废气处理。本文选择NaOH Ca(OH) 2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 ,考察了再生液的PH0 值、液气比及气体中的SO2 初始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深圳市观澜河流域地处南亚热带,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流域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改革开放以来,流域的大片土地被开发成了工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在建设阶段,机械夷平土地所形成的各种松散的堆积坡,引起了新的水土流失类型。本文研究和探讨了该流域的水土流失规律及水土流失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污灌湿地系统土壤-植物中铬的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成  王世和  严金龙  许琦 《生态环境》2005,14(6):835-837
采取逐级提取法对江苏盐城某污水灌溉湿地土壤中的铬的赋存形态以及其上生长的丰要植物芦苇的不同组织部位中的总铬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研究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点相比,污灌土壤中铬质最分数明显升高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赋存形态质量分数由高到低顺序为残渣态(RES-)→铁锰态((OFeMn-))→碳酸态(CARB-)→有机态(OM-)和交换态(EX-)之和。芦苇不同组织部位中铬分布研究表明根部质量分数远大于茎和叶,说明根系吸收为主要作用,而后迁移至其它易积累部位。对各种形态的铬与植物中的铬总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相关系数表明,植物中的生物富集量与各种赋存形态都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其中强有机质结合态与生物富集量具有最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0.
序批式生物膜法同步除磷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淹没序批式生物膜法去除有机物和磷及同步部分脱氮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其适合的载体装填密度为30%,水力停留时间为9h,其中厌氧3h,好氧6h,进水COD负荷从0.27kg/(m^3.d)到1.32kg/(m^3.d)均可使除磷率达90%以上,脱氮率达50%-60%。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脱氮工艺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其次依顺序为气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硝化矸菌属,生物膜具有生物量大(MLVSS达5531.7mg/L),脱落污泥含磷量高(达5.67%),沉降性好(SVI为101.7)的特点,污泥产率为0.1996kg干泥/kgC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