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1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691篇
安全科学   241篇
废物处理   111篇
环保管理   194篇
综合类   1565篇
基础理论   280篇
污染及防治   397篇
评价与监测   132篇
社会与环境   102篇
灾害及防治   9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生活垃圾填埋过程含水率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分析垃圾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降解过程中含水率变化的规律,采用时域反射测量(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技术监测了垃圾填埋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填埋过程中垃圾体积含水率随时间逐渐增大,垃圾持水性能不断提高.好氧初期垃圾内水量变化与含水率变化正相关,好氧后期则为负相关;厌氧填埋过程中,垃圾沉降压缩是含水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垃圾TDR读数与基于物质衡算的垃圾体积含水率计算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好氧填埋过程两者最大偏差约为±5%,厌氧填埋过程两者最大偏差约为±2%,TDR技术适用于实际填埋工程的含水率测量.  相似文献   
102.
基于废陶瓷的多孔陶瓷研制及其对Ni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SEM、XRD、FT-IR表征及多孔陶瓷对废水中镍的去除能力,确定多孔陶瓷的制备条件:原料中田菁粉掺杂质量分数为4%,焙烧温度为800℃.SEM和孔结构表征说明,焙烧使多孔陶瓷形貌、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多孔陶瓷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孔径呈现增大的趋势;EDS分析能表明,原废瓷粉和多孔陶瓷的主要元素组成均为Si、Al、O.SEM、XRD和FT-IR分析表明,多孔陶瓷吸附前后结构稳定.吸附Ni2+的系列实验表明,多孔陶瓷用量为10 g·L-1,吸附时间为60 min,进水pH值为6.32,进水Ni2+浓度在100 mg.L-1以内.在此条件下废水的Ni2+去除率可达89.7%,多孔陶瓷对废水中镍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以制备的多孔陶瓷处理含镍废水,考察多孔陶瓷对废水中Ni2+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多孔陶瓷对Ni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R2=0.999 9),Qe为9.09 mg·g-1;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来描述,温度由20℃升高至40℃,最大吸附量Qm由14.49 mg·g-1上升至15.38 mg·g-1.  相似文献   
103.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2-mercaptobenzothiazole onto organo-bentonite was investigated.Natural bentonite from Gaozhou in Guangdong Province,China was collected.Organo-bentonite was prepared by intercalation of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into the natural bentonite.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organo-bentonite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ntmorillonite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natural bentonite.The basal spacing of the natural bentonite is 1.47 nm,which increased to 1.98 nm on intercalation with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Moreover,both the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increased with intercalation.Clear CH2 stretching(3000-2800 cm-1) and scissoring(1480-1450 cm-1) modes of the intercalated surfactants were observed for organobentonite.Compared with the pseudo first-order kinetic model,the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is more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of 2-mercaptobenzothiazole onto organo-bentonite.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2-mercaptobenzothiazole onto organo-bentoni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mercaptobenzothiazole,bu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dsorbent dosage.The adsorption isotherm of 2-mercaptobenzothiazole onto organo-bentonite fits well with the Langmuir model.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organo-bentonite for 2-mercaptobenzothiazole was 33.61 mg/g,indicating that organo-bentonite is a promising adsorbent for 2-mercaptobenzothiazole.  相似文献   
104.
Sediments are ultimate sinks of nutrients in lakes that record the pollution history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of a lake. However, sediments are considered as inner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 changes such as the variation in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because of the nutrients they release. How does this process happe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 typical nutrient phosphorus (P) exchange among sediment, suspended particle matter (SPM), and water. Compared with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the critical velocity that occurs at a lower flow rate state exists in the range of 7 to 15 crn/sec. Critical velocity below the critical flow rate promotes the migration of particulate phosphorus (PP) to the SPM. On the other hand, critical velocity above the critical flow rate promotes the release of PP in water.  相似文献   
105.
环境应急监测是有效预防与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基础。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大气环境应急监测系统,作业效率高,机动灵活,使用方便、监测范围广,为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平台与工具选择,也为无人机的应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文章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大气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的设计框架,分析了系统组成,并对系统功能和操作规程进行了初步设计,对于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技术发展角度,提出了未来该领域有待持续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1)机载大气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研制;(2)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环境应急监测系统与环境应急指挥平台的一体化集成研究;(3)持续推动监测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餐饮废弃物的特点,处理不当污染环境,探讨餐饮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方式,并提出了针对餐饮业废弃物的环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7.
鉴于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日常运行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高风险状态,文章依据洛阳市某CNG加气站生产运营状况,对其运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析,并提出了合理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基于遥感监测的黄海绿潮漂移路径及分布面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8~2012年的多源卫星遥感序列图像,动态监测各年绿潮发生的漂移路径、影响海域面积,得到各年绿潮漂移趋势、分布面积和最大分布面积出现时间。根据监测结果,划分出影响绿潮漂移路径的关键区域,并分析了2008、2009和2010年关键区域内各年绿潮漂移方向和面积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9.
分析了近期国家陆续出台的各项政策对中国石化建设项目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0.
保护层分析应用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保护层分析(LOPA)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对LOPA的应用规则进行了探讨.按照LOPA应用的基本程序,对场景筛选、确定初始事件、独立保护层评估、场景频率计算、风险决策及后续跟踪等的相关规则进行了阐述.企业在应用LOPA时,应严格按照这些规则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