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8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695篇
安全科学   180篇
废物处理   112篇
环保管理   194篇
综合类   1324篇
基础理论   269篇
污染及防治   459篇
评价与监测   99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1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近几十年来积累的地下水化学和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对我国城市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地质环境城市地下水防污性能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针对不同地下水防污性能等级的防污建议。  相似文献   
992.
针对丙烯聚合釜的开裂失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测试,包括:宏观分析硬度测试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及电子能谱分析等,依据分析结果对开裂原因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开裂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93.
运用生命周期思想剖析了苏南地区多种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结构因子及效益组成要素,构建了包括环境效益、技术性能、经济性能3个准则在内的以13项指标组成的效益评价体系。将其应用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科技专项具体工程评价。结果表明,6种工艺中蚯蚓生物滤池综合效益得分最高,其次依次是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SBR、AO2、MBR。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组合工艺法和限制因素法2种改进方案,分析结果显示,蚯蚓生物滤池同样具有较大的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994.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发展需要探索出一条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新道路。杭州市确立了环境立市战略,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推行低碳经济,实践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本文基于杭州低碳城市建设现状、特点,从组织领导、完善政策、建立激励调控机制、完善碳信息、研发低碳技术、培养低碳人才、产业与能源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整治、低碳生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5.
活性污泥对病毒的生物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玉芬  郑祥  雷洋  陈迪 《环境科学》2012,33(5):1621-1624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以f2噬菌体为模型病毒,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研究病毒在活性污泥上的生物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了解病毒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固液两相体系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病毒的吸附速率快,吸附量大,在120 min时即能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率高达96%以上,对病毒的去除效果较为理想;该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且吸附率随着病毒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下降趋势;另外,pH值、金属阳离子浓度及有机物浓度均可显著影响病毒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996.
挥发性氯代烃在湿润土壤中的平衡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吸附是挥发性氯代烃(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赋存于土壤的主要机制之一.开展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4种常见VCHs污染物在我国8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平衡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在干燥条件下对VCHs气体的吸附能力要远大于湿润条件,且随含水率的升高吸附能力急剧下降,在含水率达到10%以后土壤吸附量趋于稳定.湿润土壤对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1,1,1-三氯乙烷(MC)气体的吸附等温线符合Henry型吸附等温式,而1,1,2-三氯乙烷(1,1,2-TCA)符合Freundlich模型.VCHs在湿润土壤中的吸附量总体上与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呈正相关,且受SOC类型和化合物极性影响较大.弱极性的TCE、PCE在土壤中的吸附能力与SOC含量呈严格正相关,而极性的MC、1,1,2-TCA在黑土等高碳土壤中不仅与SOC含量有关,还受到SOC物质组成的影响.建立了TCE和PCE在湿润土壤中的平衡吸附量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良好(n=80,R2=0.98).  相似文献   
997.
以七乡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年4、5、6月3次不同雨强条件下的河流水质实时监测数据,以及区域DEM数据和遥感数据,根据高程与坡度将流域划分5级河流缓冲区,研究不同雨强条件下各缓冲区内土地利用类型、格局与河流水质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空间单元土地利用类型与格局存在差异.低缓区域、中缓区域和高缓区域优势土地利用类型为建设用地;中陡区域和高陡区域林地为优势土地利用类型.2低缓区域是不同雨强条件下,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水质影响最大的空间单元.3低缓区域建设用地对水质的影响最大;中缓区域湿地对小雨强时水质影响最大;建设用地对中等雨强和大雨强时水质影响最大.中陡和高缓冲区,建设用地对小雨强时水质影响最大;而中等雨强和大雨强时林地对水质影响最大.4土地利用格局对河流水质影响比较复杂.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对低缓区域水质影响最大;斑块密度、平均斑块形状、多样性指数分别是中缓区域3种雨强时对水质影响最大的格局因子;高缓区域3种雨强条件下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斑块密度对水质影响最大;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蔓延度是中陡区域和高陡区域小雨强和大雨强时对水质影响最大,蔓延度和多样性指数是中等雨强时影响最大土地利用格局因子.  相似文献   
998.
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湖南省水资源供需系统模型,仿真模拟传统发展型、发展经济型、节水型、协调型等4种不同方案条件下,2010~2030年湖南省水资源供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紧张;(2)在协调型模式下,水资源供应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且用水效率最高,是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优方案;(3)为了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还需完善用水管理、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水利建设、加大循环利用和环境整治,提高节水技术水平和水资源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999.
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作为加工贸易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我国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承接产品价值链加工组装环节国际转移的结果。但由于其对外部技术和市场的依赖过度,利润率较低,急需通过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逐步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已有研究表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在交互式、网络化创新条件下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培育的有效路径,以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对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的案例研究,初步分析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色路径。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存在特殊的创新主体结构、创新基础环境和创新网络关系,特别是面临深受外部资源控制以及创新文化缺失等特殊困难,因此,需要着力推进以促进技术吸收为主要目标的政策扶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李香  吴水平  姜炳棋  刘怡靖 《环境科学》2022,43(11):4914-4923
收集厦漳泉地区各类大气氨排放源的区县活动水平,基于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7年大气氨排放清单(1 km×1 km),同时对2015~2020年大气氨排放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厦漳泉2017年大气氨排放量为27.40 kt,其中畜禽养殖、农田生态系统、人体排放、燃料燃烧和废物处理占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2.48%、22.04%、14.71%、7.08%和5.69%.大气氨排放密度顺序为:厦门(1.94 t ·km-2)>泉州(1.07 t ·km-2)>漳州(0.95 t ·km-2),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人口集中的沿海城区和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发达的内陆乡镇地区,氨排放量月度分布与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受不同地市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影响,2015~2020年泉州市氨排放表现为下降,而厦门和漳州两市氨排放变化存在一定的波动,氨排放强度整体呈现随人均GDP上升而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