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migrate downstream and have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environmental health in the river networks.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and how a mixture of materials (i.e., microbial species) from various upstream habitats contribute to microbial community coalescence upstream of a dam. Here we track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microbial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based on quantitative PCR and 16S rRNA gene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data. We further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microbial species from mainstem, its tributaries, and the surrounding riverbank soils to the area immediately upstream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TGD). We found an increase of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the convergent microb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areas immediately upstream of TGD, suggesting this area become a new confluence for microbial diversity immigrating from upstream. Indeed, the number of shared species increased from upstream to TGD but unique species decreased, indicating immigration of various sources of microbial species overwhelms loc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structuring microbial community close to TGD. By quantifying the sources of microbial species close to TGD, we found little contribution from soils as compared to tributaries, especially for sites closer to TGD, suggesting tributary microbes have greater influence on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ollectivel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racking microbial geographic origin and evaluating accumulating effects of microbial diversity shed light on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regulating aquatic ecological health.  相似文献   
102.
在鱼类加工废水蛋白质资源回收利用基础上,应用絮凝床预处理技术(CFB) E以简单的SBR生化法成功地处理了该类废水,实验表明,以CFB技术为主线开发的鱼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具有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可靠、管理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3.
在深入研究灰色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关联分析模型做了两点修正,先是利用参考点简化了模型的计算公式,再根据污染排放贡献率的不同确定了各级权重系数。经过验证,修正模型的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利用此模型准确地反映了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环境空气质量为Ⅲ级,并对不同样本的空气质量进行了优劣性比较,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各污染因子之间的相关关联程度,为各项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4.
以设备单体在一定地震裂度下的破坏概率为基础 ,应用相关的概率论知识和系统分析方法 ,根据系统的网络功能图 ,得到系统总体的震害预测。在此基础上 ,对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 ,从而为系统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此方法的建立使我国企业总体的震害预测和抗震加固变得科学、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05.
堆肥和腐殖酸对土壤锌铅赋存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室土壤培养实验,研究2种有机物质——腐殖酸和堆肥,单独或者复合应用对土壤中铅锌形态转化的影响。经过1~3个月的培养,发现单独添加腐殖酸和堆肥均可以显著改变土壤中Zn、Pb形态转化,使它们从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向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与对照相比,单独添加10%堆肥和5%腐殖酸并培养1~3个月后,导致土壤交换态Zn比重分别由38%~51%下降到14%~21%和26%~46%;铁锰氧化物结合态Zn比重分别由23%~34%提高到33%~56%和26%~45%;碳酸盐结合态Pb比重分别由12%~25%下降到1%~15%和2%~15%;残渣态Pb比重分别由12%~14%提高到32%~45%和20%~23%。其他结合态的Zn和 Pb比重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堆肥和腐殖酸均可以固定土壤中的Zn和 Pb。而当两者一起使用时,可以中和它们各自所引起土壤pH的变化,而对重金属固定效率更明显增强。研究还发现,不管是腐殖酸还是堆肥,对Pb的固定效果均好于对Zn的固定。  相似文献   
106.
表面活性剂冲洗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多相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氯联苯(PCBs)是一种具有持久性、抗生物降解性、脂肪溶性和明显的生物毒性等特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CBs在土壤中难于准确定位、难被分解和强烈吸附,去除土壤中PCBs比较困难.表面活性剂冲洗法可以通过提高PCBs溶解度和降低水-PCBs界面张力来实现PCBs从土壤中去除;表面活性剂冲洗PCBs污染土壤涉及气相、水相、NAPLs相和固相等物质,是多相共存并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发生相对渗透率、饱和度和毛细压力的变化;另外,为研究表面活性剂冲洗土壤中PCBs的去除机理,并降低PCBs对研究人员的危害,采用微观孔隙结构网络模型是一种较新颖的和效果显著的研究方法.开展表面活性剂冲洗PCBs污染土壤多相流研究,可以为PCBs污染场地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持,并促进我国POPs履约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7.
球孢白僵菌胞外蛋白酶及类枯草杆菌蛋白酶的诱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接种物和诱导物对球孢白僵菌总胞外蛋白酶及类枯草杆菌蛋白酶(Pr1)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不同接种物产生的总胞外蛋白酶及Pr1活性有明显差异;不同诱导物对产酶水平也有较大影响。其中芽管状物在蝉蜕诱导液中的总胞外蛋白酶和Pr1活性均最高,诱导12h酶活性达高峰,不同来源的菌丝产酶水平有差异,在诱导液中,接种物总胞外蛋白酶和Pr1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总胞外蛋白酶活性和Pr1活力间没有直接的  相似文献   
108.
行人动力学的研究一直是火灾下人员疏散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者通过大量观测和可控实验,获得行人的运动行为特征,揭示人员运动规律,但是仍然缺乏足够的定量校准的实验数据。在总结了前人对于实验中全局密度与局部密度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泰森多边形方法,结合人际关系距离与视野的观念,提出了一种行人占据多边形的速度密度统计方法。通过对平均密度平均速度的比较发现,方法得到的结果比传统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波动更小且更接近于连续变化、在密度低时比泰森多边形方法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而对于个人的速度密度散点图,结果也比泰森多边形方法的结果更为集中,尤其是除去了密度小而速度低的不合理数据点。  相似文献   
109.
由于油井要经常进行井下修井作业,所以作业结束后,油管常常出现沾满油污、螺纹损坏、螺纹被粘污的现象,因此油管的清洗、修复成为油田保证正常生产、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