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为干扰对马尾松次生林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来分析人为干扰对马尾松次生林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次生林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为2左右(1.8579~2.1946),均匀度为0.7左右(0.7244~0.7746),物种多度分布符合对数级数分布,不同干扰强度对多样性和均匀度有一定影响,对物种多度分布没有影响,对马尾松林的更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微生物技术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重复接种是提高外部菌群在实际环境中的竞争力和适应性的潜在而有力的手段,是保证高效修复的关键.该研究选择了从石油污染环境中分离获得的2株烃降解菌(SW-1、SW-4)及2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F、F2),按不同比例复配,构建高效烃降解菌群,研究了重复接种该菌群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监测了修复过程中石油降解率、细菌数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表明,由4株菌等比例组成的菌群在7d内降解率最高;与单次接种相比,重复接种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烃的降解率,GC-MS分析表明菌群对C15~C30烷烃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相关性分析表明降解率与土壤中细菌数量和酶活性的增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微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3.
根据五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 ,作者将离合器系统简化为一个由外环、心轮与滚柱———弹簧子系统组成的串联系统 ,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离合器系统模糊可靠度的数学模型并且给出了一个简单实例 ,并与用常规方法计算的离合器系统可靠度进行了比较 ,为安全工程人员进行工程设计或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实用模糊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74.
This work aims to explore a procedure to improve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efficiency using low intensity ultrasound. The 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from a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as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Oxygen uptake rate (OUR) of the activated sludge (AS) was determined to indicate the changes of AS activity stimulated by ultrasound at 35 kHz for 0–40 min with ultrasonic intensities of 0–1.2 W/cm2. The highest OUR was observed at the ultrasonic intensity of 0.3 W/cm2 and an irradiation period of 10 min; more than 15% increase was achieved immediately after sonication. More significantly, the AS activity stimulated by ultrasound could last 24 h after sonication, and the AS activity achieved its peak value within 8 h after sonication, or nearly 100% higher than the initial level after sonication.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bioreactors, ultrasound with an intensity of 0.3 W/cm2 could be employed to irradiate a part of the AS in the bioreactor for 10 min every 8 h.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5, 26(4): 124–128 [译自: 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75.
硅胶负载纳米TiO2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微量硝基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纳米TiO2负载于硅胶表面作为臭氧氧化硝基苯过程中的催化剂时,热处理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条件下烧结的纳米TiO2/硅胶表现出了最佳活性,反应10min硝基苯去除率相比于单独臭氧氧化提高了约25%.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投量越大,硝基苯去除率越高.碱性pH环境有利于催化臭氧化反应的进行,但当pH值高于10时,硝基苯去除率有所降低.催化臭氧化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与硝基苯的初始浓度无关.典型的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与碳酸根离子对硝基苯的降解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间接地证明催化臭氧化反应遵循自由基作用机理.反应温度为10~40℃之间时,硝基苯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证明TiO2在硅胶表面负载牢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耐用性.  相似文献   
76.
文章采用人工快渗(CRI)系统启动厌氧氨氧化处理低基质浓度污水,分别考察了(20±1)、(15±1)、(10±1)、(5±1)℃低温冲击对其脱氮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低温冲击后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的可恢复性。结果表明,在(30±1)℃条件下,CRI系统经83 d运行后可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稳定运行期NH_4~+-N、NO_2~--N、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7%、99.8%、91.3%。(20±1)℃低温冲击对脱氮效果的影响较小,厌氧氨氧化在20~30℃范围内均能高效稳定的运行。受(15±1)、(10±1)、(5±1)℃低温冲击后,CRI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较低温冲击前降低了5.7%、20.9%、59.3%,低温冲击对厌氧氨氧化的抑制作用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恢复(30±1)℃运行后,受(15±1)、(10±1)℃低温冲击的CRI系统分别于6、19 d后恢复至受冲击前水平,而受(5±1)℃低温冲击后的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难以在短期内恢复。  相似文献   
77.
基于总量减排和颗粒物源解析成果,提出一种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可达性分析方法。以郑州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确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指标为例,采用郑州市已有的大气源解析数据,结合污染物削减量的测算数据,分析郑州市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两项指标的削减比例。结果表明,郑州市大气环境质量指标是可达的。  相似文献   
78.
饥饿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硝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佼  陆一新  张建强  汪锐  黄雯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2):4703-4712
为探究饥饿条件下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硝化性能的衰减及恢复情况,分别考察了不同饥饿时间(5、10、15、20 d)对稳定运行的CRI系统(C~1、C~2、C~3、C~4)内氮素污染物转化、硝化细菌活性及胞外多聚物(EPS)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1、C~2、C~3分别在恢复进水3、7、10 d后NH~+_4-N去除率可恢复至60%左右,而C~4在恢复进水24 d后NH~+_4-N去除率仅有40%左右;C~2、C~3、C~4在恢复进水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NO~-_2-N积累现象,积累率最终分别稳定在25%、65%、80%左右.稳定运行期间亚硝酸氧化菌(NOB)的活性高于氨氧化菌(AOB),而饥饿期超过10 d时NOB的衰减速率开始高于AOB;经10、15 d饥饿后AOB活性可恢复至饥饿前水平而NOB活性无法完全恢复,导致NO~-_2-N积累;经20 d饥饿后AOB和NOB活性均难以恢复至饥饿前水平,导致NH~+_4-N去除率下降.饥饿期间EPS能为CRI系统内的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蛋白质(PN)/多糖(PS)比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表明饥饿期间对PN的利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可为饥饿条件下CRI系统的运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进一步探寻饥饿时硝化性能的稳定调控策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为改善气溶胶静电分级器分级测量性能,建立了其传递函数和积分响应理论模型.通过对关键参数理论模拟,设置了静电分级器样气流速、鞘气和样气流速比例等关键参数,并且通过试验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评价了该静电分级器分级测量性能.模拟结果表明,提高气流流速可以改善静电分级器的分级性能,而鞘气和样气流速比例过大会降低其传输效率,过小则会影响分辨率,流速比例可以设定为5~25.试验结果表明,积分响应理论计算的粒子数浓度与该静电分级器试验测量结果呈线性相关(R2=0.98).研究显示,该静电分级器测量粒径与预测粒径的误差在5.0%以内,线性相关(R2=0.99),且测量多个单分散和多分散粒径浓度谱型与商业化SMPS(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扫描电迁移颗粒物粒径谱仪)基本一致,该传递函数和积分响应模型显著提高了静电分级器分级测量性能.   相似文献   
80.
混凝沉淀-延时曝气-炉渣吸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亦欣 《环境工程》2008,26(3):27-28
针对印染废水特点,采用混凝沉淀-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炉渣吸附为主体工艺处理印染综合废水,实践证明,印染综合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对BOD5总去除率达94%,COD总去除率达97%,脱色能力达72%,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