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将文献资料调查和专家咨询相结合,选择用海方式、地形地貌、水文、化学、生物生态、灾害共计6大类31个要素,建立了象山港海湾资源开发累积生态效应的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模型显示,象山港累积生态环境影响从各类影响源到影响结果共计可分为10个层次,影响途径在不同层次表现为相互交叉,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模型结果可以供海湾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制订参考。  相似文献   
112.
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铅和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蚕沙、熟石灰和磷酸二氢钾,研究不同钝化处理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pH值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蚕沙和熟石灰都能使土壤中高植物有效性的有效态Pb和有效态Cd大幅下降;其中以单施蚕沙处理效果最优,其对Pb和Cd的钝化效率分别达到36.5%和39.2%,而蚕沙+熟石灰处理钝化效果次之,分别为24.3%和26.9%。磷酸二氢钾的钝化作用不明显。添加熟石灰对土壤pH值影响最大,而蚕沙大幅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经统计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都与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之间呈负相关,说明通过提高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是土壤重金属钝化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13.
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是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栖动物优势种,通过生物扰动可以提高水体营养盐浓度,并促进浮游植物生长.富营养浅水湖泊经生态修复后,水体透明度会得到改善,有利于底栖藻快速生长,从而降低水体营养盐水平.那么,底栖藻能否抑制水丝蚓对富营养水体水质的不良影响?为此,本文开展了双因素(底栖藻和水丝蚓)的室外受控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底栖藻处理中,水丝蚓显著提高了水体总氮(TN)、总磷(TP)、总溶解磷(TDP)和叶绿素a(Chl-a)浓度,同时显著降低水体溶解氧(DO)浓度;而在有底栖藻处理中,水丝蚓对水体TP、DO及Chl-a浓度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水丝蚓的生物扰动提高了水体营养盐和浮游植物浓度,促进水体富营养化.但底栖藻群落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丝蚓的生物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14.
充分利用华北地区冬季空闲耕地及光热资源,以冬闲耕地为对照,研究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毛苕(Vicia uillosa Roth.)、黑麦草(Secale cereale L.)、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ua L.)5种不同冬闲覆盖作物地上部、地下部以及总碳、氮的蓄积量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覆盖作物总干物质质量在4.6-8.82 t.hm-2之间,是冬闲田干物质质量的1.6-3.1倍。5种覆盖作物全碳蓄积量在1.80-3.14 t.hm-2之间,是冬闲田碳蓄积量的1.9-3.3倍。与对照相比,各覆盖处理均明显提高氮素蓄积,尤以苜蓿最佳,达到了202.8 kg.hm-2,差异显著。试验选择5种肥覆盖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0.90-2.86 g.kg);黑麦草覆盖可明显降低土壤容重(0.08 g.cm3);毛苕和苜蓿栽培均可显著降低土壤pH,但同时土壤盐分有所增加;二月兰和黑麦草栽培在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方面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15.
对油罐区避雷针的检查和改进余宁江,宁兴国,张鲁军,韩毅勇我场油罐区占地约1500平方米,区内安放汽油罐两个,容量110吨;柴油罐10个,容量400吨。油罐区设置三支避雷针,与罐区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在安全检查中,发现三支避雷针不等高...  相似文献   
116.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国内外有关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着重介绍CFD和多区域两类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17.
利用2015—2016年西南涡个例数据与同期的细颗粒物(PM2.5)浓度数据进行时空匹配,对比分析西南涡过境前后四川盆地PM2.5浓度变化,并结合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及逆温特征,深入研究西南涡对PM2.5污染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①2015—2016年四川盆地共182个西南涡,其中,干涡72个(多集中在春季),弱降水涡75个(多集中在春季和冬季),强降水涡35个(多集中在夏季).②总体而言,干涡过境使四川盆地PM2.5浓度增加,降水涡使PM2.5浓度减小,强降水涡的削减作用强于弱降水涡.全年来看,干涡过境使四川盆地PM2.5浓度增加10.52%,强、弱降水涡过境分别使PM2.5浓度减小29.72%、9.71%.③除降水外,3类西南涡对PM2.5影响的主导气象要素和逆温条件为相对湿度、风速和逆温层底高.而主导季节差异的气象要素和逆温条件各异:干涡的主导因素是温度垂直变化和逆温强度,在温度随高度递减和逆温强度较小的春季和夏季,对PM2.5浓度的增幅减小(甚至有削减作用);弱降水涡的主导因素是湿度和风速、逆温强度和逆温层厚度,春季其过境时湿度和风速最小,逆温强度和逆温厚度仅次于冬季,甚至使PM2.5浓度增加;强降水涡的主导因素是风速、湿度和逆温层底高,夏季其过境时风速和低层湿度最小,逆温层底高最低,对PM2.5的削减作用远弱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18.
芒刺     
这天,矿工李二毛休班。他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嗑着瓜子,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9.
基于PSR模型的江苏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苏省海岸带为例,基于PSR模型构建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依据构建的评价模型对近19年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县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在3~6之间,处于一般等级的区域占总面积的54%~66%,处于较差等级的区域占34%~45%,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研究区中部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而南北两侧相对较差;研究区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一般健康水平,但从健康指数构成来看,研究区压力、状态、响应因子值在研究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态健康指数在2002年以后略表现出下降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0.
敦煌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其根源在于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其演变过程没有科学、统一的认识.尽管近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一些研究,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人提出将之与古楼兰衰退相提并论.该文认为,敦煌地区生态退化及其演变,无论是地下水位的下降、绿洲与湿地的萎缩等,都是地质科学领域的问题,需要运用地质学思维分析探讨.研究改善敦煌的生态环境退化和治理措施,必须从环境地质、生态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图1,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