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用Agilent 6890N型气相色谱仪,HP-1701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63Ni放射源-μECD检测器测定了搁浅于广东红海湾的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组织中的∑DDT,包括其代谢物pp′-DDE、pp′-DDD和异构体op-DDT、pp′-DDT,并分析了∑DDT在组织中的含量水平、组成特征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银杏齿喙鲸鲸脂中的∑DDT含量最高,为177.1×10-9(湿重,下同),在肺中含量最低为15.2×10-9。∑DDT含量在鲸体各组织中的顺序为鲸脂肝脏胃心脏肾脏肌肉胰肺。在各组织中(pp′-DDE+pp′-DDD)/∑DDT的比值均值为0.39,表明可能有新的污染源注入此鲸所栖息的海域环境。与国外其他海域鲸类的鲸脂中∑DDT含量相比,本次测定的鲸脂中∑DDT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2.
不同利用方式对草甸草原抗风蚀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尧治  王旭  杨桂霞  辛晓平 《环境科学》2008,29(5):1394-1399
为了解不同利用方式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抗风蚀能力的影响,采用植被凋查结合风洞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利用方式条件下的草甸草原植被变化和草甸草原原状土的抗风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甸草原不同利用强度条件下临界风蚀风速(v)随植被盖度(Cover)的变化基本服从二次幂函数关系.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加,植被盖度降低,在同样风速条件下(大于临界风蚀风速),风蚀率迅速增加.较轻的利用强度下,当植被盖度保持在63%时,在风速为25 m/s条件下风蚀率也很小,而当植被盖度<35%时,在风速为20~25 m/s条件下,风蚀率随植被盖度的下降迅速上升.草甸草原区的免耕农田由于完全失去植被的保护,每分钟狂风(25 m/s)造成的土壤风蚀量达到682.1 kg/hm2,接近1 a的土壤平均生成量(1 000 kg/hm2).  相似文献   
113.
零价汞在MnOx/α-Al2O3-氯气体系中的催化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强化烟气中零价汞向二价汞的转化,利用模拟含汞烟气研究了以MnOx/α-Al2O3作为催化剂、利用氯气作为氧化剂催化氧化零价汞的方法.着重考察了氯气浓度、温度、空速和SO2对催化氧化零价汞性能的影响,并与HCl作为氧化剂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了催化剂表面吸附态汞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Cl2较HCl更易活化且活性温度区间更广,在100~300℃范围内,Cl2体积分数为2.0×10-6时的催化氧化效率即可达80%以上;在1.6×104-6.4×104 h-1空速范围内,零价汞氧化率保持在90%以上.空速继续提高到1.92×105h-1时,零价汞氧化率呈现线性下降趋势;烟气中的SO2与Cl2:反应会消耗Cl2,Cl2体积分数低时对催化氧化反应抑制作用显著,但Cl2体积分数增至5.0×10-6时对催化氧化反应的抑制效果较弱,仅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114.
为研究综合管廊燃气舱燃气爆炸冲击波的传播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首次超压峰值和首次流速峰值的变化规律,建立首次流速峰值与首次超压峰值和填充长度的耦合关系,分析不同填充长度情况下燃气爆炸后的超压和水平流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燃气爆炸后,燃气舱内存在多个超压峰值,峰值间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冲击波到达各测点的时间与燃气填充长度成反比关系。水平流速曲线随着时间的变化以0为基点上下振荡,存在正向峰值和反向峰值。随着燃气填充长度的增加,流速下降趋势变快。首次超压峰值随传播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随着填充长度的增加,产生超压峰值最大值的位置由接近填充长度结束的位置转移到燃气舱封闭端。首次流速峰值随传播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首次流速峰值与首次超压峰值呈现正比关系,通过拟合得到流速峰值与超压峰值及填充长度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燃气舱燃气爆炸后的流速分布研究以及燃气舱防火分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采用气质联用分析,并应用自动识别与定量分析数据库(AIQS-DB)对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水样中近1000种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筛查.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山东段和长江下游江苏段水样分别检出95种和121种化合物,主要包括正构烷烃、多环芳烃、酚类、硝基化合物、酞酸酯类、农药和药物等.其中,黄河和长江水样中正构烷烃平均浓度分别为1806ng/L和720ng/L;16种优控PAHs平均浓度分别为27ng/L和30ng/L;6种优控PAE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7ng/L和2166ng/L;黄河和长江水样分别检出9种和17种农药.黄河各采样点间污染物浓度差别较大,而长江采样点间浓度相差较小.研究表明,气质联用结合AIQS-DB可有效用于区域性污染物的筛查.  相似文献   
116.
青霉素在其生产过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其COD值较高,生化性较差,成分复杂,微生物难以降解,其处理技术是世界性难题。文章采用以葡萄糖模拟废水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接种体,经青霉素废水逐步驯化后,使其完全处理青霉素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青霉素废水,COD,NH3-N,TP去除率较高,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7.
青霉素在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出高浓度有机废液水,该废液COD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是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难题。文章提出一种高效菌种处理青霉素废水的技术,试验表明,用此高效菌种处理制药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8.
南海北部沿岸海域近江牡蛎体中的三氯杀螨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海北部沿岸23个观测站,于2008~2010每年春季分别采集成体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取其软组织进行均质,有机溶剂超声萃取,浓硫酸净化,硅土/氧化铝柱层析,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三氯杀螨醇(DCF)。测定结果(10-9,湿重)显示:DCF含量在65.2%样本中低于检出限,在其余样本中为0.244~4.42,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最大残留限量和国际组织的容许摄入量。牡蛎体中DCF的区域平均含量在北部湾顶明显较高(1.41),在粤西(0.278)和海南岛(0.199)相对较低,在珠江口(0.769)高于总体平均含量(0.547),在粤东为0.466。牡蛎体DCF含量的年际变化明显,总体在2009年(0.778)明显高于2010年(0.489)和2008年(0.373),在不同区域、不同测站的年际变化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119.
剩余活性污泥在厌氧消化系统中难以降解,而研究发现预处理能加速其水解的过程。本文研究了盐酸酸化预处理(pH为6~1)对剩余活性污泥后续消化及脱水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盐酸的投加量和污泥消化性能的改善情况得出最佳工艺参数:酸化至pH为2时,综合效果最佳。此时污泥消化13天的沼气产量相当于未经酸化处理污泥消化21天的沼气产量。在半连续流消化反应试验(35℃,水力停留时间为12天)中,预处理后的污泥产甲烷量较未经预处理的污泥提高了14.3%,同时沙门氏菌全部灭活。脱水实验研究发现,酸化预处理能节约后续污泥脱水过程中40%的阳离子絮凝剂投加量以达到同样的泥饼含固率。  相似文献   
120.
"南海贻贝观察":广东沿海牡蛎体中Zn含量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了解广东沿海重要养殖水域Zn含量水平变化趋势,1989~1997年间实施"南海贻贝观察"计划对广东12个地点牡蛎体的Zn含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广东沿海牡蛎体Zn含量范围为50.4×10-6~768×10-6,总平均值为245×10-6,总体上属清洁~微污染水平.牡蛎体Zn含量的海域分布格局呈珠江口海区>粤东海区≥粤西海区.1989~1991年,广东沿海牡蛎体Zn含量呈上升趋势,此后略微下降,1994~1997年间牡蛎体Zn含量虽有波动,但年际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