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舟山市海洋贝类生物体内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舟山市各区县海洋贝类体内细菌数量及优势细菌种类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2004年8月的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贝类生物体内的优势种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欧文氏菌属等,一些能够诱发疾病的如杀鲑气单胞菌、溶藻弧菌、腐败假单胞菌等的出现应当引起重视。对生物体内的细菌数量检测发现,弧菌和粪大肠菌群数量都比较高,弧菌的测值范围为50个/克~1.8×104个/克,几何平均为9.3×102个/克;粪大肠菌群的测值范围为2.0~23个/克,几何平均为12.0个/克,超国家海洋生物体内粪大肠菌群二类标准,超标率为91.7%。  相似文献   
22.
舟山群岛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舟山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2009年7月对舟山群岛潮间带7个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栖息密度、生物量、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03种,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多毛类构成主要类群。生物量平均值为96.19 g/m2,栖息密度平均值为223.1个/m2,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14。根据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可将舟山群岛的潮间带各潮区分为2个组群。底质和潮汐是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嵊泗断面潮间带群落稳定性良好,其他断面的潮间带生物群落受到中度程度的污染或扰动,群落结构不稳定。总体上,舟山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相对贫乏,群落结构简单,多样性指数较低,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