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45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本研究以辽宁二道沟金矿床为例,对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总结了火山岩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并分析了该地区的成矿前景。二道沟金矿床是一比较典型的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产于由钙碱性流纹岩、粗面英安岩、火山碎屑岩和闪长呼岩等岩石构成的陆相火山岩系中;金厂为梁金矿床产于与火山岩相毗邻的变质岩中,小长皋沟金矿床产平与火山岩相毗邻的似斑状花岗岩内,它们与二道沟金矿床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有明显的相似性,同属于火山岩型金矿,同受围绕对面沟花岗闪长岩岩体分布的放射状断裂所控制,是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82.
土壤管理和土壤利用方式影响着土壤的发育方向和土壤的性质(如土壤质地、土壤环境、土壤生态等)。农业生产中对土地的不同管理措施或方式直接影响着农业土壤的发展方向和土壤环境变化。城市污水往往有较高的肥力,利用其灌溉农业,即能利用水源又能利用其中的肥源,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使人们发现,长期污灌已经对土壤及农作物产生了负面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83.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南部的通化、白山地区主要煤矿的煤炭中微量元素含量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煤炭中多数微量元素低于克拉克值,呈富集状态。相关矩阵及聚类分析表明,煤炭中微量元素与基质之间、微量元素之间有着密切地依存性。由于本地区基岩--玄武岩中微量元素背景较高,而且煤的变质程度较高故大多同最元素的含量高于东北地区的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84.
当前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问题是全球研究热点,随着我国陆源垃圾减量化处置率和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的提高,重新核算我国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尤为重要,基于文献已报道的关于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估算的方法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相应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124×104~331×104 t,略低于2010年的132×104~353×104 t;生活污水处理厂向环境中排放塑料微珠约109.95×1012粒(折合131.78 t),远低于2014年报道的209.7×1012粒(折合306.9 t).此外,2016年我国生活污水处理厂向环境中排放合成化学纤维类微塑料约1 296.95×1012个(折合648.48 t),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合成橡胶轮胎粉尘约78.85×104 t;合成化纤类微塑料和合成橡胶轮胎粉尘等已成为陆源微塑料的重要来源.通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陆源垃圾处置、海洋垃圾污染应对等方面进行比较,未来我国应通过完善"限塑令"和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尽早实施"塑料微珠"限令、明晰生活污水处理厂微塑料排放状况等手段从源头控制排放,此外需有效控制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输送途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测标准,提升我国应对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5.
86.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浸出液pH测定、全量测定以及(HJ/T 299-2007)硫酸硝酸法和(HJ/T 300-2007)醋酸缓冲溶液法浸提,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浸出pH条件、飞灰中重金属含量以及重金属分布形态是影响浸出浓度的主要因素.相比于硫酸硝酸法,醋酸缓冲溶液法重金属提取效率明显较高,尤其是铜锌镉铬.垃圾焚烧飞灰潜在环境风险较大,在填埋处理及综合利用时应充分考虑其浸出特性.  相似文献   
87.
涂料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和产品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化学危险物质,这就决定了在涂料的生产过程中极易引发火灾和职业病伤害,其中职业中毒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对涂料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毒物分布、中毒途径以及中毒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8.
文章利用环境监测资料、FNL资料、GDAS1资料对2014-2019年江苏省可吸入颗粒物爆发式增长污染过程(EGIPM)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省EGIPM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和人为活动有很大关系。时间上呈逐年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复杂多变,无一致性规律。当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及以下时,可吸入颗粒物更易出现爆发式增长。(2)首要污染物为PM2.5的EGIPM,其污染日持续时间长于首要污染物为PM10的过程。可吸入颗粒物增长速度PMRR10明显高于PMRR2.5。(3)造成EGIPM的4种地面天气形势分别为高压控制型、低压辐合型、冷锋南下型和均压场型。均压场型出现的频率最高,冷锋南下型影响范围最广。(4)不同首要污染物来源不同,PM2.5主要来自中低层近距离输送,PM10主要来自高空远距离沙尘输送。  相似文献   
89.
利用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的生物富集实验,研究了黑碳对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菲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黑碳对菲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并用"双元平衡解吸(DED)模型"对解吸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土壤和沉积物中黑碳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菲在颤蚓体内的生物累积因子(BSAF)的降低,其原因在于菲在黑碳沉积物样品中的不可逆吸附程度的显著增强.研究发现,土壤和沉积物中菲的生物可利用性与土壤和沉积物中菲的吸附相浓度无关而与孔隙水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
不同钝化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20,他引:28  
利用腐殖质、硫酸铵、石灰、过磷酸钙及其复配组合对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快速钝化处理,根据稳定效率和钝化剂的钝化能力Cap值对钝化材料进行筛选,并采用BCR形态分级实验(European Communities Bureau of Referent,欧共体标准测量与检测局提取法)研究钝化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单一钝化材料实验中,2%石灰稳定效果最好;在复配实验中,以2%腐殖质+2%石灰稳定效果最好,Pb、Cu、Cd、Zn稳定效率分别达98.49%、99.40%、95.86%、99.21%.2钝化能力Cap值顺序:石灰腐殖质+石灰硫酸铵+石灰磷肥硫酸铵+磷肥腐殖质+磷肥腐殖质硫酸铵.3BCR形态分级实验表明,腐殖质+石灰复合钝化剂对重金属的稳定化效应优于单一石灰处理.此外,当2%腐殖质先添加时Cd被活化,使Cd在随后加入的2%石灰处理下更容易转换为了稳定性较高的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