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珠江澳门河口沉积物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以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沉积物柱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含量 ,以便探讨柱样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变化特征及可能的来源 .样品采自珠江澳门河口 ,柱样以2 10 Pb同位素法定年 .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以BHCs、DDTs总量计算时 ,样品中含量分别为 0 4 8~ 2 6 2 8ng/ g、1 92~ 39 1 3ng/ g .柱样中农药含量随深度变化和珠江口区的水域水流量随年份的变化有着很好的对应性 .有机氯农药主要是来源于施用农药长期风化后的土壤 .样品中DDTs的浓度超过了河口沉积物化学品风险评价最低值标准 .  相似文献   
82.
澳门塔石球场小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1998年11月澳门塔石球场小区大气发挥性有机物(VOCs)的总体情况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澳门大气VOCs的主要成分为: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其浓度总量平均值为57.2μg/m3,与世界其他城市相比处于中等偏高。结果还说明地理环境和气象因素对大气VOCs浓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3.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被动采样观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分布.利用大气被动采样装置,在包括香港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共设立了21个大气被动采样点,样品采集时间为2005-08-15—10-14.结果表明,除主要存在于气相中的2~3环PAHs与部分4环PAHs外,聚氨酯泡沫材料(PUF)被动采样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采集大气颗粒物中的5~7环PAHs.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PAHs的含量与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珠江三角洲内地采样点PAHs的含量远远高于香港采样点,这主要是受采样点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PUF大气被动采样器可较好地运用于区域大气PAHs污染分布与特征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4.
太湖多环芳烃的历史沉积记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分析测定太湖上、下2个典型湖湾(梅梁湾和东山胥口湾)沉积钻孔中多环芳烃的垂直分布和含量特征,结合210Pb定年,重建了该地区多环芳烃的历史沉积记录.研究发现,梅梁湾沉积物PAHs污染年代早并重于胥口湾,但两地PAHs污染类型基本相似.在剖面深度0~28cm范围内,梅梁湾和胥口湾多环芳烃的沉积通量范围分别为40~320ng·cm-2·a-1和13~150 ng·cm-2 a-1.自上世纪40年代起,梅梁湾沉积物中的PAHs通量呈不断上升之势,近25年来增加更为迅速,可能源于太湖北部湖区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而胥口湾的PAHs污染只在1990年之后才开始加重,并呈急剧增加之势态.太湖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为热(燃烧)成因来源,沉积物中高环PAHs的比例呈递增趋势,流域内能源消耗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增加是其主导因素.多环芳烃的沉积记录很好的反映了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与水环境污染状况之间的关系,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85.
渤海湾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黑碳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渤海湾西海岸潮间带、近海和主要河流采集了8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黑碳(BC)的质量分数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BC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渤海湾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BC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65±0.42)mg·g^-1,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为16.8%±7.5%,均高于我国其它海岸带;(2)潮间带沉积物中BC的质量分数存在明显的南北分区差异(以天津港码头为界),北区(0.92mg·g^-1)比南区(0.22mg·g^-1)平均高4倍以上;近海和河流样品BC的质量分数也有一定程度的"北高南低"趋势,表明BC在海岸带运移扩散的继承性,河流输入可能是主要途径;(3)潮间带沉积物粒度表现为"北区细"(以粘土质粉砂主)而"南区粗"(以砂为主),反映两个区域的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不同,是造成BC质量分数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基于轨迹计算的污染物归趋概率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戎  郎畅  曹军  陶澍  张干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8):1598-1603
为建立一种能够描述源区排放的污染物对受体区域影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研究源汇定量关系的手段,在轨迹计算的基础上,利用概率方法和多介质模型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正向轨迹计算的污染物归趋概率模型(潜在汇影响函数),并在模型中嵌入了诸如降解、干沉降和湿沉降等主要去除过程.作为实例,运用这一模型研究了广东省排放的芘在大气中的空间分布及长距离输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既定目标,在获得源区排放资料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由此形成的浓度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相关的输送通量.  相似文献   
87.
刘国卿  张干  李军  刘向  彭先芝  邹世春  祁士华 《环境科学》2008,29(12):3320-3325
分冬、春航次采集了珠江口及南海北部近海海域大气样品,同时以广州和中山作为陆基对照点,对大气中的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的有机氯农药主要为HCHs、DDTs和氯丹,其含量范围分别为 13~99、 73~390、 63~224 pg/m3(冬季航次)和10~106、 429~1 003、 1 724~9 638 pg/m3(春季航次).总体而言,春季航次期间的大气OCPs含量普遍高于冬季航次.研究发现,珠江口及南海近海海域大气OCPs主要受控于陆源污染的影响,呈现近陆点高和远陆点低的特点.大气中 α-HCH的含量已显著降低,而高含量 γ-HCH的检出与林丹的继续使用有关,“新”DDT的污染主要来自三氯杀螨醇的生产和使用以及船舶防污油漆中使用的滴滴涕.春季航次期间大气氯丹含量的高值,源于白蚁高发期氯丹的大量使用以及来自西太平洋地区的大气长距离输送.  相似文献   
88.
利用PUF大气被动采样技术监测中国城市大气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利用PUF大气被动采样技术,分冬、春2个季度,对中国32个城市大气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除主要存在于气相中的2~3环PAHs与部分4环PAHs外,PUF被动采样器也可一定程度地采集大气颗粒物中的5~7环PAHs.中国城市大气PAHs的浓度与组成,主要受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西北、华北、西南和华中地区部分城市大气中PAH总量和高环PAH浓度均较高,华南和东南沿海一带城市则相对较低.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冬季浓度高、春季低.可能是陆源有机质在土壤中早期成岩作用的产物,春季浓度升高反映了土壤颗粒物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与扬尘天气相对应;而芴的浓度在燃煤较多的城市大气中显著增加,与其主要属燃煤成因相一致.研究表明,PUF大气被动器可很好地运用于区域大气PAH污染分布与特征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9.
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研究了8种常用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和氯霉素)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含量水平、去除特点及其行为特征.结果显示,药物的检出率和含量水平均高于美国及欧洲等国家.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红霉素(脱水)、罗红霉素和磺胺甲唑5种抗生素在4家污水厂(香港2家,广州2家)中都有检出,进水和出水中的含量范围分别在16~1 987 ng·L-1和16~2 054 ng·L-1之间.其它3种抗生素仅在某些污水厂中有检出.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厂中不能被完全去除,最高去除率为81%.5种高检出率药物在污水厂中每日的环境排放量(包括污水和污泥中含量)在0.5~828 g·d-1之间.计算结果表明,广州和香港地区的每人日消费量有较大差异,广州地区要明显高于香港地区,特别是大环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90.
李琦路  杨孔  李军  张干 《环境科学》2018,39(4):1537-1543
利用大流量主动采样器采集了广州市天河区(23°08''56" N,113°21''30" E)和五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18°54''02" N,109°41''24" E)两个典型地区的大气气相和颗粒相样品,测定了8种新型卤代阻燃剂(new halogenated flame retardants,NHFRs)的浓度,包括syn-DP、anti-DP、TBPH、PBEB、HBB、TBE、TBB、DBDPE.结果表明,广州大气中∑NHFRs平均浓度(335 pg·m-3)远高于五指山(90.6 pg·m-3).广州大气中DBDPE为优势单体,占比为66.9%;五指山大气中NHFRs则以TBPH为主(65.8%).季节变化上,广州的∑NHFRs浓度呈现一定季节变化,而五指山的∑NHFRs无明显季节变化,这可能与两地NHFRs的来源不同有关.结合主成分分析、风向频率和后向轨迹模型分析,发现两地阻燃剂来源有较大的差异:广州大气中NHFRs可能主要来源于电子垃圾拆解、工业输入和消费品的再挥发,而五指山大气中阻燃剂可能以外源输入为主.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大型城市大气中高浓度NHFRs的持续暴露会对城市居民健康特别是婴儿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