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家用洗涤剂对鱼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鱼暴露在家用洗涤剂中1周和2周后,通过测定腺苷三磷酸(ATP)酶、谷胱甘肽硫转移 酶(GST)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加合物等几种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家用洗涤剂对鲫鱼(Carassiu s auratus)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暴露1周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暴露2周后,鳃ATP酶活性降 低,肝GST活性升高,DNA加合物相对标记水平增大;而肾ATP酶活性没有明显改变.两种家用洗 涤剂的暴露结果是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家用洗涤剂对鱼的毒性和潜在致癌性.  相似文献   
92.
采用连续灌胃的方式对SD大鼠进行三丁基锡(TBT)染毒,剂量为0、0.1、1.0、和10.0 mg·kg-1,分别在暴露的第4d、8d处死动物,取肝脏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取外周血检测淋巴细胞DNA损伤.结果表明,TBT暴露第4d时,淋巴细胞尾长和尾相显著升高(p<0.001),而各浓度组的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没有显著性差异;第8d时MDA含量随TBT暴露浓度的升高呈上升的趋势,高浓度组(10.0 mg·kg-1)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细胞尾长和尾相在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升高,但高浓度组升高的趋势稍下降.研究结果提示TBT染毒对大鼠有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3.
在使用数据库和计算机计算环境监测数据时,应该按照数值修约规则,编制和使用正确的计算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94.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自动监测阶段。完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区域监测系统、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监测项目,以及实现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等是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5.
研究石墨烯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深入探讨石墨烯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科学评估石墨烯的生态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两种功能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和磺化石墨烯)对苯并[a]芘高效降解菌Paracoccus aminovorans HPD-2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及红外光谱技术深入探讨了石墨烯与菌HPD-2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两种石墨烯对菌HPD-2生长的影响与培养体系中营养水平有关,石墨烯的种类和浓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低浓度石墨烯(0~10 mg·L~(-1))对菌HPD-2生长无影响,较高浓度石墨烯(100 mg·L~(-1))能够显著促进菌HPD-2的生长(p0.05).两种石墨烯均能促进菌HPD-2胞外聚合物的分泌.与菌HPD-2发生相互作用后,低浓度氧化石墨烯的D峰和G峰的相对强度比值(I_D/I_G)显著提高,结构无序性增加,较高浓度石墨烯与菌HPD-2发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并在菌体表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堆叠,细胞表面蛋白质、氨基酸和胞外多糖均参与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比于氧化石墨烯,磺化石墨烯与菌HPD-2表面的作用较弱.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和科学评价石墨烯的微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转Bt基因水稻秸秆残留对稻田内底栖动物的潜在影响,利用转Bt基因水稻“华恢1号”及其亲本“明恢63”的秸秆进行稻田填埋试验,分析转Bt基因水稻秸秆中Bt蛋白对秸秆分解和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在填埋的水稻秸秆上共发现223个底栖动物,分属9个科,其中,在转Bt基因和非转基因水稻秸秆上均发现7个科. ②秸秆种类和秸秆填埋时间对底栖动物丰度、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辛普森优势集中性指数(Simpson diversity index)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无明显影响. ③转Bt基因和非转基因水稻秸秆剩余率均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填埋7周后,两种类型秸秆剩余率平均值均为44.0%,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④在填埋的7周内,转Bt基因水稻秸秆中w(Bt蛋白)平均值为1.99~3.04 μg/g,7周后为2.04 μg/g. 研究显示,稻田残留的转Bt基因水稻秸秆对底栖动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贵州省遵义市长沟锰矿区不同类型废渣(矿井废石、冶炼渣、电解锰渣、新尾矿、旧尾矿)进行调查与采样分析,探讨浸提条件下重金属的释放特征及其对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废渣浸出液中主要污染物是Mn、Zn,浓度范围分别为0.1172~82.99mg/L、0.2232~23.85mg/L,其次为Cd、Hg;电解锰渣和新尾矿属于危险废物。电解锰渣浸出液对幼苗的根长、芽长以及发芽率、发芽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物种耐性由强到弱的大小顺序为油菜〉黑麦草〉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98.
茂兰保护区小生境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三种植被(原生林、次生林、灌木林)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生境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BC)、微生物量氮(BN)、微生物熵(qSMBC)、基础呼吸及代谢熵(qCO2)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BC、BN、基础呼吸、qSMBC基本呈现石沟〉土面的趋势,qCO2则表现为土面〉石沟,即...  相似文献   
99.
徐进  徐立红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5):1068-1071
为了从形态学角度研究铅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用100 μmol·L-1乙酸铅对PC12细胞进行染毒24 h,检测细胞整体形态、细胞骨架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实验结果显示:乙酸铅染毒24 h后.细胞整体形态和细胞骨架无明显改变.但电子显微镜下已出现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正常结构消失并伴有空泡化;胞内出现鼓泡等现象.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推测线粒体在铅诱导细胞凋亡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细胞骨架不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100.
TS2是最早在玉米中发现的性别决定基因,但是在其他的单性花或者两性花的被子植物中其同源基因是否也与花的性别形成有关以及其进化特征仍不清楚.以玉米性别决定基因TASSELSEED2(TS2)为检索序列,通过BLAST搜索得到21个测序植物物种的27个TS2同源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详细分析了这些TS2基因的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及选择压力.结果表明,植物TS2基因具有3种基因结构类型、2种典型的功能结构域和7种保守基序组织模式,且单性花和两性花植物间并没有表现出特异性.系统进化树显示,以江南卷柏TS2蛋白为系统树基部,除了PtrTS2b、SlaTS2、CsaTS2和CpaTS2这4种单性花的TS2蛋白外,剩余22个植物TS2蛋白被划分为4个亚群.值得注意的是,除杨树外,其余4种单性花植物的TS2基因距离较远,均单独为一分支.进一步对4个亚群的选择位点分析发现,这些亚群共包含出24个正选择位点(P0.05),说明各亚群TS2基因均受控于纯净选择或松弛的纯净选择.由上述结果可知,TS2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次重复和基因扩增事件,而多次独立的重复或者基因扩增事件导致TS2基因失去了对性别的决定或者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