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71.
在分析钻井废弃泥浆组成的基础上,对泥浆体系进行稀释、酸化处理,以硅改性聚合氯化铁为破胶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破坏钻井废弃泥浆的胶体体系,采用固液分离方法使泥浆液混凝脱水。试验表明:稀释倍数为4倍、pH值为5、2.5%改性聚合氯化铁为破胶剂、0.25‰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0.8%N-626为去油剂,离心分离后泥饼中石油类含量低于3‰,混凝产生的絮体大、脱水率高、残渣稳定性好、无造浆能力。  相似文献   
172.
山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化和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山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受冲击较大,影响了全省经济发展,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压力日益加剧。本文运用区位商和经济增长贡献率对山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19个污染密集型产业中近三分之二的产业在全国地域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平均贡献率高于全部产业的平均贡献率。污染密集型产业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节能减排的结构性阻力,加大了为应对金融危机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在对环境规制基础、外商直接投资流向、贸易结构、地区产业结构和人口就业压力等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山东省应完善环境规制制度和产业政策体系;调整完善外资、外贸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技术进步,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通过多种政策配合使用来实现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3.
为治理大厂铜坑矿细脉带硫化矿石自燃火灾,提出喷洒添加NCZ-1型防火阻燃剂的阻化泥浆灭火方法;依据该矿具体条件设计了喷洒工艺流程,测定单位体积阻燃剂用量及各指标气体浓度等参数,研究注浆法在自燃火灾治理中的应用问题。结果表明:该防火阻燃剂在金属矿山火灾治理中效果较好;喷洒阻化泥浆后,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有害气体SO2浓度减少47.16%;CO2浓度减少了58.49%;阻化期可达14~20天。该试验成果及使用方法对非煤类含硫矿床自燃治理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4.
通过多相组合膜生物反应器对精细化工废水的处理试验,分析了COD、NH3-N、TP指标的去除效果。在装置进水浓度COD为600—900mg/L、NH3-N20~40mg/L、TP2.0~6.0mg/L时,出水COD为80—120mg/L,NH3-N未检出,TP为0.5—2.0mg/L,COD的去除率稳定在87%左右,NH3-N的去除率大于99%,TP的去除率稳定在75%左右。研究表明,多相组合膜生物反应器非常适合精细化工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5.
比较了铁屑/活性炭及铁屑/焦炭掺混,作为反应填料的铁炭还原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前者的处理效果要优于后者,COD的去除率高20%左右,但是,前者处理成本高于后者。通过将原水直接利用活性炭及焦炭进行吸附试验,以及投加铁盐进行混凝试验,将处理效果与铁炭还原处理(铁屑与焦炭掺混)的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利用铁炭还原技术对硝基苯废水进行预处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6.
通过对太子河水系印染行业重点污染河段-海城河三期水样的采集以及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分析,获取了48种有机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水平,其中浓度较高的是苯酚(28.18μg/L)、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22.30μg/L)和苯乙酮(8.818μg/L)。结合流域的实际污染状况,采用"改进潜在危害指数法",对海城河检测出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加权综合评分计算,按照综合分数值大小,对其进行排序,提出了44种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其中包括酯和酞酸酯类7种、含氮杂环类7种、胺及苯胺类5种、氯苯类6种、硝基苯类5种、苯酚类7种、苯及其他取代苯类5种、多环芳烃类2种,大部分污染物与印染行业废水排放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7.
以废弃啤酒酵母作为吸附剂,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吸附水中酸性湖蓝A(ATBA)的特性,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ATBA的吸附有显著影响,最佳pH值为2.0;废弃啤酒酵母吸附ATBA是一个快速的过程,40 min即到达平衡,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越大,吸附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长,动力学数据较好地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ATBA在废弃啤酒酵母上的平衡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40℃时达最大8.468×10-4mol/g(585.14 mg/g);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的过程;废弃啤酒酵母上氨基、酰胺基、羧基和磷酸基在吸附ATBA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8.
李斌  张金屯 《四川环境》2010,29(2):75-78
利用基于GIS的黄土高原植被类型分布图,结合黄土高原地区标准气象站的气象因子资料,对黄土高原植被类型变化和空间分布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东南到西北,年降水量、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逐渐减少,年平均气温、全年日照时数、全年最大蒸散量、平均风速逐渐增加,植被类型由东南湿润半湿润森林、半干旱森林草原往西北转变成轻干旱、重半干旱的温性草原、干旱的荒漠半荒漠植被。  相似文献   
179.
研究去除服装和纺织品中甲醛的清洗剂,并分析该清洗剂配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向温水(约20 ℃)中加入一定量清洗剂,待清洗剂充分溶解后,将测试用衣物样品完全浸于清洗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将衣物样品用冷水漂洗,晾干后采用水萃取法(GB 18401-2003)检测清洗剂对甲醛的清除效率.结果表明,该清洗剂对甲醛含量超标衣物中甲醛的去除效率高达90%以上,且清洗后衣物中的残留甲醛含量可达到国家标准.该清洗剂对化纤类织品中甲醛的去除效率高于对棉麻类织品和毛织品中甲醛的去除效率,其理想用量约为15 mL清洗剂∶1 L水,理想浸泡清洗时间为4 h.研究表明,该清洗剂对衣物和纺织品中残留甲醛的净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0.
苑进伟  薛生  李斌 《安全》2022,(10):54-59
为提高对煤体的致裂增透效果,基于高压电脉冲液电致裂煤体增透技术,提出把液电效应中的水换成1mol/L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煤块致裂增透实验,研究氯化钠溶液对煤体强化致裂增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电脉冲分别在1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水中放电后,距电极30cm距离处,前者测得的压力峰值比后者测得的压力峰值提高近0.35MPa;在相同的1号煤块和2号煤块钻孔中分别加入水和1mol/L的氯化钠溶液,高压电脉冲对它们各放电8次后,2号煤块与1号煤块相比,2号煤块表面裂隙形成快,分支裂隙明显;根据2个煤块实验前后的首波声时差绘制的Origin等高线图,2号煤块内部产生的裂隙多,裂隙可以延伸到煤块边沿。高压电脉冲氯化钠溶液能够对煤体有致裂增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