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目的建立个体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技术,为个体防护装备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装备环境适应性设计要求,从装备环境工程的角度出发结合个体防护装备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设计.提出了个体防护装备的环境适应性管理、设计、实验及评价等技术方案,给出了一般个体防护装备实验室试验项目及顺序.得出环境适应性是个体防护装备重要的质量特性之一,要进一步提高个体防护装备的环境适应性技术,适应个体防护装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
在简要介绍环境风险评价(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ERA)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现阶段国内外普遍采用的ERA定义,深入分析ERA的内涵和类型,在重新给出涵盖性更全面的ERA定义的同时,对3种评价内容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横向比较。收集整理了ERA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从时间、范畴和应用范围3个方面划定了ERA的外延。  相似文献   
23.
24.
国际工程施工的环境监理对云南省而言是第一次。本文从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环境监理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并分析了国际工程中环境监理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25.
水中Cu~(2+)、Ni~(2+)与腐殖酸、膨润土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研究了Cu2+、Ni2+与腐殖酸以及膨润土与腐殖酸的共存吸附剂的相互作用,考察了相互作用时间、初始pH、温度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初始pH对Cu2+、Ni2+的去除率影响很大,pH在中性范围附近Cu2+、Ni2+的去除率可以达到最大.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Cu2+、Ni2+在腐殖酸及共存吸附剂上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速率模型,并得到Cu2+在腐殖酸及共存吸附剂上吸附的活化能Ea分别为17.01和38.49 kJ.mol-1,Ni2+在腐殖酸及共存吸附剂上吸附的活化能Ea分别为15.15和13.35 kJ.mol-1,表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Cu2+、Ni2+在腐殖酸及共存吸附剂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得到的ΔH0、ΔS0和ΔG0表明金属离子在腐殖酸及共存吸附剂上的吸附是一个吸热、熵增、自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6.
活性炭纤维对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岳钦艳  杨晶  高宝玉  李仁波  李颖  于慧 《环境科学》2008,29(10):2862-2867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tived carbon fiber,ACF)对模拟废水中苯酚、对氯苯酚、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ACF的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采用吸附热力学探讨了ACF对苯酚、对氯苯酚、对硝基苯酚模拟废水的机制,计算了有关的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ACF对它们的吸附速率很快,在酸性条件下吸附效果较好,相同条件下,去除率是苯酚(87%)<对氯苯酚(96%)<对硝基苯酚(99%).ACF对这3种物质的吸附都是自发的放热反应,属于物理吸附.吸附等温线能用Dubinin-Radushkevieh方程较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27.
腐殖酸以及共存阳离子对膨润土吸附废水中铅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钦艳  李仁波  高宝玉  杨晶  李颖  于慧 《环境科学》2008,29(7):1897-1902
研究了钠基膨润土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作用,考查了pH值、共存阳离子浓度、腐殖酸浓度对铅离子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钠基膨润土对水中铅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铅离子在膨润土上的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共存阳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减少,随腐殖酸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机理,发现钠基膨润土对铅离子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并且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计算了相关的吸附热力学函数:△H=0.9594kJ/mol, △S=16.611 3kJ/(mol·K).  相似文献   
28.
鉴于许多溢油监测技术都缺少量化指标,为了评价溢油监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数学统计模型的评价指数——可分离性指数SI,通过对TM影像的处理,验证了利用油膜光谱曲线确定溢油监测通道的可行性,评价了几种图像增强的方法,得出高斯拉伸与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处理较佳,并经过反复试验建立数学描述性评价指标。结果证明该指数能够有效评价溢油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9.
1950s中期以来东北地区盐碱地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以1950s中期1:100000地形图和2000年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地学知识重塑1950s中期盐碱地分布状况,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方式获取2000年盐碱地分布状况,然后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近50年盐碱地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东北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占90%以上)和呼伦贝尔草原,盐碱地由58.51×104hm2增至219.31×104hm2,吉林省盐碱地扩展最显著,盐碱地面积最大;②盐碱化程度从以轻度盐碱化为主发展为以中重度盐碱化为主;③气候变化、水利灌溉设施和道路网建设、过牧和滥垦、油田开采等多种因素导致东北盐碱地扩大,但在局部地区由于生态恢复和改良利用措施、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水位大幅度下降,使得盐碱地也有缩减。  相似文献   
30.
3,4-二氯苯胺与取代芳烃联合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光华  吴昊  陈志永  李颖 《环境科学》2009,30(10):3104-3109
采用细菌生长抑制实验测定了取代芳烃及其混合物对长江水中混合细菌的急性毒性,得到17种单一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22组混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mix).采用毒性单位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对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定性评价,3,4-二氯苯胺与胺类化合物的联合效应以简单相加或部分相加作用为主,而3,4-二氯苯胺与酚类化合物的联合效应则多表现为协同作用.以化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lgP)和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为结构描述符,分别建立了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所得模型对极性麻醉型化合物和反应性化合物的毒性都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不仅能预测3,4-二氯苯胺与取代芳烃不同配比的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也能预测三元和四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