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较传统的超滤过程,使用荷电膜的超滤技术能实现对水中天然有机物(NOM)更高的去除率,并同时减少膜污染。文章从膜材料性质、溶液环境和NOM性质这几方面来综述荷电超滤膜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荷电超滤膜去除NOM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22.
以Cu2Se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合成了TiO2/CuO/Cu2O(SeO3)光催化剂,用XRD、FTIR和EDAX等方法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组成、晶型结构和光催化去除水中腐殖酸性能的影响.当Cu2Se/TiO2焙烧温度为450℃,焙烧2h时,Cu2Se转化为CuO和Cu2O(SeO3).室温下当TiO2/CuO/Cu2O(SeO3)催化剂投加量为1.5g·l-1,溶液pH7.0时,水中腐殖酸的去除率可达到63.6%。  相似文献   
223.
冯涌  卢龙  方超  杨敏 《环境工程》2012,30(2):20-22
采用聚磷活性污泥分别与硝酸铅、醋酸铅组成反应体系,反应体系处于厌氧状态,采集上清液测定铅含量,并测定残余污泥中铅的形态。结果表明:聚磷活性污泥对铅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随时间的增加,铅的去除率呈增加的趋势,实验结束时(32 d),铅的去除率可达99.8%。且污泥中的铅是稳定的,主要含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铅、残渣态铅,其中残渣态铅占50%以上,主要由磷酸铅组成。  相似文献   
224.
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
  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被称为“速发型矽肺”。也有个别接触较高浓度矽尘的工人在脱离粉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但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相似文献   
225.
正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  相似文献   
226.
研究了序批式水解酸化 厌氧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对NF合成制药废水的处理。由于NF制药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机化合物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这些有毒物质会抑制活性污泥的活性 ,因此需经过适当稀释原水以达到处理单元可接受的毒性范围。采用BODTrack快速测定了不同原水稀释条件下活性污泥呼吸曲线第一段斜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当原水稀释 2 0倍以上后 ,对活性污泥的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通过批量实验 ,优化了工艺的运行条件 ,并进行了小试的连续运行。采用本工艺可以达到NF制药废水COD的稳定高效去除 ,结果显示 ,COD的去除率可达 76 %。  相似文献   
227.
赵晶晶  郭冬琴  杨敏  张杰  周浓 《环境化学》2022,41(2):761-769
为了明确解磷菌在滇重楼生产上最适剂量,本文通过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在灭菌土壤中,不同剂量解磷菌处理对滇重楼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解磷菌在滇重楼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滇重楼苗期接种解磷菌可提高根系活力,增加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内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  相似文献   
228.
地块土壤环境背景值在我国土壤环境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环境背景含量数据可采用间接方法从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中分离获得。采用稳健正态概率Q-Q图法和标准阈值法两种间接方法,从研究案例数据和模拟数据中分离土壤环境背景数据,并对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案例地块土壤钴(Co)含量数据呈现双峰分布,来源于两个不同总体。模拟数据M1和M2来源于背景数据(B)和非背景数据(N1或N2),M1由B和N1组成,两者之间重叠较多,M2由B和N2组成,两者之间重叠较少。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案例地块数据,利用稳健正态Q-Q图法和标准阈值法分离出的土壤环境背景数据之间差异较小,且与采用背景参考区法获得的土壤环境背景数据具有相似的统计特征。对于模拟数据,采用标准阈值法和稳健Q-Q图法都可以有效地从模拟数据M1和M2中分离出背景数据,两种方法分离出的背景数据之间及其与B之间均没有显著差...  相似文献   
229.
应用青霉菌BX1活体吸附水中活性艳蓝KN-R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染料高效吸附菌(青霉菌BX1)的生长条件及其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特性为避免染料对其生长的毒害,本研究将菌体培养及其对染料的吸附分离.结果表明,青霉菌BX1生长分3个阶段:孢子活化、线性生长和菌体自解.菌体生长的最佳温度为30℃,最优碳源依次为淀粉>木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乳糖,最佳pH值为4.0用培养48h的活菌体吸附水中的100mg/L的活性艳蓝KN-R,120min脱色率达93.7%,20℃时菌体(以干菌重计)对染料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59mg/g.  相似文献   
230.
无排泥运行下膜生物反应器的硝化代谢产物及细菌活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配制的无机NH4+-N废水,在NH4+-N浓度为500mg/L、无排泥条件下运行200d(HRT从30h逐步降至7h),系统内污泥浓度从最初的4 500mg/L上升至10 500mg/L.但是,单位污泥中以INTF吸光值表达的活性硝化菌数并未增加,从最初的23×10-3降至1×10-3;总NH4+-N转化速率也从2.1kg/(L·d)降至1.5kg/(L·d).同时,反应器中胞外分泌产物(ECP)(糖和蛋白之和反应)从300 mg/L升至600mg/L. 利用上清液以及ECP提取液进行的批量试验结果表明,ECP过多抑制了硝化细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