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尼茨关系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尼茨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环境质量三种可能的发展轨迹,并探讨了在这三种可能发的发展轨迹中,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现阶在保证环境质量达一害标准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可持 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栾胜基 《环境保护》2007,(11A):40-4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方针,并进一步指出:“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内容,这是我国首次将国际环境合作的内容丰富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中,为国家对外关系指导方针增添了新的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3.
栾胜基 《环境保护》2007,(21):40-42
纵观中国参与国际环境保护事务的历程,从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国际基本原则到积极"相互帮助、协力推进"的合作共赢,体现出在国际环境保护中我国对于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积极探求,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对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主动承担的负责态度,体现出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代表着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环境公平原则的遵从和对环境公平理念的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24.
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了1990- 2010年间中国农村地区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并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990-2010年,中国共发生农村环境突发事件348起,其中水污染事件和大气污染事件占农村环境突发事件总数的85%以上.在引发农村环境突发事件的风险源中,城市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分别占44%和35%,是农村环境突发事件的主要风险源.贫困与农村环境突发事件互为因果,存在共生风险.  相似文献   
25.
论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创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对现有农村环境政策和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环境政策体系在农村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农村环境政策进行创新,以建立适合于农村的环境政策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26.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效应评估方法构建及在深圳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背景下,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为了指导实现城市有序健康的发展,初步提出了一种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效应评估模型.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综合评估模型、系统动力学模拟模型和调控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现状水平和未来演变趋势相结合的认知框架,综合考虑当地自然资源安全,定量表达社会活动、低碳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确定指标调控方向和潜力.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深圳市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评估指数从2009年"IV级:较低"提升到2013年"III级:中等",在维持现状规模和高速发展速度下,2020年达到"II级:较高"水平(61.7),尽管保持增长趋势,但呈现增长缓慢甚至"饱和"状态.因此,依旧有必要优化调控深圳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进一步落实和强化深圳市低碳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和"海洋强市"等措施.  相似文献   
27.
结构性环境问题——我国环境评价遭遇的"结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小阁  栾胜基  艾东 《生态环境》2008,17(2):879-884
近年来 "结构性环境问题"在我国频发,尤其是结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而突出表现为一种困境--"符合环保先进标准的高环境风险项目".当前学界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渐从物理层面转向社会层面,然而,对环境评价的研究还停留在基于环境要素功能特征的方法改进和制度完善,当前的结构性环境问题反映出的环境资源在不同利益群体间的不合理性分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到.由此,文章借助析出的环境问题两个主要影响变量: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配置结构的合理性,对"结构性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文章借助系统论的功能-结构理论,结合厦门PX项目事件,认为现有环境评价主要定位于"功能性"特征,还不能针对性地把握结构性环境问题,由此面临结构性困境.为了避免这种困境,有必要进一步展开针对结构性环境问题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制度研究,而且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构性"转化也具备着基础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1993-2006年中国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其对中国农业产生的影响,并对不同地区环境突发事件造成的农作物和鱼塘受害面积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环境突发事件总体呈减少趋势,环境突发事件总数与其造成的农作物、鱼塘受害面积总体呈现正相关关系.(2)1993-1997、1998-2002、2003-2006年这3个阶段,环境突发事件造成农作物年均受害面积较多的地区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农作物年均受害面积较多的地区逐渐减少;绝大多数的地区农作物年均受害面积呈减少趋势或持平,少数地区呈现持续高危害和危害加重的趋势.(3)1993-1997、1998-2002、2003-2006年这3个阶段,环境突发事件造成的鱼塘年均受害面积总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鱼塘年均受害面积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南部、新疆和黑龙江.环境突发事件对中国渔业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还波及到东北甚至是气候较为干旱的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式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环境污染与破坏已经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福利改善,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0.
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主体性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评价对价值关系的规范性把握内涵决定了其主体性,而评价实践过程评价主体和价值关系主体的相分离引发了评价的主体性悖论。要解除悖论必须弥补环境评价的主体缺陷,让真正的价值主体参与到评价过程。目前环境评价的公众参与停留在形式参与,而参与机制的有效发挥需要有制度供给、技术主体的角色转化、公众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参与的组织化引导等内外软硬条件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