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366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91.
今年以来,来宾市各级各部门以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构和机制为基础,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92.
发展绿色能源应对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茂盛 《环境保护》2007,(11):55-57
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在各种不同层次的双边以及多边的外交场合,气候变化问题始终是会谈的主要议题之一;随着近年来气温的不断升高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不断增加,新闻媒体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深入,普通公众也不断加入到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593.
594.
595.
596.
以从我国最大的石油污水灌区之一——沈抚灌区污染土壤分离到的以芘为惟一碳源、能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株ZQ5为实验材料,通过对菌株ZQ5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及采用摇瓶振荡培养方法测定菌株ZQ5对不同浓度芘的降解率,表明:菌株ZQ5在30℃振荡培养16 d后对150 mg/L芘的降解率为90.31%。通过模拟稻田施用N、P和K肥等的土壤环境,探索了无机营养元素对降解菌ZQ5降解能力的影响,发现土壤中混合加入N、P和K无机营养元素的降解率能达到82%以上,比单加某种营养元素对降解菌ZQ5的降解效果好。本研究结果可以指导稻田PAHs的原位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597.
采用高锰酸钾强化混凝-生物铁法处理维生素B1生产废水,确定了高锰酸钾的最佳投加顺序、混凝剂的种类以及两者的最佳投药量,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和pH值对生物铁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了生物铁法处理维生素B1生产废水混凝出水的最佳工况条件.  相似文献   
598.
根据国家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清洁发展、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地震勘探生产作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在地震勘探作业中实施绿色勘探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99.
环境能源政策是政府用于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本文重新界定了可持续能源政策范围,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创新政策的典型案例,评估了我国可持续能源政策的创新政策,并针对我国能源政策创新系统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0.
浮游植物降解过程中的水体光学吸收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配制3组不同浓度浮游植物,在室内进行长时间(37d)降解实验,分析水体光学吸收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解速度前3d最快,25d后逐渐趋于稳定;浮游植物色素吸收系数( aph)随时间变化不断减小趋势明显,在分解过程中不同波段aph(440)、aph(624)、aph(675)与叶绿素浓度(Cchl)显著相关(R2>0.5984,P<0.05),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ap(440)、ap(675)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仅呈弱相关性(R2<0.4613);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构成比较复杂且相对不稳定,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系数ad(440)和光谱斜率Sd随时间变化均呈现不规律性.另外,与太湖同期野外采样点相比,室内降解实验的总颗粒物和浮游藻类色素吸收光谱更相似,Sd和Sg更大.通过研究浮游植物死亡分解过程中水体吸收特性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构建高精度的黑水团遥感监测模型,及时掌握黑水团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