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307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01.
对清水河灌溉季和非灌溉季各采样点位的水化学指标和硝酸盐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运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模型定量识别了该河流硝酸盐来源,以期了解灌溉对地表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河水体呈弱碱性,水体氮类以硝酸盐为主,Cl-和SO42-时空变化特征一致,通过NO3-/Cl-比值和Cl-浓度的关系,结合清水河地区土地利用、工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揭示了清水河水体硝酸盐受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化学氮肥源的影响较大.MixSIAR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土壤有机氮、化学氮肥和畜禽养殖对灌溉季水体的贡献率较大,分别为24.8%、24.5%和22.8%,生活污水和大气氮沉降的贡献率分别为14.4%和13.6%;而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土壤有机氮对非灌溉季水体的贡献率较大,分别为26.7%、23.4%和20.4%,大气氮沉降和化学氮肥贡献率分别为16.5%和12.9%.农业灌溉增加了地表水硝酸盐的含量,灌溉季中农用氮肥的施用率较高,贡献了主要的硝酸盐;非灌溉季生活污水的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602.
氨气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在化工、制药、食品、制冷等工业生产中,常有排放。氨水的运输和田间施用,以及有机物的发酵等过程,也都是大气中氨气的来源。低浓度的氨气不但不伤害植物,而且可被植物吸收作为氮素营养,有利于植物生长。只有当工业生产或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大量高浓度的氨气漏逸,才会伤害  相似文献   
603.
第六章其他电气安全问题 (八十六) 高压架空线附近的树枝,为什么要及时伐砍? 树枝碰到高压线上,将会造成接地或短路事故。威胁树下行人的安全,或引起其他意外事故发生。比如,某地树枝被风刮到110千伏线路的导线上引起电弧放电,通过树枝将高电压传至下面的通讯线路上,使整个地区的通讯系统都被串入高电压,烧坏了不少电话机,幸未造成人身伤亡。 (八十七) 220伏照明引户线处瓷瓶铁脚,为什么要求接地? 当直击雷或雷电过电压从户外线路上传来时,可以形成对瓷瓶铁脚然后对地的放电通路,保证室内安全。比如,有一次某小学操  相似文献   
604.
蚯蚓生态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多级蚯蚓生态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季节蚯蚓生态滤池对COD、TN、NH4+-N和TP的去除效果,同时利用PCR-DGGE技术对不同季节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夏季COD、TN、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6.05%、89.02%、98.48%和99.1%;出水浓度17.86、4.96、0.605和0.047 mg/L。冬季COD、TN、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3.29%、93.26%、96.96%和92.7%;出水浓度22.68、2.63、1.02和0.37 mg/L。不同季节出水水质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蚯蚓生态滤池内的微生物多样性冬季的要比夏季的丰富,且冬季滤池内微生物种类从上至下逐渐增加,符合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05.
防震减灾宣传必须掌握“度”,必须研究宣传的时机和方式,否则收不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6.
余阳  汪永辉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1):165-166
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环境是环境保护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分析上海市废弃物处理现状,针对目前固废处理中垃圾分类、垃圾压缩站扰民、郊区垃圾管理、处置难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在立足于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先进固废处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607.
Fenton氧化与生化组合技术处理油田采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Fenton氧化与生化组合技术处理生物难降解的采油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技术不但对采油废水中有机质有较好的去除率,而且大大地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在H2O2的投加浓度和Fe^2 与H2O2的摩尔比分别为10mmol/L和0.1的条件下,经过30min氧化后可使废水BOD值由原来的5mg/L上升至40mg/L;同时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废水中残余的有机物分子量逐渐降低。30min氧化后的废水经过生物处理,其出水COD值为102mg/L,可以满足国家综合污水外排标准,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处理采油废水的运行成本为1.47元/t。这一技术在解决石油行业采油废水的外排达标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8.
针对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系统(CEPT)处理废水时影响因素多,难以进行适当的控制和处理效果的预测等问题,建立起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CEPT法处理猪场稳定塘废水预测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烧杯试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模型对COD、总磷、浊度去除率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5%、4.8%和4.9%.通过对pH值和絮凝剂投药量等可控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得到CEPT系统的最佳操作条件和最合理操作条件.该模型的建立为CEPT法处理废水工艺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供了一条简便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09.
昆明市食物生产消费碳素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生产消费系统中碳素的梯级流动变化会产生一系列环境影响.基于1990—2013年昆明市食物生产消费变化,测算分析了农业生产的碳汇碳排量、城乡居民食物碳消费动态变化及食物碳消费带来的环境负荷变化.结果表明,食物生产系统中碳汇和碳排总量分别由1990年的705.44 Gg·a~(-1)和496.92 Gg·a~(-1)增长至2013年的1195.53 Gg·a~(-1)和1012.33 Gg·a~(-1),净碳汇水平为正值,但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人均食物碳消费量由61.42 kg·人~(-1)·a~(-1)减少至44.65 kg·人~(-1)·a~(-1),农村居民人均食物碳消费量由87.96 kg·人~(-1)·a~(-1)降至48.78 kg·人~(-1)·a~(-1),食物碳消费总量由336.00 Gg·a~(-1)波动下降到294.53 Gg·a~(-1).畜禽养殖粪便排放和肠道发酵是食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碳源,占到60%以上,其次是农用物资投入所产生的碳排放,约占30%,并呈增加态势,其中,化肥是农用物资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食物消费造成的碳素环境负荷中,损失进入大气的碳素比例最高,占到80%,其次是土壤,最少的是水体.进入大气的碳素由1990年的270.63 Gg·a~(-1)波动下降至2013年的170.68 Gg·a~(-1),减少了36.93%,但进入土壤和水体的碳素明显增长,其中,厨余垃圾碳量由35.42 Gg·a~(-1)增加至129.84 Gg·a~(-1),增加了266.57%.昆明市作为低碳城市试点,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发展低碳农业及低碳消费.  相似文献   
610.
中国省域隐含碳排放及其驱动机理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含碳排放研究是探索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论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与城镇居民消费数据核算2002—2012年中国大陆30个省(除港澳台、西藏外)的城镇居民隐含碳排放,在分析城镇居民隐含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运用LMDI-Ⅰ加法数量分解模型分析城镇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的驱动机制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除吉林省外,其余各省的隐含碳排放呈增加趋势;消费水平提高是隐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其高值主要聚集在北部沿海地区;人口规模对隐含碳排放变化具有双向效应,其强正向作用区与人口分界线所划分的东半壁逐渐趋于一致;导致多数省份隐含碳排放量下降的决定因素是隐含碳排放强度效应,空间差异不大;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对隐含碳排放变动的贡献不大,但其空间演变特征较为复杂。总之,各省隐含碳排放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存在差异,未来减排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