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35篇
安全科学   212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113篇
综合类   671篇
基础理论   133篇
污染及防治   117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研究利用电力载波通讯技术、自动控制、传感技术,实现矿井水文动态的实时采集监测和灾害的预测预警,实时诊断矿井涌水情况,并上报应急调度中心。在有突发水灾情况下实现预警预报,结合灾害预警机制设立不同程度的报警信息。调度指挥中心结合响应的报警信息,及时发出撤离指令,引导避险人员及时撤离,为遇险人员赢得宝贵的逃生时间,解决当前国内普遍存在的矿山突水灾害问题。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在对印刷企业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作业场所产生的噪声进行了检测与现状评价。通过对从业人员接触噪声危害程度的分析,为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以确保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其建立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为从业人员提供的个体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为探讨交通状态对道路轻型车运行工况和尾气排放的影响,收集广州市珠江新城路网中出租车、轻型货车的浮动车数据并计算轻型车的运行工况参数,结合MOVES模型(Motor Vehicle Emission Simulator)和交通流量数据仿真计算轻型车的尾气排放量,分析畅通、拥堵、严重拥堵3种交通状态下轻型车的运行工况、排放速率、尾气排放量的变化与差异. 结果表明:在相同道路类型、不同交通状态下,轻型车的运行工况差异较大,其中拥堵和严重拥堵状态下运行模式分布主要集中于怠速、低速运行模式;在相同交通状态下,主干路的运行工况优于次干路,其怠速运行模式所占比例较次干路低15%~20%;畅通状态下,主、次干路轻型车HC、NOx、CO平均单车排放速率分别为2.00、1.87,2.57、2.47,42.59、37.51 mg/s,分别约为拥堵状态下的1.17、1.27、1.35倍,约为严重拥堵状态下的1.30、1.39、1.70倍,而主、次干路PM2.5平均单车排放速率在3种交通状态下均接近,范围在0.050~0.056 mg/s之间;轻型车在严重拥堵状态下单位时间的污染物排放量最高,是畅通状态下的2.22~3.87倍. 研究显示,交通状态是影响轻型车动态排放速率及道路总排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以Na_2SiO_3为原料、聚乙二醇-2000为结构导向剂,采用溶胶-凝胶和高温煅烧两步法制备SiO_2微球,再以其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法负载零价纳米铁,制得Fe/SiO_2复合材料。采用SEM,FTIR,XRD技术对Fe/SiO_2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Fe/SiO_2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铁以毛绒状负载在SiO_2微球上。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为5、n(SiO_2):n(Fe)=2、老化温度为7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Fe/SiO_2复合材料在25℃时处理Cd~(2+)初始质量浓度为35 mg/L的模拟含Cd~(2+)废水,Cd~(2+)吸附容量为28.10 mg/g。Fe/SiO_2复合材料对Cd~(2+)的吸附作用较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对Cd~(2+)的等温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996.
nZVI对亚硝化颗粒污泥性能的冲击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批次试验,考察了不同浓度纳米零价铁(n ZVI)对亚硝化颗粒污泥(NGS)性能的冲击性影响,并对氮形态转化规律、氨氧化菌比耗氧速率(SOUR-A)、胞外聚合物(EPS)与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组成、铁元素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当n ZVI投加量从0mg·L~(-1)提高至10 mg·L~(-1)时,SOUR-A值显著提高,NGS对氨氮的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亚硝态氮比累积速率(μ(NO-2-N))由27.3mg·g~(-1)·h-1提高至30.7 mg·g~(-1)·h-1,EPS中多糖与蛋白质含量均明显上升.然而,当原水中n ZVI浓度高于25 mg·L~(-1)时,SOUR-A值大幅降低,EPS与SMP中的多糖组分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当n ZVI投加量达到700 mg·L~(-1)时,NGS对氨氮的去除率降至58.9%,μ(NO-2-N)值为17.5 mg·g~(-1)·h-1,仅相当于对照组的64.1%.此外,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的结果表明,n ZVI在NGS表面的大量吸附不仅严重抑制了功能微生物的活性,也会显著改变污泥表面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7.
不同裂解温度对水稻秸秆制备生物炭及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以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下制备生物炭,利用SEM电镜扫描、比表面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生物炭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径、表面官能团和元素含量等理化特性指标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产率和挥发分比例下降,灰分含量升高,p H值增大,含碳量上升,N、H、O含量下降,H/C、O/C、(O+N)/C下降,这表明生物炭芳香性增强,亲水性和极性减弱.生物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随着温度升高,孔隙数量增加,孔结构发育更加完全.稻秆生物炭孔结构主要为中孔,且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平均孔径变小,比表面积有所增大,在600℃达到最大.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随着裂解温度升高,水稻秸秆中烷烃基缺失,甲基(—CH3)和亚甲基(—CH2)逐渐消失,而芳香族化合物增加,芳香化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998.
我国目前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估的方法是分析土壤重金属全量,并对照《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得到超标比例和超标倍数等评估结论,不能反映土壤重金属对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的威胁程度。滇池东岸土壤的研究在分析重金属全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壤中重金属的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碳酸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铁锰态)、有机质硫化态(有机态)、残渣态等分析,评估土壤重金属全量中对农业生产和饮用水水源有威胁的速效态和有效态元素含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中Cu、Zn、Ni安全,Pb、Cd不安全。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和饮用水水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99.
根据天津市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24日气象监测数据,先进行温度、湿度、风力因素对PM2.5浓度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及定性分析,绘制温度、湿度和PM2.5浓度的二维趋势分布图及气体扩散风向浓度分布图;再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天津市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9日PM2.5浓度进行仿真预测,最终得到精确预测值.结果表明:温度及风速因素与PM2.5的浓度成反比,湿度因素与PM2.5的浓度成正比,而且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于“离散样本”、“气象参数不确定性”的实际天气情况可以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以三峡库区典型干支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高水位运行期库湾水体及库区干流CO2分压(p CO2)的分布规律,计算CO2的扩散通量和释放总量。本研究于2013年9月至11月利用走航式观测系统对库区奉节段干支流表层水体及定点剖面水体中p CO2和相关水质参数进行了逐月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干支流表层水体p CO2的分布和扩散通量差异显著。干流CO2扩散通量(F-CO2)9月至11月变化不大,为28.19±0.80mmol/(m2·d);支流在观测期内,扩散通量由负变正,其中朱衣河F-CO2从-6.86增至32.05mmol/(m2·d);梅溪河从-6.94增至37.85mmol/(m2·d),草堂河从-6.97增至31.05mmol/(m2·d)。由10至11月的数据推广到全年的高水位运行阶段(10月至次年1月),全库区CO2排放量可达166 450t,其中支流占30.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