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21.
以赫章县地下河和泉为对象,通过采样、水质分析研究采冶矿活动对县域地下水中元素含量的影响,运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评价其水质状况,并采用GIS软件揭示水质变化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赫章县地下水Fe、Mn、Pb元素平均含量超过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其中Fe的平均含量超过国标Ⅲ类水质量标准2.5倍,Mn超过1.4倍,Pb超过0.05倍。水体中Fe、Mn、Cu、Cd元素含量受区域原生地球化学环境控制,同时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和人类活动也深刻影响水中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县域内地下水质量整体较好,较差水质仅分布在中部地区采冶矿点处,揭示了采冶矿带来的尾矿、矿渣经风化、蚀变、分解作用后向水体环境释放诸种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22.
为消除粉煤灰这一公害,积极开展粉煤灰综合利用是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由于粉煤灰应用范围非常广,开发研究前途很大,只要各个领域都深入探讨、潜心研究、综合利用粉煤灰,变废为宝是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3.
讨论了监测监控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说明了系统软件的功能和作用。该系统采用分布式监测监控技术 ,具有完善的远程数据处理、记录功能 ,对恶劣的作业环境更加适应。系统还具有各种数据库、事故处理方案、监测气体泄漏扩散计算模型等重要功能。这些功能对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 ,也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老杨家距离沈从文墓地不过百十米,一栋砖石结构的平房,虽然比起邻近的那些古香古色的木制吊脚楼逊色了不少,但他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告诉我去年他与儿子如何翻新旧屋的事情。  相似文献   
25.
排污权交易试点总体工作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研分析排污权交易试点省市的业务工作,对省级排污权交易管理工作进行研究阐述,从整体的角度提出排污权交易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总体工作框架和数据逻辑,提出排污权交易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排污权交易由试点转向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6.
通过测定贵州丹寨县主要水稻种植区30件水稻土及对应的水稻中硒和重金属的含量,分析硒和重金属Cd、Hg、As、Pb在根系土及对应水稻中的分布特征,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和pH对硒和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的影响.结果 表明:该地区水稻根系土中硒含量变化范围为0.27~0.98 mg/kg,平均值为0.65 mg/kg,70...  相似文献   
2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火灾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先对一榀单层单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了常温下的加载破坏试验,然后通过模拟真实火灾环境,对四榀单层单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了不同恒载、不同升温曲线、不同预应力度各工况的火灾试验,并进行了试验分析,从而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火灾反应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28.
采用国产微米气泡发生装置,对比研究了微米气泡曝气与普通曝气对黑臭河水的处理效果.监测的出水水质指标包括土臭素[Geosmin(蔡烷醇类)]和2-甲基异莰醇[2-MIB(冰片烷醇类)],以及CODCr,NH3-N,TP,色度和浊度.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曝气强度下,微米气泡曝气技术可产生更高的溶解氧(DO)浓度,60 min...  相似文献   
29.
腐解黑藻生物量对高硝态氮水体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博  叶春  杨劭  冯冠宇  洪涛  赵良元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0):1198-1203
采用常见沉水植物黑藻为试验材料,引入太湖底泥并设定上覆水初始ρ(硝态氮)为15 mg/L,模拟初春沉水植物大规模腐烂时的温度,开展为期32 d的黑藻腐解试验研究. 结果显示,黑藻腐解对水体中ρ(氨氮)与ρ(硝态氮)之和的影响呈U字型,试验条件下黑藻腐解生物量为2.0 g(相当于0.111 kg/m2)时,水体中ρ(氨氮)与ρ(硝态氮)之和最低. 随着黑藻的腐解,释放进入水体的有机质和氮素增加,但同时也提高了水体中的ρ(TOC)/ρ(硝态氮)值,降低了Eh,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因此有利于反硝化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浮游植物降解过程中的水体光学吸收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配制3组不同浓度浮游植物,在室内进行长时间(37d)降解实验,分析水体光学吸收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解速度前3d最快,25d后逐渐趋于稳定;浮游植物色素吸收系数( aph)随时间变化不断减小趋势明显,在分解过程中不同波段aph(440)、aph(624)、aph(675)与叶绿素浓度(Cchl)显著相关(R2>0.5984,P<0.05),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ap(440)、ap(675)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仅呈弱相关性(R2<0.4613);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构成比较复杂且相对不稳定,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系数ad(440)和光谱斜率Sd随时间变化均呈现不规律性.另外,与太湖同期野外采样点相比,室内降解实验的总颗粒物和浮游藻类色素吸收光谱更相似,Sd和Sg更大.通过研究浮游植物死亡分解过程中水体吸收特性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构建高精度的黑水团遥感监测模型,及时掌握黑水团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