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76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511.
蒋忠锦  王继徽 《化工环保》1990,10(5):293-296
在硼矿脱硫富集工艺基础上,从全面考虑湘硼矿资源综合利用出发,论述了化肥厂以废选矿,以矿治废,实现三废资源化和开发副产品新用途的途径。  相似文献   
512.
在生产或处理各种可燃性气体作业中,利用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对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可以了解可燃性气体的泄漏程度,在浓度超过预定的危险界限时,及时提醒人们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一种功能完善的可燃性气体报警器,不仅要在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限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还要记下报警时刻及报警值,以便进行分析。必要时,还应能自动控制电磁阀,切断危险源,开启通风设备等.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用常规仪表难以实现上述功能,而用高性能的单片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仪表则容易得多。我院研制成功的以高性能的单片微处理器为核心…  相似文献   
513.
有人提到核能便会想到原子弹,想到“切尔诺贝利”,认为核能是不安全的能源;有人则认为利用核能会产生放射性核废料,认为核能属于“污染能源”。这两种认识都是对核能的误解。  相似文献   
514.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SNCR)技术因其系统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势,在中小窑炉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陶瓷行业还未见报道。以SNCR技术在某陶瓷行业的应用为例,介绍和分析了SNCR脱硝技术、系统组成模块化以及反应温度、氨氮摩尔比、混合程度、停留时间等关键因素对脱硝效率的影响,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15.
以原油汽车罐车油罐爆炸事故为背景,通过分析这起事故的成因,提供了调查此起油罐爆炸的思路,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16.
臭氧-紫外预处理对高有机物原水混凝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以腐殖酸为模型污染物,分别考察了臭氧氧化、紫外照射及臭氧-紫外联合预处理过程对高有机物原水混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方式均对原水中的溶解性腐殖酸具有明显的矿化作用.紫外及臭氧-紫外联合预处理还对后续的混凝过程具有强化作用.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加和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混凝过滤出水的TOC和浊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当臭氧浓度(O3/C)达到9.0 mg/mg时,预处理对腐殖酸的去除率可以达到47%,过滤出水TOC含量为3.5 mg/L,浊度为2.6 NTU;紫外光照射3 h可去除原水中52%的溶解性有机物,其出水TOC为2.0 mg/L,浊度低于1.0 NTU.臭氧-紫外联合预处理后的混凝效果要明显优于二者单独作用的系统.在联合预处理系统中,当预臭氧浓度(O3/C)为1.0 mg/mg紫外照射时间为1 h时,过滤出水TOC为2.6 mg/L,且浊度低于1.0 NTU.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的矿化作用主要是通过.OH实现的,同时.OH还对溶解性腐殖酸的团聚结构产生破坏作用,使其稳定性降低,从而促进了混凝过程对有机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517.
将A2/O生物处理单元与MBR相结合构建了的处理能力为2 000 m3/d的A2/O-MBR工艺,并应用于缺水地区校园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回用。该系统运行稳定,运行阶段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100~200 mg/L、NH4+-N为19~33 mg/L、TN为25~43 mg/L、TP为3~5 mg/L和低碳氮比的情况下,出水水质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0-2002) 的要求,且全部用于杂用及校园绿化等。经分析该工艺运行成本为0.96 元/m3,每年可节省自来水73万t,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18.
在充分理解吸收日本JMA滤波器设计特点的基础上,由单自由度动力平衡方程入手,利用两高通滤波器相减可得到带通滤波器的方法,通过调整平衡方程参数进行了滤波器的设计,通过对日本滤波器进行模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且通过双向递归的方法解决了时域递归方程中的相位畸变问题,最终完成中国仪器烈度滤波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519.
反硝化抑制石油集输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现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庆油田采油四厂艾家湾作业区集输系统中硫化氢气体浓度较高的问题,采用生物竞争抑制技术对该石油集输系统中H2S进行了处理和现场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井生物前端抑制可以使集输系统中沉降罐、污水罐中H2S气体浓度由最初的268mg/m^3降低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要求的10mg/m^3以下。在实验周期内,系统中的反硝化细菌的数量随加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从最初的3000cfu/100mL增加至600000cfu/100mL,而此时系统内的ORP值由硫酸盐还原菌生存的最佳微环境(-300~-350mV)升高至反硝化细菌生存的最佳微环境(-50--100mV)。16SrDNA测序结果表明,反硝化微生物种群和数量增长很快,并得到适宜于艾家湾作业区集输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抑制的反硝化微生物主要是耐盐芽孢杆菌、产碱假单胞菌和奈瑟菌。完善了集输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次生H2S的生物抑制技术,证实了处理技术与实施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0.
不同来源溶解态腐殖酸与Cu2+作用的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荧光等高线图以及其所确定的荧光峰荧光强度随溶液化学条件的变化,研究不同来源溶解态腐殖酸与Cu2+作用的荧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态天然腐殖酸中主要存在二类发射荧光的有机物官能团能与Cu2+发生络合作用。位于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1~281 nm和335~351 nm的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是与Cu2+发生络合配位的主要点位;pH值为4~6时,其络合受pH值影响较显著;而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较小。位于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3~246 nm和335~371 nm的荧光峰2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与Cu2+的络合作用受溶液pH值影响较小,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较显著。溶解态商品腐殖酸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与Cu2+的络合作用荧光特性,与天然腐殖酸荧光峰1所代表的有机物官能团和Cu2+络合作用荧光特性相似,在pH值为3~7时,其络合受pH值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