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5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郑凯凯  王东  王硕  王燕  李激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6):2109-2119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具有碳氮比低、可生化性差等特性,显著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的难度.为应对我国特殊进水水质,本文研发了基于生物吸附-两级AO-活性焦吸附的高效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分析了各工艺段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和氮磷的去除特性,并对低温条件下组合工艺的响应特征进行解析,为该工艺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组合工艺经过60 d的连续运行,出水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8.5和0.25 mg·L-1,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80.5%和95.5%.此外,活性焦对于污水中大分子芳香族类和环烷烃类DOM的去除效果较好,两级AO出水中芳香族类、环烷烃类和卤代烃类DOM的比例由50.23%降至10.24%.生物吸附工艺段菌群多样性较高,具有快速富集有机物能力的Acidobacteria菌门相对丰度达到10.23%.两级AO工艺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略低,其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微生物为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Proteobacteria菌门(79.39%)和Nitrospirae菌门(6.5%).在5℃低温条件下,组合工艺出水TN、TP和COD等主要水质指标未出现显著波动,表明组合工艺具有良好的抗低温影响能力.对比常温运行中的菌群分析结果,低温环境下两级AO工艺段的Proteobacteria菌门相对丰度由66.22%降至54.27%,但具有抗低温等不利条件的Gemmatimonadetes菌门相对丰度由0.72%升高至9.67%,且生物吸附工艺段仍存活大量具备降解有机物功能的Acidobacteria菌门,有效缓冲了后段工艺处理负荷,使组合工艺具有良好的抗外界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2.
李璇  王燕  方华  章婷婷  赵怡 《环境工程》2024,(2):121-127
基于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电解质、天然有机物和稳定液浓度等因素对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在水中凝聚和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液浓度对GO理化性质和稳定性影响不大。电解质投加可降低Zeta电位,诱导水中GO发生凝聚,凝聚过程呈现反应限制和扩散限制2个阶段。各电解质的临界凝聚浓度分别为180 mmol/L(Na+)、4.5 mmol/L(Mg2+)和1.8 mmol/L(Ca2+)。相较于Mg2+,Ca2+可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加快GO凝聚。GO的沉降过程可分为快速沉降和慢速沉降2个阶段,凝聚是影响水中GO沉降的主要因素。天然有机物存在可有效抑制凝聚,增强GO在水中的稳定性;但HA与GO和Ca2+间存在复杂的相关作用关系,加快了凝聚过程。水中GO浓度越高,其凝聚和沉降速度越快。以较低浓度存在时,GO在水环境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
复合混凝剂混凝-超滤-氯消毒处理模拟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合氯化铝-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C-PDMDAAC)复合混凝剂处理腐殖酸-高岭土模拟水样,对混凝出水进行超滤处理,研究了混凝剂投药量及进水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出水用NaClO溶液进行了氯消毒实验,用一级模型进行了氯衰减数据拟合,计算得出了快速反应物与慢速反应物的初始浓度.结果表明,在要求出水中消毒副产物前驱物浓度最小的前提下,混凝与混凝-超滤所要求的投药量及进水pH值有所不同.混凝过程中残余絮体的粒径分布显示,残余絮体的粒径较小且分布集中时,混凝出水中消毒副产物前驱物浓度最低;残余絮体的粒径在粒径较小的区域有一定的分布,在粒径较大的区域有较高体积百分数时,混凝-超滤出水中消毒副产物前驱物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94.
为探究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在海水无机氮测定中的适用情况,在检出限的10~20倍、30~50倍、50~100倍3个浓度范围内开展了准确度、加标回收率和方法比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亚硝酸盐氮(0~0.100 mg/L)、硝酸盐氮(0~0.400 mg/L)、氨氮(0~0.200 mg/L)时,标准曲线均具有很好的线性,线性拟合度均在0.999 3以上,检出限依次为0.000 8、0.004、0.004 mg/L,且该方法不具有盐效应,适用于海水样品的检测。当样品浓度太低时,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较低,因此,建议仅在亚硝酸盐氮浓度高于0.030 mg/L、硝酸盐氮浓度高于0.100 mg/L、氨氮浓度高于0.090 mg/L时使用该方法,对应的海域为河口及近岸等无机氮含量较高的海域。此外,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每个样品需平行测定2~3次。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采用2019年渤海四个季节表层的氮磷营养盐数据,对渤海氮磷营养盐浓度、N/P和富营养化状况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DIN和PO4-P的季节分布明显不同,DIN平均浓度表现为秋季最高、冬季和春季次之、夏季最低的季节分布特征,而PO4-P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秋季,其他季节浓度相近;空间分布上,DIN及各组分(NH4-N除外)均呈现近岸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受河流输入影响显著,虽然在近岸海域如辽河口出现PO4-P的高值区,但PO4-P各季节分布变化较大,并在秋、冬季节出现渤海中部浓度升高的情况,可能是受陆源输入和海洋中磷的内源循环的共同影响;同一季节近岸海域N/P远高于近海海域,渤海近岸海域呈现显著的磷限制,近海海域由于出现大片N/P小于16的区域,可能出现潜在氮限制的现象;富营养化指数(EI)结果显示,渤海富营养化区域主要集中在辽河口,该海域常年为中度富营养化区域,过量的DIN是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
在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电极表面修饰SiO2薄层,实时测定阳离子聚电解质均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在SiO2表面的吸附质量和吸附动力学过程,在此基础上,监测阴离子染料活性艳红K-2BP在预吸附聚电解质膜上的吸附过程,并讨论了溶液离子强度、pH值对聚电解质吸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为原料,加入不同的胺类交联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和三乙烯四胺)合成出一系列环氧氯丙烷-二甲胺聚合物(EPI-DMA).研究了交联剂及用量对产品特性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IR)和电子透射电镜(TEM)等现代分析仪器研究了EPI-DMA的结构及在水中的聚集形态;并通过烧杯实验研究了EPI-DMA对染料模拟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交联剂的加入使EPI-DMA的粘度和阳离子度发生变化;不同交联剂制备的EPI-DMA的IR谱图相差不大,但在水溶液中的结构形貌不相同;EPI-DMA处理模拟活性艳红废水时以电中和和吸附架桥为作用机理,在处理还原大红废水时以电中和作用为主;在用EPI-DMA处理实际废水时脱色率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和60%.  相似文献   
98.
1996年皇家学术讨论会波罗的海地区的农业和可持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
德国农业——关于经济,政治及环境可持续性的一些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ged.  K  王燕 《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7,26(7):448-453
本文就当前德国农业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否与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可持续性相适应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所讨论的第一问题是西德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和收入问题。结论是农场家庭必须克服的社会困难、由政策变化引起的经济崩溃及农业耕作方式所造成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明显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本文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东德农业中发生变化的两个主要方面的转变:集体化农场的重新构建和国有土地私有化。从长远来看,由这些变化带来的  相似文献   
100.
低铵污水灌溉下土壤中硝化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模拟含低浓度铵的污水灌溉条件下土壤中硝化作用,采用了铵盐溶液(50mg/LNH4Cl)连续淋沥土壤,进行了垂向土柱试验研究,测定了土柱不同深度氮化合物的浓度。结果表明:低铵浓度污水灌溉下土壤溶液中的硝化作用主要是在30cm内发生的,NO3—N的浓度在30cm左右达到峰值。随后由于脱氮等作用,浓度迅速下降,在100cm处减小到10mg/L左右,在40cm以下土壤中未测出NH4—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