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氮素调控对冻融过程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风  白丽静  张克强  黄治平  杨鹏  张金凤 《环境科学》2009,30(11):3142-3145
应用室内冰柜模拟冻融过程,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和浓度(40、200和800 mg/L)对潮土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冻结时间的延长N2O排放通量缓慢降低,土壤融化初期出现一个土壤N2O排放通量高峰,而后随土壤逐渐融化的进行N2O排放通量缓慢升高.3种氮素浓度条件下,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冻融过程中土壤平均N2O排放通量分别为119.01、205.28、693.95μg.(m2.h)-1,611.61、1 084.40、1 820.02μg.(m2.h)-1和148.22、106.13、49.74μg.(m2.h)-1,而对照处理仅为100.35μg.(m2.h)-1.随氮素浓度的增加,铵态氮、硝态氮源土壤N2O累积排放通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7.49%、40.09%、425.67%和563.38%、915.28%、1458.6%,且施加的浓度越高累积排放量越大,但达到稳定N2O排放通量的时间向后推移.随浓度增加酰胺态氮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建议潮土越冬水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应分别小于200 mg/L和40 mg/L,酰胺态氮的浓度不限,从而减少土壤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牛场废水灌溉对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同的牛场废水灌溉次数,研究了冬小麦牛场废水灌溉过程中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灌溉牛场废水土壤水分迁移和土壤贮水量与灌溉清水无显著差别,水质对土壤水分变化影响很小;冬小麦生育期内分别灌溉牛场废水2、3和4次与正常施肥灌溉施肥相比,冬小麦产量和灌溉水生产效率提高,分别提高了4.61%、6.48%、6.63%,4次牛场废水灌溉冬小麦产量略有下降,这说明灌溉牛场废水次数过多会对冬小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牛场废水灌溉次数越多冬小麦籽粒中蛋白质质量分数越高,分别提高了2.50%、5.83%、8.03%,而全磷质量分数则有降低趋势。综合考虑,冬小麦生育期内牛场废水灌溉次数不应高于3次。  相似文献   
13.
猪场废水灌溉对地下水中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猪场废水处理工程中产出的厌氧水不同灌溉量和3个处理阶段V(出水)∶V(地下水)=1∶5混合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连续进行3年小区灌溉试验,地下水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等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1)厌氧水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地下水中4种氮素含量总体呈现高量厌氧水(Ha)〉中量厌氧水(Ma)〉低量厌氧水(La)的变化趋势;(2)混水灌溉处理地下水中4种氮素含量均呈V(原水)∶V(地下水)=1∶5混合(Tog)〉V(厌氧水)∶V(地下水)=1∶5混合(Tag)〉V(仿生态塘水)∶V(地下水)=1∶5混合(Teg)的变化趋势。文章的研究能够为制定合理的猪场灌溉制度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