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31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01.
复合碳素材料是基于清洁型煤工艺和碳素生产工艺特点发明的一项环保产品,其中的关键工序炭化生产工艺为国家创新技术,炭化工艺技术采用利用自身挥发分燃烧发热,环保、节能。试验表明,以焦粉为主要原料制备出的复合碳素材料能取代电石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高价、高质量的焦炭。该产品在电石生产中推广应用,可大大降低焦炭的使用量,减少能耗(节约国家粘结煤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可改善生产环境,减少电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502.
大九湖泥炭藓湿地对磷、铜污染物净化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九湖泥炭藓沼泽湿地采用野外实地模拟方法,就泥炭藓湿地对铜、磷两种污染物的净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污染物浓度分别为10,100,1 000 mg/L时,两小时后泥炭藓湿地对该污染物的净化率分别为939%,695%,663%;同样的浓度梯度下,对铜污染物的净化率分别为1000%,976%,880%。泥炭藓湿地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其泥炭层部分在湿地净化污染物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修改上限的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拟二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双常数速率模型、抛物线扩散模型等6个模型对泥炭藓湿地的净化进行动态研究,其中后4个模型均可模拟湿地净化的动态过程。长期预测以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为最佳。  相似文献   
503.
淮源三洞天     
甘心田 《绿叶》2014,(6):90-93
正明珠张良洞据明成化《河南通志》和清乾隆《桐柏县志》载,汉留侯张良辅助高祖刘帮平定天下后,积劳成疾,抱病隐退,从长安终南山辗转来到淮河之源桐柏山,于主峰太白顶一带洞穴隐居,与鸟语花香为伴,过着清闲疗养的日子,极目长天,品箫歌啸,退尽了打江山时运筹帷幄、呕心沥血的苦恼,也没有了功成名就后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心累,将自己的全身心完全放归于自然,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汉高祖和吕后很是思念张良这位开国元勋,很想与这位忠臣尽情分享  相似文献   
504.
采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及二维相关光谱(2D-COS)分析来解释Fe (III)与牛粪发酵DOM的络合异质性及机制.结果表明,PAFAFAC能够识别6个荧光组分,包括类蛋白(C2)、类富里酸(C1)、类腐殖酸(C4、C5)、类蛋白与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结合的荧光组分(C3、C6).2D-SYS-COS分析仅能识别类蛋白和类富里酸荧光物质,DOM中类蛋白荧光为主要的荧光组分.2D-COS分析表明,在334nm处的类富里酸荧光组分优先与Fe (III)离子发生络合作用,络合次序为334nm→306nm.DOM中能够优先与Fe (III)发生络合作用的为仲铵盐-NH2基团,各官能团组分与Fe (III)发生络合作用次序为2265→2771→1528→1310→1805→1479cm-1.双对数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牛粪发酵沼液DOM能够与Fe (III)形成高化学稳定性的络合物,其络合常数在4.34~7.03之间,研究结果能够为沼液施用土壤金属离子的形态分布和迁移转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05.
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概念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及内涵,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研究。首先,在了解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其脆弱性内涵。然后,以衡阳盆地为例构建了一个包括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承载脆弱性3个方面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模糊物元模型对衡阳盆地7个县(市)的农业水资源脆弱度进行评判,发现祁东县、衡阳县、衡南县、衡东县和耒阳市农业水资源脆弱度为强脆弱度等级,常宁市、衡山县为微脆弱等级。经验证,评价结果与评价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实际表现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506.
探索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微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重金属离子时,在灵敏度、响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考察MFC电化学传感器在恒定外电阻、开路和恒定外加偏压这3种模式下不同浓度的Cu2+对传感器的电压抑制率或电流下降量。结果表明,Cu2+浓度检测范围为0~10 mg·L-1时,恒定外电阻模式下的Cu2+对传感器的电压抑制率范围46.98%~80.12%,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79 4;开路模式下的Cu2+对传感器的电压抑制率范围为63.15%~89.12%,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72 6;恒定外加偏压模式下,加入Cu2+,传感器的电流下降量范围1.214 4~3.730 mA,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47 6。开路模式下的MFC电化学传感器对Cu2+的检测性能更优秀。这为利用微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中的重金属含量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微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507.
在对珠江河口及近海水体中Cu的含量和形态以及主要营养盐水平及形式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水体中Cu的总浓度、总溶解态Cu、颗粒态Cu以及游离态Cu与水体中主要营养盐及其主要赋存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水体中Cu的总浓度和各营养盐之间存在着对数分布的函数关系,其相关性N>Si>P,水体中游离态Cu与养分的相关性顺序为:NO2->SiO32->PO43->NO3->NH4+。通过计算得到研究水域中的N Si原子比为0 78,接近浮游生物体内的比值,说明水体中Cu的分布与N,Si养分的再生循环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08.
优化绿地空间配置(如破碎度)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有效途径。然而绿地破碎度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可能随绿化覆盖率的变化而变化,对改善城市热环境提出了巨大挑战,但相关研究十分缺乏。以长沙市为例,利用Landsat地表温度表征城市热环境,使用解译于高分2号遥感影像的城市绿地图在1 m像元尺度量化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破碎度(用绿地边界密度表征)。以419个1 km格网为分析单元,应用分段线性回归揭示绿化覆盖率与绿地破碎度间的非线性关系,识别绿化覆盖率阈值并以此为标准将419个1 km格网划分为高绿化覆盖率区和低绿化覆盖率区。以1 km格网平均地表温度为因变量,绿化覆盖率、绿地破碎度、水体覆盖率和裸地覆盖率为自变量从研究区、高绿化覆盖率区和低覆盖率区3个方面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阐明绿地破碎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最后进行方差分解分析绿化覆盖率、绿地破碎度和其他土地覆盖率对地表温度的独立和联合影响。结果显示,1)绿地破碎度随绿化覆盖率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阈值为44.9%。2)整个研究区,4个指标可解释69.1%的地表温度变异,地表温度随绿化覆盖率、水体覆盖率、裸地覆盖率和绿地破碎度的增加显著降低。3)低绿化覆盖...  相似文献   
509.
温室盆栽试验表明,冬作季节土壤持续淹水处理稻田平均CH4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干燥处理,前者是后者的5.58倍和4.16倍。冬作季节土壤水分状况明显影响土壤Eh和CH4排放的季节变化。淹水处理土壤Eh在整个水稻生长期皆处于适宜CH4产生的水平,所以整个水稻生长期皆有CH4排放,而干燥处理水稻移栽42d后土壤Eh才降为负值,在此期间几乎没有CH4排放。  相似文献   
510.
一组含氟取代苯化合物土壤吸附系数的QSP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环境行为,测定14个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土壤有机碳吸附系数Koc的值,运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及分子连接性指数和量子化学参数进行了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分析,得到2个回归方程。回归方程表明Kow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结合可较好地预测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Koc而量子化学参数的引入证明了极性作用地土壤吸际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