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175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31.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废纸造纸行业发展迅速,为了使其产生的废水达标排放,应采用合理的处理技术。通过对废纸造纸废水污染特性、目前比较成熟的处理技术及零排放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对废纸造纸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目前,很多处理技术已成功研发并投入使用,取得了不错的处理效果,同时在应用范围、能源消耗、技术可操作性、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在废水处理新技术开发和零排放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废水处理设备、使用药剂的优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32.
文中分析了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3.
胞外多聚物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1,自引:13,他引:18  
在SBR反应器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过程中,分析不同时期污泥EPS主要成分的变化、污泥表面特性的变化及二者相关关系.不同时期污泥样品胞外蛋白的SDS-PAGE表明,蛋白分子量条带主要分布在(31.0~97.4)×103,与种泥相比,颗粒污泥在形成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新蛋白条带,且条带颜色逐渐变深,定性表明蛋白种类及含量的增加.定量测定也表明,胞外蛋白分泌量随颗粒污泥的形成逐渐从49.4 mg·g-1增至148.3 mg·g-1,多糖则无明显变化,蛋白/多糖值也从2.3逐渐增至4.9.颗粒污泥表面疏水性比种泥约增加1倍,疏水性的变化与蛋白/多糖值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9.测得种泥与颗粒污泥表面Zeta电位平均值分别为-28.5 mV和-13.2 mV,颗粒污泥表面的电负性明显降低.由蛋白质自身特性,可推测其通过增加污泥表面相对疏水性和降低污泥表面电负性而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4.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在环境类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断发展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导则和标准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目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材过时、缺乏深度、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学中无侧重点等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包括及时更新教材、增加教学难度与广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特色教学等,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5.
哈尔滨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哈尔滨市水资源短缺、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三个方面论述了哈尔滨中水回用的必要性,并对中水回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6.
通过监测含油污泥的46项污染物指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基本特性、重金属污染及有机物污染特性,并将监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含油污泥污染物指标中有含油率、镉、砷、钡、锌、苯、苯并(a)芘超过了标准筛选值.不同类型含油污泥的含油率大小排序为过滤油蜡、罐底泥、管线刺漏油土、污水脱泥、储泥池.罐底泥和污...  相似文献   
137.
为改善水力压裂增透效果,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减少矿井瓦斯灾害,明确不同因素对水力压裂有效压裂半径的影响,基于Mohr-Coulomb准则建立水力压裂渗流—损伤耦合方程,并且求得水力压裂破裂区半径运算公式;运用ABAQUS软件模拟并分析地应力σ、注水水压P、压裂孔径d及弹性模量E对水力压裂有效压裂半径L的影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水力压裂有效压裂半径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压裂有效压裂半径与注水水压、压裂孔径及弹性模量呈递增关系,与煤层地应力呈递减关系;水力压裂有效压裂半径受煤层地应力的影响最大,注水水压次之,受压裂孔径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38.
139.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测量砷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体中常见无机阴离子和腐植酸对以氧化锆为固定膜的新型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xide DGT)测量砷(As)的影响及其在自然地表水体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短期(16h)暴露,SO42-无影响,而HCO3-、Cl-、SiO32-和腐植酸有一定的影响,其忍耐的最高浓度值分别为360mg/L、45g/L、100mg/L和36mg/L.1~4d暴露期间,37~148mg/L的HCO3-、1.44~2.88g/L的SO42-、12~24g/L 的Cl-、8~24mg/L的SiO32-和3~9mg/L的腐植酸均无影响,而高浓度的HCO3-(370mg/L)、SO42- (8.64g/L)、Cl-(72g/L)和腐植酸(27mg/L) 3~4d以及SiO32-(72mg/L) 2~4d的存在明显降低该技术对As的吸收富集,并对As(III)的作用更大.将Zr-oxide DGT技术应用于南京市地表水体,并与传统的主动监测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利用Zr-oxide DGT技术测得的溶解态As浓度与传统的主动采样技术测定浓度一致.  相似文献   
14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分别投加1,3,9mmol/kg的EDTA、EGTA和柠檬酸(CA),新疆杨对干旱区污染土壤中Cd的吸收和富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投加螯合剂的处理土壤中水提态Cd的含量是对照的4.27~249.12倍,但杨树地上部的生物量和对照相比并未显著降低.投加螯合剂的处理显著提高了杨树叶部Cd的含量和积累量,其值分别是对照的1.05~2.90和1.42~2.77倍.综合来看,螯合剂的投加有效活化了土壤中的Cd和促进了Cd从杨树根部向其地上部的转移,3种螯合剂的作用效果表现为EGTA>EDTA>CA的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