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17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472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污水稳定塘除藻的可行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稳定塘系统出水中微藻的自动絮凝作用规律.在光暗交替条件下,微藻生物量呈增减替换趋势;在遮光条件下即出现所谓“暗沉降”现象;揭示了由于优势种的不同所显现的沉降速率的差异.研究还肯定了水生动物( 如蚌和鱼) 对微藻的滤食作用及絮凝剂( P F S 和 P A C) 在适当p H 值下对微藻的快速絮凝沉降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廉价且便于操作的除藻技术,如采用间歇排水方式除藻或采用遮光措施,或用 P F S 絮凝剂除藻等  相似文献   
992.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钼的灵敏度较差,低含量的钼需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目前有关的报导尚不多,已见于文献的有海水、植物、岩石中钼的测定,海水中钼预先用对氨基纤维素富集,但淋洗较费时,需三小时以上,植物样品用灼烧法驱除有机基体,灼烧时间需五小时,本工作报告用N-苯甲酰-N--苯基羟胺的氯仿溶液从酸性溶液中萃取钼,继用氨水反萃取后,用HGA-72型高温石墨炉原子化器测定,经萃取后钛、铁、铜和镍等金属离子均已分离;加入氟离子后,可消除浓  相似文献   
993.
司金 《防灾博览》2021,(3):36-37
中国的竹文化源远流长,从竹简、竹纸、乐器到如今的地板、竹纤维制品,竹子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国人对于竹也是情有独钟,赋予它的美誉数不胜数,将竹和松、梅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并称"花中四君子".  相似文献   
994.
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是多种污染源共存,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细菌及颗粒物等是典型室内空气污染物。神经行为学毒性是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敏感毒性作用之一。为了探讨VOCs、细菌及颗粒物混合暴露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选用雄性昆明小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G1)和2~7(G2~G7)号染毒组。采用水迷宫和抓力仪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潜伏期和抓力,染毒结束后测定全脑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神经递质谷氨酸(Glu)、乙酰胆碱(Ach)含量以及胆碱能系统的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TChE)活力,同时分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水平。结果显示,第6天,G5、G6及G7小鼠的抓力、逃避潜伏期及在原平台所在象限的探索时间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伴有ROS、MDA含量的显著升高,Glu含量的显著升高,Ach含量、ChAT及TChE活力的显著降低,以及神经营养因子的显著下调(P<0.05或P<0.01)。研究结果表明,VOCs、颗粒物及细菌混合暴露能够导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混合暴露引起的氧化损伤诱导的神经兴奋或抑制性毒性作用,以及神经营养因子沿轴突逆向传递降低或中断两方面作用导致神经递质产生和释放异常,进而引起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95.
以天津某污染场地为对象,开展了污染识别、初步采样及补充分层监测,依次构建了初步场地概念模型、污染表征概念模型、地下水流-溶质运移数值模型,更新优化的场地概念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示污染空间分布与地层结构,明确污染成因。结果表明,该场地以氯代烃类污染为主,污染物以独立污染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且多积聚在浅层潜水层,粉质黏土层有效阻滞了其垂向迁移。数值模型污染预测结果表明,污染区域范围内的污染物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对流弥散作用对其影响较小。基于精准调查建立的场地概念模型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可为掌握场地实际污染状况及后期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6.
氯化多氟醚磺酸盐(chlorinated polyfluorinated ether sulfonic acids,F-53B)是全氟烷基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的替代品.大量毒理学实验证明F-53B具有类似PFOS的生物持久性及毒性,但目前国内外尚未报道过关于F-53B的生物代谢扰动机制研究.本研究基于1H-NMR分析了F-53B(50μg·kg-1·d-1)暴露28 d后的大鼠血清代谢扰动情况,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分析相关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变化.暴露组检测到17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氨基酸代谢物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物.3条氨基酸代谢通路受到显著影响,包括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糖代谢和脂质代谢受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鼠暴露于F-53B后可能会影响血清的氧化应激反应,引发炎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引起神经毒性且抑制大脑发育.本研究对F-53B暴露产生的代谢扰动进行深入且全面的探究,为评估F-53B的健康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综合管廊内电缆的火灾燃烧特性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然而目前关于通风对电缆燃烧及火蔓延过程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在通风系统的作用下,电缆内部及外部温度分布、热解气体浓度与无通风情况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电缆的燃烧及火蔓延过程将会更为复杂。为了研究通风作用下综合管廊内单根电缆的燃烧过程,采用FDS对15 kV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缆的火蔓延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电缆火焰形态、各层材料温度、火蔓延长度和热释放速率(HRR)曲线,详细研究了通风速度对综合管廊内单根电缆燃烧及火蔓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通风速度不超过2 m/s时,通风能够促进电缆燃烧,电缆表面存在气相火焰,其火蔓延长度、热释放速率峰值等不断增加,此时综合管廊内火灾危险性不断增大;当风速大于等于3 m/s时,通风抑制了电缆燃烧,电缆的火蔓延长度、热释放速率峰值随之迅速降低,电缆PVC层、XLPE层温升的原因是线芯对绝缘材料的热传导,电缆的火灾危险性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998.
按《江苏省地面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要求 ,对水面宽度小于 50m的河流 ,一般只在河流中泓水深 0 5m处布设一个采样点 ,用该采样点上监测的高锰酸盐指数 ,代表该监测断面上的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但由横洛间水质监测断面(以下简称断面 ) 1 996年丰水期和平水期的监测资料分析表明 ,选用中泓水深 0 5m处采样点上监测的高锰酸盐指数 ,代表该断面上的高锰酸盐指数浓度有些不当 ,故对高锰酸盐指数采样点的代表性问题进行讨论。1 采样点设置为适应地区排污总量核算的需要 ,于 1 996年在横洛间断面进行水样加密监测试验。横洛间…  相似文献   
999.
车载辐射环境巡测技术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国内外车载辐射巡测技术应用与系统配置情况,我国各级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的车载巡测技术能力现状,分析了我国车载巡测系统测试中存在的监测标准规范适用性、监测方法、校准刻度的方法和管理问题,提出环境保护部门应制定车载系统测试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建立环保系统车载系统测试和校准刻度实验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普查数据质量是风险普查的“生命线”,直接决定普查工作的质量。全国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对象由传统的“数据表格”向“多维灾体”转变,数据质量控制不仅只是单点极值阈值的质控,还需考虑整个灾害事件致灾因子选取的准确性。针对数据本身属性以及站点空间比对属性异常和重复记录等问题,通过质检规则、管理约束、质量核查分析以及评估结果验证等,建立动态数据质控方法。该方法包括11个质控规则136个细化项,经过数据质控后,气象致灾因子的填报准确率明显提升,数据重复率显著下降,数据上报完成率和数据质量形式审核通过率均达100%,为评估区划和未来普查成果高效应用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