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为分析探究冬奥会期间(2022年1月30日—2月20日)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和变化规律,基于潍坊352家安装在线连续监测系统(CEMS)企业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以及150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数据,分析了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以及不同行业、不同管理措施企业的落实情况与减排效果.结果表明:(1)采用352家安装CEMS企业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来评估工业源管理效果是可行的.(2)冬奥会管理期工业企业烟粉尘、SO2和NOx排放削减量分别为11.04、95.96和249.92 t,削减率分别为25%、31%和27%,工业企业管理效果良好;环境PM2.5、SO2和NO2浓度分别下降24%、11%和16%,空气质量改善明显.(3)限产类和自主减排类企业污染物削减量占总削减量的比例接近90%,火力发电、钢铁等11个主要行业对所有行业总排放量削减贡献率为92%.(4)停产类企业在管理期排放总量基本削减至0,限产类企业实际污染物削减率(23%~26%)与一般管理措施减排要求(20%~30%)基本吻合,企业管理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22.
燃煤电厂细颗粒物排放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细颗粒物区域污染已成为普遍现象,控制燃煤电厂细颗粒物的排放是控制大气中细颗粒物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了解燃煤电厂细颗粒物的排放粒径分布及其形成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浙江某电厂660 MW燃煤机组,在120、100、90和85℃四种不同运行工况下,采用Dekati ELPI+对电除尘器入口和出口以及烟囱60 m横断面处烟尘进行多平台同步采样测试,以研究该电厂所排放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不同工况下细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 不同工况下,电除尘器出口和烟囱60 m横断面处颗粒物数浓度都主要集中在亚微米态(粒径 < 1 μm),并随粒径增大而数浓度快速减小.② 随着烟冷器出口烟气温度的降低,烟气经过除尘装置后,无论是颗粒数浓度还是质量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当烟气温度降至90℃时,继续降温对电除尘器除尘效果的影响基本趋于恒定.③ 无论燃用设计煤还是校验煤,当烟冷器出口烟气温度相对较低时,经脱硫后积聚模态颗粒物质量浓度较除尘后有明显增加;而烟气温度较高时,呈现出脱硫后较除尘后粗模态颗粒物质量浓度增长的现象.④ 当原烟气稀释倍数从7倍增至10倍时,6~27 nm粒径段颗粒物数浓度呈指数倍增长,说明稀释过程主要影响纳米级颗粒物的数浓度.⑤ 燃用设计煤,烟冷器出口烟气温度90℃时,电除尘器对PM1的去除效果最明显为63.9%~99.8%,可见降低电除尘器入口运行烟温,可促进其对亚微米态颗粒物的捕集率.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对Cu2+、Cd2+的生物吸附能力,以及不同浓度Cu2+、Cd2+单一处理对浒苔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72 h后,浒苔对两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Cu2+的去除率远大于Cd2+.叶绿素含量在C...  相似文献   
24.
环戊烯臭氧化反应瞬变物种产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中烯烃臭氧化反应产物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的重要前体物. 运用自行组建的低温基质隔离系统研究环戊烯臭氧化反应的瞬变物种产生机制. 采用程序升温方法,将温度从6 K升至115 K,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不同温度下生成的活性中间体,并将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文献报道值进行对比,以确定中间体构型. 结果表明:环戊烯臭氧化反应生成的中间体——POZ(初级臭氧化物)、SOZ(二次臭氧化物)和CI(一分子羰基氧化物和一分子醛或酮)被成功检测到. 其中,POZ的特征吸收峰在705和946 cm-1处,对应O—O—O反对称伸缩振动和环变形振动;SOZ特征吸收峰在939 cm-1处,对应C—O伸缩振动;CI的特征吸收峰在1 733和853 cm-1处,分别对应CO伸缩振动和O—O伸缩振动. 据此,环戊烯臭氧化反应遵循Criegee机制. 采用4种量子化学计算方法——B3LYP/6-311++G(d,2p)、B3LYP/6-311++G(3df,3pd)、MP2/aug-cc-pvdz和PW91PW91/6-311++G(3df,3pd),计算POZ、SOZ和CI特征吸收峰的振动频率,其中POZ在705 cm-1处吸收峰的振动频率计算值分别为725、698、703、680 cm-1;SOZ在1 030 cm-1处吸收峰的振动频率计算值分别为1 017、1 018、1 025和993 cm-1;CI在1 733 cm-1处吸收峰的振动频率计算值分别为1 796、1 803、1 732和1 745 cm-1.表明MP2/aug-cc-pvdz计算的特征振动频率与试验值最接近.   相似文献   
25.
长期来,工业窑炉的耗煤量大,燃烧不完全,烟囱冒出的烟色较黑,污染了环境。浙江余姚低塘实验仪器厂在上海市长宁区科技协会指导下,经过两年来的反复实践,研制成下饲式消烟燃煤机,并于五月十三日在上海通过技术鉴定。下饲式消烟燃煤机送煤是采用由旋转的螺旋叶片产生的推力将煤送入饲槽,螺杆的螺距为不  相似文献   
26.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众所周知,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会产生数量庞大的废弃物.将这些城市废弃物开发成为可以利用的城市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路径,对于我们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有效缓解资源瓶颈约束,减轻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城市矿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生活垃圾,目前全国各地大多采取卫生填埋、焚烧的处理方式,但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缺陷.通过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充分挖掘垃圾分类回收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不仅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最大程度避免卫生填埋、焚烧处理方式的缺陷,而且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这是推进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7.
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铅和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蚕沙、熟石灰和磷酸二氢钾,研究不同钝化处理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pH值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蚕沙和熟石灰都能使土壤中高植物有效性的有效态Pb和有效态Cd大幅下降;其中以单施蚕沙处理效果最优,其对Pb和Cd的钝化效率分别达到36.5%和39.2%,而蚕沙+熟石灰处理钝化效果次之,分别为24.3%和26.9%。磷酸二氢钾的钝化作用不明显。添加熟石灰对土壤pH值影响最大,而蚕沙大幅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经统计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都与土壤有效态Pb、Cd含量之间呈负相关,说明通过提高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是土壤重金属钝化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28.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生存的需要,传统的物流企业经营方式也由过去商品储存型向多种经营型发展,如招商出租店面、仓库、租赁承包仓库的“墙外经营”、“借鸡下蛋”等。企业经营的搞活,必然产生许多新的安全问题和矛盾,这里笔者就新形势下物流仓库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9.
用自行组建的低温基质隔离系统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乙烯与臭氧的反应机制,在试验中应用程序升温方法以检测、识别反应活性中间体.结果表明:试验中经红外吸收光谱识别为乙烯与臭氧反应中间体——POZ(初级臭氧化物)和SOZ(次级臭氧化物)的吸收峰均与文献报道的吸收峰完全吻合;在峰位和吸收强度上,试验测得的POZ和SOZ的大部分吸收峰均与B3LYP/6-311++G(2d,2p)计算的振动频率相一致,表明采用程序升温方法,将基质温度升到更高(200 K),不仅可检测到乙烯与臭氧反应的2个重要中间体——POZ和SOZ,更重要的是还清楚地显示了POZ生成、175 K时裂解和SOZ生成的整个反应历程,有力地支持了Criegee反应机制,证明基质隔离技术结合程序升温是一种研究烯烃与臭氧反应机制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0.
利用潍坊市安装用电监控的工业企业在冬奥会前和会中的生产用电数据及部分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企业生产用电量和排放量的变化特征及潜在的相关性,评估管控措施落实状况及减排效果。结果表明:管控期间,潍坊市工业企业用电量相比管控前平均下降57.96%;完全停产类企业用电量下降75%以上,大气污染物(SO2、NOx、烟粉尘)排放量下降100%;限产类企业用电量降幅呈现随管控措施加严而增大的趋势;延迟复产类企业延迟复产率为47.83%~96.00%,用电量下降5076%。根据管控期间各行业企业的用电量变化状况,判定各企业基本落实了减排要求。可见,企业用电数据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替代或辅助工业企业排放数据,反映企业管控措施落实状况及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