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分析心理契约与安全感内涵,进一步探讨煤矿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形成过程及其与安全感之间的关系模型,指出心理契约是影响员工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根据心理契约的动态发展特性,提出煤矿企业员工安全感3阶段培育策略。指出通过生产设备本质安全化、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行为矫正与安全心理培训等手段建立良性互动的心理契约,是培养煤炭企业员工安全感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在煤炭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可以强化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约束,提高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干预能力,进而增强煤炭企业员工的安全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对遏止煤矿重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活性污泥法对水溶性腐殖酸的去除效能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芳  刘国强  郭劲松  刘智萍  陈鹏 《环境科学》2008,29(8):2266-2270
采用人工配水的方式,研究了单级活性污泥法和两级活性污泥法对水溶性腐殖酸的去除效能,并通过测试污泥中腐殖酸的相对含量、污泥的元素组成、污泥的活性和进出水腐殖酸的分子量分布.对去除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单级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不同浓度的腐殖酸均未对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构成影响,并且腐殖酸的去除率维持在67%-84%.随进水中腐殖酸浓度的增加去除率有所下降;通过两级活性污泥法试验.发现第l级活性污泥系统对腐殖酸的去除效果优于第2级.分别为71.3%和60.1%.且活性污泥系统对大分子量腐殖酸的去除效果优于小分子量腐殖酸.机制分析表明,腐殖酸难以作为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主要依靠污泥吸附的方式,使水相中的腐殖酸进入泥相,再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的方式去除.  相似文献   
73.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pH12的条件下合成圆片状Bi3.84W0.16O6.24催化剂.通过XRD、FESEM、TEM、UV-vis漫反射等表征分析Bi3.84W0.16O6.24的物相、形貌和吸光性能.以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Bi3.84W0.16O6.24在模拟太阳光辐射下的光催化反应活性.设计L18(37)正交试验研究了BPA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入量、反应溶液pH值以及光催化反应时间对Bi3.84W0.16O6.24光催化降解BPA的影响.正交试验的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BPA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影响非常显著,催化剂用量影响显著,反应溶液pH值影响不显著,初始浓度和催化剂量的交互作用很小.在BPA初始浓度为20mg/L、催化剂量2g/L、反应溶液pH7、反应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Bi3.84W0.16O6.24对BPA去除率达99.5%,TOC去除率为86.0%,BPA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注氮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二维注氮采空区渗流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注氮量的变化对采空区流场分布的影响,得到了注氮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注氮量的增大,散热带增宽,氧化带向采空区深部移动,距注氮源越近三带所受影响越大,并分析了注氮量对工作面氧浓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可以为“水十条”顺利实施提供基础支撑和有力保障.本文针对价格税费、多元融资、激励机制、产业发展等主要市场调节机制,分析其促进“水十条”实施的作用机理,提出要通过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理顺价格税费;破解社会资本融资瓶颈,促进多元融资;强化正向引导和反向约束作用,建立激励机制;构建开放的市场体系,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几项措施来促进“水十条”的顺利施行.  相似文献   
76.
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增长。虽然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成,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现实困境,导致管理实践中环境问题的积累。文章针对此现状,提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体系优化的先决条件及具体路径,以降低相应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77.
浅层地下水作为重庆市万州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是推动该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保障.为研究重庆市万州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于2021年10月采集浅层地下水样品56组.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例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万州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离子来源和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以淡软水为主,且呈弱碱性,阴阳离子以HCO3-、Ca2+为主,浅层地下水类型以HCO3-Ca为主;由研究区中部至边缘地区,阴离子类型由HCO3型向HCO3·SO4、HCO3·Cl·SO4和Cl·SO4型演变,阳离子类型由Ca型向Ca·Mg、Na·Ca和Na·Ca·Mg型演变;浅层地下水离子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硅酸盐岩和岩盐溶滤;浅层地下水化学组分受岩石...  相似文献   
78.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JLRX1/F2A-400/50在提高载流量及降低杆塔荷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其较小的外径对导线表面场强产生不利影响。为使导线表面场强尽量小、场强分布尽量均匀,限制电晕放电和无线电干扰,本文利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系统研究了子导线按正方形、梯形及椭圆形(分竖式、横式)布置时,子导线的表面场强及场强的不均匀程度,最终确定了子导线最佳布置方案。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正方形布置方案相比,梯形方案并无优势,而长短轴比例为1.05的竖式椭圆布置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9.
以基于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电力行业的环保投资为研究内容,探究了电力行业的产业发展重点与趋势;针对目前电力行业主要污染物治理的现状与减排要求,测算了该行业"十二五"期间污染治理设施与运行投资规模,分析了环保产业对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治理任务的支撑能力,以及未来几年环保产业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发展的重点;提出了促进电力行业环保投资与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强化电厂污染治理综合电价、加大电力行业环保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电力行业环保产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0.
抗生素最小抑制浓度法(MICs)评估环境大肠杆菌抗生素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抗生素的滥用列为21世纪最大的挑战之一,全球范围内抗生素抗药性的散播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如何检测环境中的细菌抗药性,并有效评估抗药性感染的风险,是环境微生物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改进的培养基微量稀释(broth micro-dilution)法,确定了2个地区(中国成都和美国夏威夷)不同环境来源(天然水系和市政污水)的大肠杆菌的抗生素最小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计算所得的MIC分位数(MIC50和MIC90)、菌体抗性百分比及多抗药性指数(multiple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dexes,MARIs)显示两地不同环境区划的抗生素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天然水系(成都锦江)中的抗生素抗性是随时间可变的,与当地的降雨事件相关。环境菌株的抗药性模式通过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测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进行分析。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筛查显示出抗性基因与抗性表型之间的正相关性。结合现有的两地抗生素的使用数据讨论了两地环境抗生素抗性与当地人类活动及抗生素的使用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采集环境菌株抗生素MIC数据的实验及数据分析方法实现了环境抗药性的跨时空对比,为规范抗生素的区域性使用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