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71.
关于获得ISO认证的利弊在学术界、商界和咨询界一直存有争议,ISO对组织或雇员个人绩效的影响主要依赖于当时的环境,对ISO影响进行客观评估很困难。本文重点在于分析人们所感知到的ISO的影响.包括对组织的以及对雇员个人的影响。因为大家共知的一句名言——“事实是事实,感知也是事实”,因此我们说。去理解人们所感知到的东西仍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人们的感知并不恰当,那可能是沟通方面出了问题,相应的策略就应当去纠正雇员的误解。本文讨论了运用Q方法去揭示人们关于ISO认证对组织和雇员个人行为绩效影响的感知。  相似文献   
72.
基于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14个环境国控站点的O3历史资料与气象要素,研究O3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结合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的垂直臭氧探测资料,分析近地层O3廓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发生高浓度O3污染的关键气象要素为24~36℃的大气温度和36%~77%的相对湿度,24℃以上的大气温度与77%以下的相对湿度可作为启动预警O3污染的气象指标.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监测结果显示,无论O3超标天与清洁天,在垂直方向上其浓度随高度先升后降,在600~800m范围出现峰值;O3污染时段,在中午到午后低空形成持续向下的O3输送带,这种低空O3与地表O3的叠加机制加重地表O3污染程度,导致地表O3超标与低空高浓度相伴出现;其廓线日变化规律表现出800m以下浓度在夜间和凌晨梯度不显著,日出后近地层O3随时间快速增加,中午和午后持续高值,傍晚随时间逐渐下降的特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10,500,1000m高度层的气流后向轨迹聚类有相似性,500m处沿闽浙海岸线的轨迹簇对应O3较10m处来自海上的轨迹簇高,这与500m处前体物输送堆积和紫外线辐射增强有关.污染过程近地层气流来向紧贴地面,但中高层有明显下沉气流使得O3前体物在500m附近堆积,是造成2个典型污染过程中垂直方向上O3高值出现在500m左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3.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保监管职责由原国家海洋局划转至生态环境部,建立海上排污许可制度,加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程事中事后监管势在必行。目前,海上排污许可制度处于研究阶段,本文通过调研、文献研究、系统分析等方式,分析了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特征、英国排污许可制度的经验,以及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从实施污染物排放"一证式"综合管理、分步骤推进、合理确定发证单元、科学确定许可排放量四方面提出针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程实施排污许可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
通过运行双室的异养-硫自养联合反应器(下部为异养区、上部为自养区),去除高浓度高氯酸盐(ClO_4~-)废水.考察不同进水碳氯比(C/Cl)和ClO_4~-浓度条件下,ClO_4~-的降解特性及出水硫酸盐(SO_4~(2-))浓度.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进水C/Cl比由2~1,反应器在36 d快速成功启动;进水ClO_4~-浓度由250 mg·L~(-1)提升至400 mg·L~(-1)时,微生物对高浓度ClO_4~-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ClO_4~-的去除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通过调整C/Cl比至1.2,可减少自养区ClO_4~-负荷,使出水SO_4~(2-)浓度降至250 mg·L~(-1)以下.此外,本研究证实了细菌分泌的溶解性有机物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是造成自养区出水TOC升高的原因.由于采用异养-硫自养联合工艺,控制碳源的投加,从而减少了异养区污泥的产量;同时,异养区产生碱度可以平衡自养区产生的酸度,减少了自养过程中碱度的投加;异养区产生碳酸盐也可以作为自养区的碳源,实现了异养区和自养区功能上的"互补".  相似文献   
75.
中温碱解预处理促进剩余污泥厌氧产甲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4 mol/L NaO H碱液在中温下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6 h,对比原剩余污泥和中温碱解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能力,分析了中温碱解及厌氧消化过程中剩余污泥胞内物质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碱解预处理有效促进了有机物、氨氮的释放,对磷酸盐释放促进作用不明显。原剩余污泥的沼气转化效率为387.5 L/kg(以VS计,下同),中温碱解处理组的沼气转化效率为402.5 L/kg;中温碱解处理组沼气转化效率比原剩余污泥组高3.87%;中温碱解预处理提高了污泥减量化程度及甲烷产量。改进的Gompertz模型结果表明:碱解处理后剩余污泥最大甲烷产量为1 480.7 mL,最大产甲烷速率为77.8 mL/d,细菌产甲烷的延迟时间为3.38 d。  相似文献   
76.
采用水体解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识别—驱动关系分析的研究思路,基于Landsat影像提取粤港澳大湾区长序列地表水体动态,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应用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辨析地表水体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的经济社会驱动要素.结果表明:近30a大湾区城市地表水体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非线性特征,且取决于水体与耕地、不透水面之间的转化特征,1990~2000年地表水体面积增长了1323.14km2,2000年以后呈波动下降;粤港澳大湾区地表水面率与单位面积GDP的EKC总体呈快速上升—快速下降—平缓回升的N型特征,体现出人为覆被对水体挤占与生态修复/水库扩容工程对水体的扩张;DARDL-UECM模型明确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R2>0.7, P<0.000)和各因子的贡献率,无论短期波动阶段还是长期均衡阶段,不透水面、林地和耕地面积比重均为城市地表水体的主要驱动要素,三者累计贡献率均值为0.96和0.93.  相似文献   
77.
以水污染灾害为研究对象,从水污染驱动力、污染状态、人类响应3个方面构建水污染灾害综合防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可拓评价模型,使用熵权法确定权重,计算出环太湖地区的综合关联度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环太湖地区水污染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总体上在不断提升,综合防治能力最好的为无锡,其次为常州、苏州和湖州,嘉兴最差,但湖州综合防治能力有下降的趋势,水污染灾害风险加大;环太湖地区都存在人口密度高、水产养殖规模大和酸雨发生率高等问题,水污染灾害防治压力重;在社会环境宜居、经济发达和控源治污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相关项目资金的投入、强化监管和预警能力,才能从本质上提升水污染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78.
铁系物还原与稳定化是修复铬(Cr)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采用硫化亚铁(FeS)、硫酸亚铁(FeSO4)、四氧化三铁(Fe3O4)和纳米零价铁(nZVI)4种铁系物对Cr(Ⅵ)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优化修复条件,并进一步联用3种稳定剂(石英砂、高岭土和石灰石)对Cr(Ⅵ)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4种铁系物对土壤Cr(Ⅵ)的还原效果为FeSO4>nZVI>Fe3O4>FeS,3种稳定剂对土壤总Cr和Cr(Ⅵ)的稳定化效果为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砂。其中,nZVI-石英砂和nZVI-高岭土联用对土壤Cr(Ⅵ)的还原率超过99%,修复后,土壤中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Cr含量减少,残渣态Cr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用于净化铅锌冶炼厂分银炉含酸碱烟气的脉冲布袋除尘器的控制。从烟气温度控制、脉冲布袋除尘器清灰控制两个方面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0.
对1 880 m3高炉出铁场除尘系统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制约原有系统除尘效果的原因,并利用技术改造,提高系统风量和除尘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岗位粉尘浓度,改善了现场周围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