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安全科学   8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431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751.
对80名接触二硫化碳的生产工人进行了血脂和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接触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收缩压t=4.15,P<0.01;舒张压t=2.89,P<0.01);心电图异常和高血压发生率两组相比,接触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心电图异常χ2=23.06,P<0.01;高血压χ2=18.03,P<0.01);但血脂(TC,TG,HDL-C,LDL-C)检查,两组相比,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研究显示,较长时间接触二硫化碳对心血管系统可产生影响,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电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752.
γ-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偶氮染料橙黄G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γ-Al2O3作为催化臭氧化催化剂,以偶氮染料橙黄G模拟废水为目标物,分析了γ-Al2O3和臭氧之间的协同作用,考察了催化剂粒径、pH、臭氧浓度等对橙黄G去除率的影响规律;通过添加叔丁醇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初步探讨了催化臭氧化处理橙黄G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与单一臭氧降解和单一γ-Al2O3吸附体系相比,O3/γ-Al2O3体系能显著提高色度及COD去除率,体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1000 mg/L的橙黄G模拟废水经120 min反应其色度去除率可达99.9%,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6.1%;投加羟基抑制剂叔丁醇,分析得出γ-Al2O3催化臭氧降解橙黄G是臭氧直接作用和羟基自由基共同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753.
将采用沙壤土培育的苦草幼苗(Vallisneria natans)放置于60-170 cm的水深范围内,每10 cm一个处理,使用光照计测定不同水深的光照强度并用 Skalar 水质流动分析仪测定试验水体的理化指标,观测苦草在不同的水深梯度下形态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研究水深梯度对沉水植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及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30 d后,在60-130 cm的水深范围内,苦草株高随水深的增加而增高,在130-170 cm的水深范围内,随水深增加而降低,130 cm处苦草的平均高度最大,达67.9 cm;试验60 d,苦草的叶片长度、宽度、面积都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小,且在150-170 cm水深范围内叶片长度明显变小,苦草的生长速率随水深的增加显著下降;(2)不同试验组苦草的叶片长度、宽度、面积以及生长速率与水深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而叶绿素含量与水深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叶片面积在140-150 cm水深范围内减小最明显,且在140-160 cm水深范围内苦草各叶绿素指标较高,尤其是chl a+b在水深160 cm处高达1.876 mg·g^-1;(3)苦草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光强降低)而升高,其变化幅度为0.369-1.876 mg·g^-1,其中叶片叶绿素a随着水深的增加呈波动递增的趋势,且在水深80 cm处较低(0.268 mg·g^-1),而叶绿素b在60-170 cm水深范围内总体较平稳,在水深160 cm处达到最高(0.505 mg·g^-1),chl a/b变化幅度较小,仅在2.49-2.84 mg·g^-1之间;(4)试验60 d后,各试验组总生物量的较大值主要集中在100-140 cm水深范围内,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平均占全株生物量的89.5%,地下部分生物量只占10.5%,生物量的分配随水深梯度变化不明显。说明水深梯度的变化对苦草的叶片生长及叶绿素含量有影响,但对生物量的分配作用不明显。研究表明在100-140 cm的水深范围内?  相似文献   
754.
为研究湘中某工矿区土壤及作物砷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采集稻田和菜园土壤及对应的糙米和蔬菜样品,测定其砷含量,评价土壤和作物砷污染特征与人类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66个稻田土壤样品中,砷含量均值为91.91 mg·kg-1;18个菜园土壤样品中,均值为69.06 mg·kg-1.对应的66个糙米样品中,砷(以无机砷计)均值为0.45 mg·kg-1;61个叶菜类蔬菜样品中,砷含量均值为4.89 mg·kg-1,8个根茎类蔬菜样品中,砷含量均值为1.03 mg·kg-1.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样品中砷轻、中、重度污染的比例分别为36.36%、15.15%、28.79%;菜园土壤为:45.45%、39.39%、15.15%;糙米为:38.89%、22.22%、33.33%.蔬菜为:8.70%、18.83%、66.67%.人类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糙米、叶菜类蔬菜和根茎类蔬菜的日均暴露剂量(ADD)分别为:8.57×10-4、5.43×10-4、0.28×10-4mg·kg-1·d-1,其中糙米和叶菜类蔬菜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成人砷允许摄入量3×10-4mg·kg-1·d-1.糙米的危险度(HQ)为2.86,叶菜类蔬菜为1.81,根茎类蔬菜为0.09.该工矿区土壤、水稻和蔬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砷污染,对人体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755.
正去除视频中的雾气,改善图像质量是提升户外视频监控系统价值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通过以雾图像的物理模型为基础建立与图像增晰技术的关系对去雾技术进行分析,综合近年来提出的图像去雾方法的基本原理,说明一些典型的去雾方法是如何呈现视觉上的去雾效果的。  相似文献   
756.
湘中某冶炼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野外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湘中某冶炼区稻田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Cd、Zn及Pb含量,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程度与潜在生态风险.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00%的土壤样点Cd处于重度污染;有96.0%的样点Zn处于重度污染,有99.5%的样点Pb处于重度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d>Pb>Z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样点Zn处于轻度生态风险;Pb每个生态风险级别的样点都有,其中处于强生态风险样点居多;100%的样点Cd处于极强生态风险水平.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表明,11.0%样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达到很强水平,89.0%样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极强水平.上述各项指标综合表明,湘中某冶炼区农田土壤受到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75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内标法测定土壤中11种酞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土壤中11种酞酸酯(PAEs)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内标分析方法,通过优化色谱柱升温程序和载气流量后,11种酞酸酯在18 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同时以连续7次进样后计算PAEs峰面积响应值和峰面积变异系数为衡量指标,并逐个优化GC-MS的进样口温度、GC与MS的接口温度、进样方式和进样体积等GC-MS仪器操作参数,确定了GC-MS分析PAEs的最优条件为进样口温度250℃,接口温度280℃,载气流速1.2 mL.min-1,进样体积1.0μL,非脉冲进样方式.该分析条件下PAEs各组分的检出限(S/N=3)为0.37—1.97μg.L-1.该分析方法用于土壤样品中酞酸酯含量分析,并用苯甲酸苄酯(BenzylBenzoate)作为内标物,用内标法对11种肽酸酯进行定量,方法检出限0.01—0.07 mg.kg-1,土壤加标回收率基本在93.0%—115.0%范围内,结果可行.  相似文献   
758.
浅谈钢铁工业的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概念高度一致,两者相辅相成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钢铁工业对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钢铁工业实施清洁生产。钢铁工业实施清洁生产要从节约资源和能源、改进工艺和设备、加强管理、必要的末端治理等方面进行。清洁生产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59.
考察了腐殖酸-活性炭吸附技术对水中As(Ⅲ)和As(Ⅴ)的去除效果,采用微波辐照对吸附了As(Ⅲ)和As(Ⅴ)的活性炭进行再生.用5 g活性炭分别处理100 mL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As(Ⅲ)溶液和质量浓度为50 mg/L的As(Ⅴ)溶液,经微波辐照再生后的活性炭重复使用4次时,As(Ⅲ)和As(Ⅴ)的吸附量仍分别高达1.22 mg/g和0.38 mg/g.在腐殖酸加入量为0.17 mg/L的条件下,可分别将活性炭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量提高10.75%和4.35%.毒性浸出程序评价结果表明,As(Ⅲ)和As(Ⅴ)在活性炭上的固定率在微波辐照后提高了14.6%~32.4%,腐殖酸存在时提高了6.9%~23.3%.  相似文献   
760.
以废旧铝箔为原料,采用化学镀铜的方式制备了铜铝双金属材料(Cu@Al0)并应用于硝基苯废水的还原降解。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镀铜率、初始pH、Cu@Al0投加量、硝基苯初始浓度对硝基苯降解效果的影响,最后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气相色谱(GC)进一步揭示了Cu@Al0对硝基苯的还原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金属铜可成功负载在铝箔表面,当铜负载率为3.43%,初始pH=3,Cu@Al0投加量为0.50 g,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硝基苯的降解率可达88.4%,且Cu@Al0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Cu@Al0对硝基苯的降解是从亚硝基苯到羟基苯胺再到苯胺的逐步还原过程,初始pH过高会影响中间产物亚硝苯进一步还原成最终产物苯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