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比较了多种涂层金属和基体改进剂对测定水中铍的影响,建立了涂镧石墨管结合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测定水中痕量铍的方法。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37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7.4%,回收率为98%~106%。   相似文献   
2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痕量铍的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全国六个实验室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铍进行方法验证。分析了统一标准样品、环境地面水和实验废水。以协作试验所得数据评价本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3.
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对不同类型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的方法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及目前国内外仪器型号等进行了叙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24.
水质监测中存在的若干技术问题 (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国“持证上岗”、“计量认证”、实验室现场考核和《亚洲地区实验室精度管理手册》编制过程及“监测质量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我国部分环境监测站在水质监测的实际操作、试样前处理、监测分析方法选择及数据分析等方面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立我国质量保证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水中石油类分析方法的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国内外水中石油类分析方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现行国家标准方法规定的红外分光光度法的优点以及非分散红外光度法的不足,为提高我国水和废水中石油类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建议尽快推广使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对于现行方法使用的四氯化碳萃取剂在2010年被禁用的问题,提出了以四氯乙烯代替四氯化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监测技术路线及要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中国污染物宏观控制目标出发,阐述了中国实施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监测的技术路线、监测项目以及相关技术要求。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监测分析方法的应用、采样及测流等有关技术问题,提出了见解。以1998年污染源调查统计资料为例,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监测方案及有关监测质量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27.
浅谈TOC与CODCr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TOC和CODCr的含义,比较了TOC与CODCr测定方法、使用仪器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缺点,并从理论上和实际水样测定中论述了TOC和CODCr的相关性。对于不同的废水,TOC 与CODCr的相关性不一样,必须先实验求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危害大,要求应急监测工作快速、及时和准确,要尽快找到污染发生源.说清污染物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迁移和变化趋势,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现场应急措施的效果等,便于相关人员进一步优化处理措施和试验方案.文章叙述了常见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方法,并讨论了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9.
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污染防治4个转变,分析了目前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入河排污口总量监测、省界断面测定、网络管理和污染监督与监测站定位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30.
矿物法治理重金属污染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水体及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分析了现行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等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矿物法治理重金属污染的优点和缺点,由于环境矿物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循环使用等特点,使矿物法治理重金属污染具有经济、简便、有效且不出现二次污染等优点,必将成为今后污染治理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