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1篇
  免费   819篇
  国内免费   1497篇
安全科学   782篇
废物处理   130篇
环保管理   451篇
综合类   3636篇
基础理论   63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99篇
评价与监测   218篇
社会与环境   343篇
灾害及防治   27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针对石油污染土壤中VOCs含量的应急监测,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适用于土壤中甲苯、乙苯、二甲苯、三氯苯等13种苯系物的快速定量检测,通过对某废弃炼油厂土壤样品测定,该方法在快速定性的同时,定量测定5~20411μg/kg土壤样品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2.
热防护性能(Thermal protective performance—TPP)是阻燃型服装或织物隔热防护性能重要指标。本文在已研制的一种模拟人体皮肤及体形的高温"圆筒仪"上进行了改进,并用其测试阻燃服装织物的热防护性能。用膜电偶测量模拟皮肤器表面温升率,并结合烧伤积分模型的评价方法来计算达到二级烧伤的防热时间。与其它一维平面测试装置相比,本装置可较为准确评估实际服装热收缩特征对服装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以滨海新区卫星影像和规划图为基础资料,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法和网络结构分析法对滨海新区的生态网络现状、总体规划及战略规划进行评价.在考虑不同生态用地斑块间的距离和景观阻力的基础上,运用重力模型对不同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滨海新区2008年生态网络现状景观破碎化严重且连通性差;总体规划侧重于斑块间的廊道连接,景观连通性高,但大尺度斑块比例小;战略规划侧重于大尺度斑块的构建,但连通性较差.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构建滨海新区科学合理的生态网络建议,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4.
研究基于风险指数RI的选址评价方法,确定评价方法的框架和程序,并将该评价方法用于某拟建LNG储备库的选址.结果表明,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在拟建LNG储备库可能发生的事故中的后果最严重.以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的计算结果为依据,在GIS中对LNG储备库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直观显示的事故影响区域和影响对象.计算拟建LNG储备库的选址风险并与可接受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选址的合理性且适当调整周边布局.研究表明,基于风险指数RI的选址评价方法对合理确定重大工程选址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5.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度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度量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对于人员、环境和财产等方面的危害,在已有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度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铁路运输的特点,以传统的双指标(概率和后果)技术风险度量模型为框架,构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路径风险度量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运输中断和环境破坏多方面后果,通过有效度量运输风险,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组织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Some major toxic gas release accidents demonstrate the urgent need of a systematic risk analysis method for individuals exposed to toxic gases. A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dose–response model combined approach has been propos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cute toxic gas exposure threats. This method contains four steps: firstly, set up a CFD model and monitor points; secondly, solve CFD equations and predict the real-time concentration field of toxic gas releases and dispersions; thirdly, calculate the toxic dose according to gas concentration and exposure time; lastly, estimate expected fatalities using dose–response model. A case study of hydrogen sulfide releases from a gas gathering st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a three dimension FLUENT model. Acute exposure fatalities have been evaluated firstly with a simplified ideal model which assumes workers stay at original exposure location without moving. Then a comparison has been made with a more realistic model which assumes workers start evacuating according to a prearranged course as soon as hydrogen sulfide detection system alarms. These two models represent the worst and best emergency response effects, respectively,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FD and dose–response combined approach is a good way for estimating fatalities of individuals exposed to accidental toxic gas releases.  相似文献   
997.
基于金相分析技术的煤矿火灾事故调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矿井火灾现场特性的分析,根据金属材料的特点,提出利用金相鉴定技术进行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的新方法,试验测定得出高温作用下40号钢和铸铁的金相组织和硬度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40号钢冷却后具有不同的金相组织,其硬度随受热温度的升高迅速下降;在相同加热温度不同受热时间条件下,40号钢的金相组织与硬度变化不明显。铸铁的硬度随加热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金相组织也有较明显的区别。根据矿井火灾后降温较为缓慢的特点,提出灰口铸铁与白口铸铁相互转变的方向性。因此,矿井火灾事故调查可以对受到火灾破坏的金属构件的金相组织的观察和硬度测定,来"反推"出该部位在火灾时曾受过的最高温度以及持续时间,从而可推断火灾的蔓延情况,为认定起火原因和起火位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8.
风险感知理论模型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目的在于通过文献凝练,明确风险感知在现代风险评估体系中的重要性,分析风险感知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定量化分析等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心理测量范式和社会认知模型等经典理论方法的研究,梳理总结出适用于风险感知研究的理论模型;同时,对风险感知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化测量并对文化理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情绪因子使得63%的人产生面对风险时的态度波动。其中,愤怒和恐惧是体现最为明显的情绪类型。风险目标因子则直接影响人们对风险等级的判断。文化理论等方法表明,面对风险人们因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不同行为选择并形成4种不同类别的人群。最后得出,风险感知是风险中人群行为决策和风险判断过程的基础,其中情绪因子应为今后相关研究探讨重点。  相似文献   
999.
受限空间煤尘爆炸毒害气体传播伤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煤矿煤尘爆炸后毒气对人的危害,为煤矿防爆、抑爆和安全评价,以及事故应急救援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煤尘爆炸后毒气的传播伤害规律。基于质量守恒定律与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煤尘爆炸后风流作用下的毒害气体在受限空间内的数学传播模型,得到巷道内毒气传播的弥散系数,计算出沿爆炸传播方向毒气浓度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划分伤害三区并推导出相应的伤害范围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毒气传播的峰值点随风流方向移动,其峰值点浓度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000.
田超  程琳琳  邵盈钞 《环境科学》2024,45(3):1254-1264
探究城市三生空间系统的碳代谢效率有助于实现区域要素整合和空间优化.基于城市代谢视角,采用物质流分析法构建了京津冀地区三生空间碳代谢效率评估框架,并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了2000~2020年三生空间碳代谢效率的时空分布、动态变化及演进模式.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三生空间碳代谢效率呈波动增长趋势,各城市碳代谢效率空间分异明显,碳代谢效率水平整体偏低,呈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②京津冀地区碳代谢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呈增加趋势,技术进步变化和纯技术效率贡献作用不显著.超过50%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呈改善趋势,仅有38.46%的城市在碳代谢效率改善过程中存在技术进步现象,超过1/2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城市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大于1.③各城市碳代谢效率呈现不同的类型特征,按照其发展路径划为稳定式、反复式、渐进式和突变式这4种演进模式.各城市应据此采取差异化措施,合理配置三生空间资源,提高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率,以期提高城市碳代谢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