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585篇
安全科学   163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1182篇
基础理论   292篇
污染及防治   336篇
评价与监测   138篇
社会与环境   140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951.
实验研究了不同pH、温度:Mg2+投量和沉降时间下,镁盐、炉渣、镁盐+炉渣3种处理对模拟和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11~11.5、沉降30rain、30℃及Mg2+投加量为500~600mg/L的最优脱色条件下,3种处理对艳红FXC模拟废水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98.41%、98.43%和99.37%,对实际印染废水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90.18%、89.63%和93.33%,其中,镁盐+炉渣脱色效果最好,这可能与炉渣吸附和起到协同增强Mg(OH)2沉淀效果的作用有关。对水样的液相色谱初步检测分析表明,实际废水脱色处理前后染色基团峰高和种类发生了变化。该研究对盐田富镁卤水和炉渣等废物的资源化开发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2.
为了探索污泥堆肥中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的积累与转移特性,通过温室盆栽实验,分析了污泥堆肥对草坪草高羊茅、黑麦草和白三叶生物量积累的情况,研究了污泥堆肥中Zn和Cu在植物和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泥堆肥施用可以有效促进3种草坪草的积累生物量,在0~6kg/m2的污泥堆肥施用量范围内,草坪草的生物量积累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土壤中Zn和Cu的含量随污泥堆肥施加量的增加而增大,85%以上的Zn和Cu残留在土壤中。污泥堆肥中的Zn和Cu均可以被植物吸收,随着污泥堆肥施用量的增加,草坪草对Zn和Cu的吸收量增大,但当污泥堆肥施用量超过一定阈值时,草坪草吸收zn和cu不再增加,甚至减少;对于不同的草坪草,这一阈值有所不同。植物对zn和cu的吸收量只占土壤中zn和cu减少量的5%左右。根据生物富集系数(BCF)的计算结果推测,污泥堆肥的施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大于对植物体内累积zn和Cu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3.
通过对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各影响因素的筛选,优化确定了显色时间8min,稳定时间10min,最佳波长490nm下进行吸光度测定的检测方法;分析分别以葡萄糖和麦芽糖作为外加碳源时,降解菌Pseudo—monasputidaB-31的生长情况和共代谢降解典型药物苯扎贝特(BZF)的过程。结果表明,降解菌只有在外加碳源的条件下才可正常生长,而且其在葡萄糖环境中生长得更好;拟合得到的葡萄糖、麦芽糖和BZF代谢动力学结果显示,葡萄糖对BZF去除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同时从葡萄糖培养基中降解菌所提取的酶比活力要高于麦芽糖培养基,分析原因可能是葡萄糖所诱导的降解菌关键酶活力更强,而且还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点位。  相似文献   
954.
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期间季度性对无锡贡湖湾退渔还湖生态修复工程进行跟踪调查与检测,就贡湖湾湿地土壤环境退渔还湖修复工程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用以评估修复工程实施后退渔还湖区基底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退渔还湖区内基底化学性质,有机质、总氮、总磷比退渔还湖初期分别提高241.59%、98.61%和162.86%.其中,有效氮和有效磷的均值为102.31 mg/kg和15.10 mg/kg,满足土壤养分分级标准Ⅲ级标准.有关基底稳定性物理性质与退渔还湖初期相比,土壤容重减少17.84%,pH值稳定在5.8 ~6.5之间,土壤缓冲能力明显提高,修复区南部(人为种植植物)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恢复状况最好,西部(自然恢复)次之,北部(基底状况差,无植物种植)恢复状况低于前述两区.总之,贡湖退渔还湖修复区在经过17个月后,其基底的整体质量趋于良好,土壤各项养分及团聚体稳定性指标逐步达到合理水平,土壤环境已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55.
The leaching tests, including the 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 (TCLP), EDTA extraction and BCR sequential extractions before and after EDTA treatments, were performed on two specific soils to elucidate heavy metal-associated mineral fractions and general leachability. The TCLP illustrated the low leacha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from two sites. EDTA is a strong chelator and therefore had higher extraction efficiency compared to that of TCLP. The lower extraction percentages by EDTA for As and Sb were found compared to the other heavy metals derived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Sequential extractions showed that the importance of acid-extractable, organically-bound and Fe–Mn oxide fractions was identified for anthropogenic heavy metal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s and Ni while the importance of residual fraction was identified for endogenous metals. Changes in sequential fractions of heavy metals after leaching with EDTA are very complex and it is difficult to generalize on which fraction was more mobile than the others. These combined results are helpful in elucidating the association of heavy metals to soil fractions and the mo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under certa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56.
水切割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超高压往复密封。笔者对300MPa超高压往复密封设计的是,采用锥形套筒与填料问置的组合密封,即利用锥形套筒的弹性变形在柱塞与套筒之间产生难以加工的间隙,造成很大的压降P,然后再利用填料密封。填料采用填充PTFE和铅箔。静密封也采用金属斜面密封。密封参数──压力:300MPa,流量:2L/min,介质:清水加3—5%乳化液,喷嘴直径:0.25mm。  相似文献   
957.
厌氧条件下硝基苯降解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在厌氧条件下硝基苯降解成低级产物甲烷等的可行性,对几种降解途径进行了热力学计算,通过计算和实验,得出硝基苯在厌氧条件下可以降解为甲烷等低级产物。  相似文献   
958.
论述了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6县的林业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保护为主,综合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959.
松茸群生物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论述了国产松茸群的分类地位、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其在松、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资源现状及其日趋减少的原因分析。重点讨论了松、栎类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及人类活动对松茸群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是影响松茸群生长繁衍生存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概括有二:①森林大面积的无度连续砍伐,导致生态系统环境的恶化,地下菌丝明显减少;②掠夺性的采集方法使有序的地下菌丝及其正常分化与发育受到严重干扰。建议建立特种自然保护区,将松茸类增写到《中国植物红皮书》中;采取实施人工接种于林地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中地下菌丝蕴藏量和补充菌丝不足、促进发育与分化以增加自然生物量,林木砍伐采用间伐与菌根育苗造林相接合以及科学的采集方法等是合理永续利用和有效保护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60.
根据叠置在华夏和扬子陆块的中生代岩浆岩的时代、岩石系列和岩石组合以及Sr、Nd同位素特征,分析中生代岩浆作用特提斯陆内俯冲和碰撞—古太平洋俯冲走滑的动力学背景。在230-150Ma间,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是华北与扬子陆块的水平碰撞缩短,华夏西南部是离散陆块的陆内俯冲,其结果在华夏陆块形成大规模高Isr低εNd(t)的S型花岗岩。145-90Ma间,在特提斯构造域深部构造效应的基础上叠加了古太平洋的俯冲走滑,结果在中下扬子区形成高钾富碱钙碱性系列和橄榄安粗岩系列火山一侵入杂岩,在华夏陆块形成高钾钙碱性系列和双峰式火山—侵入杂岩。两陆块内A型花岗岩类的形成(<92Ma),标志中生代陆内造山岩浆作用的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