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88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303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81.
为提高细水雾对氨气的洗消效率,研究了两种复合型酸性添加剂MZ—1和MZ-2对细水雾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洗消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计和自适应相位多普勒速度计系统(LDV/APV)测量了含有MZ添加剂的细水雾和纯细水雾的雾滴粒径及速度的变化。通过小尺度模拟实验比较了含添加剂的细水雾和纯细水雾洗消氨气的效能高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洗消剂中各成分之间的物理化学耦合作用提高了细水雾的洗消效率:表面活性剂组分降低了溶液的表面张力,减小了雾滴粒径,增大了细水雾与氨气的接触面积,而酸性电解质组分则可以与氨气发生化学反应,增强洗消剂的化学洗消作用。  相似文献   
882.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construct a three series barrier system to tre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richloroethylene (TCE; 500 mg/L) in synthetic groundwater. The system consisted of three reactive barriers using iron fillings as an iron-based barrier in the first column, sugarcane bagasse mixed with anaerobic sludge as an anaerobic barrier in the second column, and a biofilm coated on oxygen carbon inducer releasing material as an aerobic barrier in the third colum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xtent of removal of TCE and its metabolites in the aquifer down gradient of the barrier system, a fourth column filled with sand was applied. Residence time of the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by a bromide tracer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sidence time in the column system of the control set and experimental set were 23.62 and 29.99 days, respectively. The e ciency of the three series barrier system in removing TCE was approximately 84% in which the removal e ciency of TCE by the iron filling barrier, anaerobic barrier and aerobic barrier were 42%, 16% and 25%, respectively. cis-Dichloroethylene (cis-DCE), vinyl chloride (VC), ethylene and chloride ions were observed as metabolites following TCE degradation. The presence of chloride ions in the e uent from the column system indicated the degradation of TCE. However, cis-DCE and VC were not fully degraded by the proposed barrier system which suggested that anoth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after the barrier treatment such as air sparging and adsorption by activated carbon should be conducted.  相似文献   
883.
通过对桉树速生林基地的生态调查及监测,分析得出以前我国桉树速生林普遍存在地力衰退的问题,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及目前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已经得到根本性的逆转的主要原因。速生林基地种植的桉树林林下植被与林缘、林外植被没有显著不同,特别是与桉树林地块相近的稀疏马尾松林林下植被以及荒坡植被相比,无论从植被覆盖度、植物种类、高度等看都呈现出增高、增多的趋势,而广东雨量丰富,桉树能同绝大部分林下植物共生。  相似文献   
884.
在对储罐排气达标治理时,首先需要采用源头减排措施,减少储罐排气量。在此基础上,核算储罐排气量、吸气量及安全承压等,设计合理的储罐氮气保护系统、储罐排气集中收集系统、罐区排气压力控制系统,实现储罐排气密闭收集和罐区安全稳定运行。某炼油厂储运部21台储罐在正常工况时其大呼吸和小呼吸最大吸气量为876m3/h;但当遇暴雨时,罐区瞬时最大吸气量为2760m3/h,以0.6MPa氮气为补氮源,补氮总管管径需设计为DN100;该罐区最大排气量876m3/h,为了满足储罐排气安全输送,排气收集总管管径需设计为DN200。以混合二甲苯储罐为例,核算了储罐的承压压力、呼吸阀工作压力等,设置储罐排气操作压力范围为600~1200Pa、补氮操作压力范围为200~500Pa。  相似文献   
885.
农田杂草是阻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明确农田杂草丰富度分布格局对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农田杂草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种分布模型探讨基于县域尺度的农田杂草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未来(2050s)的变化,利用逐步回归筛选影响物种丰富度的环境因子,基于传统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环境因子对农田杂草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并对两种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农田主要杂草有51科284种,其中59种单子叶杂草、222种双子叶杂草、135种一年生杂草和149种多年生杂草.青藏高原农田杂草物种丰富度呈由西向东递增的变化规律,物种丰富度中心(丰富度值为167-194)主要集中在一江两河、河湟谷地和川西北等地区;(2)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2050s)青藏高原农田杂草物种丰富度整体呈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增加的趋势,其中SSP1-2.6情境下最多增加43种,SSP5-8.5情境下最多增加49种;(3)GWR模型优于OLS,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农田杂草物种丰富度的主要驱动因子是最冷季平均温、太阳辐射和最干月降水量,上述变量对杂草丰富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中最冷季平均温由南向北逐渐从负向影响转变为正向影响.太阳辐射整体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等地区对农田杂草丰富度起正向的影响,在藏东南、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等地区起负向的影响.最干月降水量对整个研究区域起负向影响,并表现出影响力由南向北逐步递增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农田杂草物种丰富度调查不足,实际观测到的丰富度值明显低于当前气候下潜在的丰富度值,存在低估现象.当前气候背景下的农田杂草物种丰富度中心分布地区在未来仍是重点监管对象,且未来青藏高原部分地区作物可能面临新的杂草入侵风险.建议未来研究应注重于青藏高原粮食主产区农田杂草群落结构和功能调查、杂草和作物种间关系、耕地尺度上丰富度驱动因子分析等方面,为区域杂草管理和防治提供充分科学依据.(图6表2参53)  相似文献   
886.
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 - Poor interfacial compatibility between wheat straw and polylactic acid (PLA) remains a problem that directly affect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wheat...  相似文献   
887.
木质素磺酸盐对尿素氮转化与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室内培养与小区蔬菜试验,研究了添加木质素磺酸盐对土壤中尿素氮转化的影响以及对蔬菜硝酸盐污染的控制机理结果表明,经过69h土壤培养,与对照比较,木质素磺酸盐对土壤中尿素水解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土壤中残留尿素态氮含量高于脲酶抑制剂氢醌处理.木质素磺酸盐不仅能降低小区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而且还可提高维生素C含量,并能提高蔬菜植株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加速N的同化,收获后土壤中脲酶活性较低,NH4+-N仍较高,说明木质素对土壤氮素转化有较好的稳定作用与保肥效果因此,木质素磺酸盐可作为化肥氮素转化抑制剂在控释肥料中应用.  相似文献   
888.
中国火灾科学的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对我国火灾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火灾科学的兴起、我国火灾科学的发展以及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 ,并对我国火灾科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9.
以广州南方房产大厦深基坑支护结构为例,介绍了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指导思想和监测。文中介绍的方法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0.
浅海沉积物和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连续种枪桉树后,有些桉树品种出现的枝梢弯曲生理病与缺乏微量元素有关,施用微肥能防止枝梢弯曲生理病的发生,或对枝梢弯曲生理病有抑制和矫正作用,从而改善桉树中长状况,提高桉树生长量,使桉树能够持续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