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0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644篇
安全科学   311篇
废物处理   289篇
环保管理   350篇
综合类   2430篇
基础理论   781篇
污染及防治   1828篇
评价与监测   175篇
社会与环境   186篇
灾害及防治   2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用边际费用分析方法研究制定排污收费的新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排污收费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它的经济刺激作用。本文分析了排污收费的经济学原理,提出了制定排污收费标准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边际费用分析法,定量地描述和分析了排污收费与其经济刺激作用的关系,以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为例,提出应建立的排污收费标准。本文指出,有效地运用排污收费来管理污水的排放,必须实行区域总量控制,制定具有有效的经济刺激作用的排污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992.
磁态厌氧流化床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厌氧流化床中投加高效脱色菌种;采用聚集—交联固定法,将脱色菌固定于活性污泥上;在反应器内投加磁粉形成稳恒弱磁场,对微生物产生正的磁生物效应来提高生化反应速率,处理人工模拟印染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3h,色度去除率90%以上CODcr去除率44%~49%。与传统生化法相比,该装置投资省,成本低,处理效果良好。启动快,耐冲击负荷,停留时间短,操作管理方便。在实际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3.
利用EROD生物测试法快速筛选二噁类化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样品采集于湖北省鸭儿湖地区。每一样品分作两份,一份用于高分辨色质联用多离子检测法测定,另一份样品的提取液经多层色谱净化后再用7-乙氧基-异吩 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力诱导法进行生物测试。PCDDs/PCDF_s和PCB_s总的TCDD毒性等价指数(TEQ_s)最高,分别为1090ng/kg和996ng/kg。说明湖中二  类化合物来源于附近化工厂有机氯生产排放的污水。同时,周围农田中发现的二  类化合物数量少得多。这些化合物可能是来自于污水灌溉或大气尘降。在本研究中,EROD生物测试法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适合于对环境样品中的二  类化合物进行快速定量筛选,而HRGC/HRMS-MID对生物测试所获得的数据作了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994.
铅锌弃渣是有色金属工业排出的大宗固体废物之一。其中有铅冶炼系统排铅烟花炉渣,锌系统排锌回转窑渣。铅锌弃渣一般含有多种超过排放标准而目前又尚无成熟工艺提取的有价值和稀贵金属元素。这些废渣的堆存直接影响自然景观,并有可能对环境如土壤、水体和作物等造成危害。因此,考察铅锌渣的有害特征,研究其水浸出行为与规律,对解决铅锌弃渣对环境污染,寻求同行业固体废物的治理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生物陶粒处理深圳水库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利用生物陶粒对深圳水库水进行了生物预处理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陶粒能有效地降低水中的NO2-N、NH3-N、OC、浊度、色度、Mn和藻类,在工作滤速为4m/h,气水比为1:1的条件下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84%、21.4%62%、47%、89%和68%,是解决水源水微污染问题有效的预单元工艺。  相似文献   
996.
南方土壤酸沉降敏感性研究Ⅲ.Si释放与缓冲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模拟酸雨淋溶过程中南方主要土壤硅释放量与缓冲机理。结果表明,土壤中存在两个缓冲体系,pH值高于3.0时,土壤以初级缓冲体系为主;pH值低于3.0,尤其是离子淋溶量高于或接近CEC值后,次级缓冲体系成为主要的质子缓冲源。淋溶液pH值的降低可加速矿物风化和Si的释放,从而促进土壤中Si的淋溶,但Si的淋溶同时受到吸附、沉淀与转化过程及土壤初始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杭州西湖底泥释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杭州西湖底泥的释磷状况,通过对钱塘江引水前后西湖水体中总磷浓度的测定,根据物质平衡原则,求得西湖底泥平均释磷速率为3.49mg/m2·d,全湖年释磷量达7.22t。此外用实验室模拟法对底泥释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值和扰动均能不同程度地对底泥释磷产生作用,其中尤以pH值的改变和扰动影响较大;结果还显示,微生物在底泥释磷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Ferric citrate-induced photodegradation of dyes in aqueous solu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ng Nansheng  Wu Feng  Luo Fan  Xiao Mei 《Chemosphere》1998,36(15):3101-3112
The photooxidation of dye solutions containing Fe(III)-citrate complexes was studied. The photodegradation under near-UV light of the five dyes, C. I. reactive red 2, C. I. reactive blue 4, C. I. reactive black 8, C. I. basic red 13 and C. I. basic yellow 2, in aqueous solutions at pH2.0 containing Fe(III)-citrate complexes was found to follow pseudo-first order kinetics. The photodegradation rates of the dye, C. I. reactive red 2,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initial dye concentration in range of 20 – 60 mg/L . A comparatively higher photo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the dye was g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2.0 and the Fe(III) to citrate ratio 1:2.  相似文献   
999.
南方某市水源水、自来水的致突变活性现状与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mes试验方法评价现有水处理工艺与模拟水厂水处理工艺对水的致突变活性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水源水的致突变活性呈阳性,T(传统处理)工艺出水致突变活性进一步增强;BT(B为生物处理)工艺能使致突变活性降低,但仍为阳性;BTC(C为活性炭)、OBTC(O代表臭氧)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和控制水中的致突物,使水的致突变活性转变为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00.
Marine bacterial communit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hypoxia zone in coastal oceans. Yet, their dynamics in the seasonal hypoxia zone of the Bohai Sea(BHS) are barely studied. Here, the 16S r RNA gene-based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dynamics of their divers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s well as driving factors during the gradual deoxygenation process in the BHS. Our results evinced that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was dominated by Proteobacteria, followed 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