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76篇 |
免费 | 477篇 |
国内免费 | 121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34篇 |
废物处理 | 82篇 |
环保管理 | 302篇 |
综合类 | 2721篇 |
基础理论 | 639篇 |
污染及防治 | 481篇 |
评价与监测 | 196篇 |
社会与环境 | 289篇 |
灾害及防治 | 1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208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255篇 |
2019年 | 186篇 |
2018年 | 196篇 |
2017年 | 198篇 |
2016年 | 188篇 |
2015年 | 245篇 |
2014年 | 219篇 |
2013年 | 257篇 |
2012年 | 284篇 |
2011年 | 343篇 |
2010年 | 291篇 |
2009年 | 301篇 |
2008年 | 293篇 |
2007年 | 312篇 |
2006年 | 296篇 |
2005年 | 237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120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究改良剂赤泥(富铁铝的工业废弃物)与鱼粪(富氮磷的有机质)作为改良剂结合2种典型先锋速生植物(巨菌草和黑麦草)对汞铊矿废弃物中典型重金属(Hg、As、Sb、Tl等)淋溶释放的原位控制效果,通过150 d淋滤实验,考察了单一改良剂、混合改良剂及改良剂联合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和淋滤液理化特征、重金属淋溶释放规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鱼粪和赤泥结合植物种植能显著抑制汞铊矿废弃物中As、Tl和Sb的释放,同时显著促进废弃物中Hg的溶出(P<0.05)。随着淋溶时间的延长,5个批次淋滤液中As、Tl和Sb的质量浓度分别降至对照组的21.28%~56.56%、33.21%~63.15%、32.23%~56.62%。经处理后汞铊矿废弃物中养分有所提高,相较于对照组,各处理组废弃物pH由3.87升至5.56~6.78,速效钾(AK)含量是对照组的5.60~8.75倍,有机质(OM)由对照组的0.64 g·kg−1增至2.50~3.14 g·kg−1。同时,改良剂与植物联合修复改善了汞铊矿废弃物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其中以黑麦草组的细菌群落丰富度最高。综合考虑重金属淋溶释放控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选择鱼粪和赤泥混合改良并种植巨菌草对汞铊矿废弃物的修复效果最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汞铊矿废弃物中重金属释放的原位控制与无土快速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2.
南方部分城镇污水浓度偏低,而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能较好地处理低浓度污水,处理性能与微生物群落特征密切相关,但鲜有研究涉及其沿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本研究选取广东省某CASS城镇污水厂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其沿程污染物去除特征和微生物变化,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污染物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低进水浓度CASS生化池沿程耗氧有机物(以COD计)、TN、NO3−-N、TP主要在污泥选择区被吸附降解,进水1 h COD和TP值降至最低,NH4+-N主要在主反应区被氧化降解,生化池可去除污水中56.42%的耗氧有机物(以COD计)、41.71%的TN、77.78%的NH4+-N、99.59%的TP。生化池主要优势菌门有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浮霉菌门,变形菌门是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关键菌门。属水平上,进水1 h选择区Zoogloea、Aeromonas和Thauera丰度较高,主反应区Nitrospira丰度较高;进水结束选择区Nitrospira丰度较高,主反应区Terrimonas和Lactobacillus丰度较高;沉淀1 h选择区Thauera丰度提高,主反应区Nitrosomonas丰度较高,主要发生氨氧化;闲置结束选择区脱氮菌类型多丰度高,主反应区Sulfuritalea、Haliangium、Zoogloea丰度较高。沿程功能性微生物丰度变化与污染物浓度变化相对应。NO3−-N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塑造影响最显著(解释度为38.92%)。氮代谢途径表明沿程主反应区均发生全程硝化反硝化,选择区均发生短程硝化和全程反硝化,除进水1 h外,其余阶段选择区的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均比主反应区高。 相似文献
73.
Tayyab Muhammad Yang Ziqi Zhang Caifang Islam Waqar Lin Wenxiong Zhang Hu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1,28(35):48080-48096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ugarcane monoculture (SM) often leads to soil problems, like soil acidification, degradation, and soil-borne diseases, which ultimately pose a... 相似文献
74.
低浓度Pb2+、Cd2+对鲫鱼肝脏组织中 HSP70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作为实验对象,经过40 d Pb2+、Cd2+不同浓度的暴露后,运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鱼肝脏组织内应激蛋白HSP70的诱导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与对照组相比,Pb2+、Cd2+对鱼肝脏内HSP70有显著的诱导(P<0.05),但在Cd2+浓度为0.2 mg/L有停止表达HSP70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浓度过高造成了组织病理损伤而破坏了诱导表达机制.实验还发现,在实验浓度低于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时,HSP70仍然表现为明显诱导(P<0.05),充分说明运用分子生物学指标要比传统的环境检测指标敏感,具有对污染物早期预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环境风险防控与环境风险源管理是我国当前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防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实现环境风险源有序管理、科学决策,开展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监控与管理技术的研发创新。借鉴国外环境风险源管理经验,遵循环境风险源“分类、分级、分区”管理原则,研发了环境风险源分类、识别与定量分级方法,实现了典型化工园区、特大城市及全国尺度的环境风险源分级,初步提出了全国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风险企业名单。开发了环境风险源综合管理系统,以期为重点风险源监管、环境风险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6.
考察一次性降温和阶梯式降温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ASBR)脱氮性能的影响。一次性降温方式(30 ℃降至15 ℃),阶梯式降温方式(30 ℃降至25 ℃,再降至20 ℃,最后降至15 ℃)。温度30 ℃时,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为97.3%和98.5%,总氮去除速率为5.12 mg·(g·h)-1,ΔNO2--N/ΔNH4+-N为1.33,厌氧氨氧化活性(SAA)为0.139 g·(g·d)-1。一次性降温至15 ℃时,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降至47.9%和55.1%,总氮去除速率降至2.74 mg·(g·h)-1,ΔNO2--N/ΔNH4+-N升至1.51,SAA降至0.071 g·(g·d)-1。阶梯式降温至15 ℃时,NH4+-N和NO2--N的去除率降至51.6%和61.2%,总氮去除速率降至3.22 mg·(g·h)-1,ΔNO2--N/ΔNH4+-N升至1.48,SAA降为0.083 g·(g·d)-1。阶梯式降温方式脱氮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77.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磁性复合材料NiFe2O4/ZnAl-LDH,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复合材料去除水中Cr(VI)的性能,系统地研究了溶液初始pH值、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Cr(VI)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pH值为2、初始Cr(VI)浓度为50 mg·L-1、吸附剂投加量为4 g·L-1时,吸附过程在240 min内达到平衡,此时Cr(VI)的去除率为89.5%。动力学和吸附等温式的研究表明:NiFe2O4/ZnAl-LDH吸附Cr(VI)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的反应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吸附剂经4次再生后对Cr(VI)仍有83.1%的去除率,且其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快速与水溶液分离,因此NiFe2O4/ZnAl-LDH可作为去除水中Cr(VI)的良好吸附剂。 相似文献
78.
为实现氨氮的高效选择性转化,设计了一个氯自由基介导的电化学体系。该电化学体系以稳定性好、氧化能力强的掺硼金刚石(BDD)电极为阳极,以Pd-Cu修饰的泡沫镍材料(Pd-Cu/NF)为阴极,以氯化钠为电解质,对BDD电极选择性电催化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0 V电压下,体系中的Cl−原位可转化成氯自由基(Cl·),Cl·可选择性地将氨氮转化为N2和少量$ {\rm{NO}}_3^ - $ ,副产物$ {\rm{NO}}_3^ - $ 在Pd-Cu/NF阴极被高效还原为N2;分别探究了阴极材料、电场强度、电极间距、溶液pH和电解质种类对氨氮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和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了Cl·在氨氮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最优条件下,可实现40 min内100%的氨氮转化率和25 mg·L−1的N2生成量,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水体中氨氮的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Su-fen Yuan Ze-hua Liu Hai-Xian Lian Chuangtao Yang Qing Lin Hua Yin Zhi D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6,23(19):19116-19125
A simple online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coupled with th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nine estrogenic odorant alkylphenols and chlorophenols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 water samples.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HS-SPME were optimized including fiber selectio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extraction time, and salt concentr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divinylbenzene/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 (DVB/CAR/PDMS) fiber was the most appropriate one among the three selected commercial fibers, and the optimal extraction temperature, time, and salt concentration were 70 °C, 30 min, and 0.25 g/mL,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validated and showed good linearity (R 2?>?0.989), low limit of detection (LOD, 0.002–0.5 μg/L), and excellent recoveries (76–126 %) with low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0.7–12.9 %).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finally applied to two surface water samples and some of these target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All these detected compounds were below their odor thresholds, except for 2,4,6-TCAS and 2,4,6-TBAS wherein their concentrations were near their odor thresholds. However, in the two surface water samples, these detected compounds contributed to a certain amount of estrogenicity, which seemed to suggest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ssue of estrogenicity rather than to the odor problem. 相似文献
80.
采用振荡平衡法对富里酸(FA)吸附TNT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其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FA对TNT的吸附量先减少后增加,pH=7.0时吸附量最小;随着离子强度(IS)的增大,FA对TNT的吸附量逐渐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FA对TNT的吸附量逐渐减少;ΔH0=-5.62 kJ/mol、ΔG0 S0 < 0,表明FA对TNT的吸附为自发的放热反应,且吸附过程中系统的无序性降低。FA对TNT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偶极作用力以及氢键力,并且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