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33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酚类工业废水厌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厌氧间歇试验,研究了工团4种酚类有毒污染物的毒性,得到了相对产气活性随酚类有机毒物浓度变化的曲线,并根据相对活性的大小来判断毒物对厌氧消化系统的抑制程度,得出了有机毒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212.
艾志敏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63-165
概述了环保验收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任务、范围、方法等,以云南省某煤矿扩建工程为例介绍了主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13.
进行了流入施肥法可行性,流入肥肥效及替代进口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流入施肥法与人工撒施,均能使肥料在田间分布均匀,流入施肥法比人工撒施增产3.4%,流入施肥法是可行的,日本流入肥和国产复合肥流入施肥田间3-4d后,在田间分布都较均匀,水稻追施分蘖肥和穗肥时水的温度都在30℃左右,两种肥料的溶解度比较大,易配成溶液,适合作流以施用,日本流入肥和中国复合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相差不大,可用国产复合肥料替代进口肥料;吸附试验表明,施肥5d后,流入肥料和其它氮素肥料中氮素的吸附率达82.5%-89.3%,流入施肥后5d内不要排水。流入施肥法适合土地平整,田块较大,灌溉条件好,人多地少或农业人口老龄化和血吸虫疫区等平原湖区稻田。  相似文献   
214.
以污水处理厂二次污泥为主要原料,掺杂废旧Zn-C电池电极材料制备废旧Zn-C电池-活性污泥炭.同时,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响应面中心复合实验设计(RSM-CCD)对影响污泥炭吸附性能的7个操作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P-B实验结果与统计学分析表明,掺杂比、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是影响吸附性能的3个关键因素.以碘吸附值为响应目标,对3个主要因素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分析确定碘吸附模型,并得到最优操作条件为:掺杂比10%、炭化温度350℃和炭化时间20 min,此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污泥炭的碘吸附值和比表面积分别达到530.1 mg·g~(-1)和429.5 m2·g~(-1);Zeta电位和阳离子交换容量分别为~(-1)5.50 m V、30.9×10-2mmol·g~(-1),更适合吸附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215.
微电网技术具有许多优点,然而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自身的不稳定性会导致微电网的运行控制困难,特别是公共连接点处会出现电压不平衡。为了补偿此不平衡电压,提出了分层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电网运行控制分为.上下2层,由.上层控制发送控制信号,并由下层控制来实施,此控制信号与正序电压分量和负序电压分量有关;在dq旋转坐标下,依靠同步坐标系锁相环( SRF-PLL)和解耦的双同步坐标系锁相环(DDSRF-PLL)等并网同步技术将微电网同步地接入电网,并通过控制逆变器得到电压幅值。仿真结果表明:分层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微电网的控制。  相似文献   
216.
以铜藻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初湿含浸法制备了负载纳米零价铁铜藻基活性炭(NZVI/SAC),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颗粒以50~150 nm粒径的球形形态负载在铜藻基活性炭上,且NZVI/SAC表面具有一层以铁的氧化物形态存在的核壳结构.对水中Cr(Ⅵ)的去除实验表明,NZVI/SAC是一种适用于高浓度Cr(Ⅵ)废水的处理材料;NZVI/SAC去除水中Cr(Ⅵ)的机制是还原反应与吸附共同作用,p H4时NZVI/SAC对Cr(Ⅵ)的去除以还原作用为主,p H4时材料对Cr(Ⅵ)的去除主要以NZVI和SAC的吸附作用决定;当载铁量为30%、p H=2、温度为30℃时,2 g·L-1的NZVI/SAC能将100 mg·L-1Cr(Ⅵ)在10 min内快速降解,此时以还原反应为主,最终去除率达100%.  相似文献   
217.
水库生态调度模型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大规模流域开发,大量水库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较大影响,如何通过水库合理调度来减轻水库对河流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当前水库运行调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针对现行水库调度过分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致使部分大坝下游和库区发生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从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水库生态调度的概念和任务,建立了水库生态调度多目标数学模型。该模型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组成的综合利用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综合利用要求为约束条件,包括灌溉、发电、航运、旅游、河口压咸和应急用水等。该模型为具有复杂约束条件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创建了可行搜索离散微分动态规划算法(FS DDDP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218.
采取3个不同药物防疫程序对2 100羽三黄鸡进行了为期8周的育雏试验,其成活率均在96%以上,其中试验2组效果最好,成活率达98.42%,此预防程序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19.
泥石流滩地是泥石流地区地势平坦、水热条件较好的土地资源,对它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改善泥石流地区的环境状况,本文在野外调查并结合航片的基础上,分析了滩地利用现状、利用可行性并比较滩地利用与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