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68篇
安全科学   152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859篇
基础理论   160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102篇
社会与环境   62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81.
甘肃省某精细化工企业实际生产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为满足后续生化工艺需求,急需开展适宜的预处理技术研究.采用Fenton氧化工艺对该企业废水进行预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初始pH、H2O2投加量、n(H2O2):n(Fe2+)、反应时间为考察因素,CODCr去除效果为响应值,构建响应曲面模型,分析4个独立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反应过程进行表观反应动力学分析,采用紫外光谱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废水有机物结构变化,探究该反应过程机理.结果表明:①废水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 4、H2O2投加量8 mL/L、n(H2O2):n(Fe2+)12、反应时间88 min,废水CODCr去除率达30.15%;模型的实际运行结果与预测值接近,模型可靠.②Fenton氧化降解该精细化工废水中有机物途径复杂,难以通过单一的底物模型进行拟合.③Fenton氧化能有效降解废水中不饱和有机物,但出水中仍含有酰胺类、不饱和醛类和芳香类化合物.研究显示,Fenton预处理能有效降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但出水仍未达到后续生化处理要求,还需进一步优化或与其他预处理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982.
针对现代通讯与电子技术设备的发展带来的电磁辐射污染,采用电磁屏蔽功能建筑材料是解决电磁辐射危害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对一种钢丝网水泥砂浆建筑材料具有屏蔽效能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钢丝网网孔尺寸并计算其屏蔽效能,计算结果表明该钢丝网在中短波频段具有较高的屏蔽效能。将该网孔尺寸的钢丝网嵌入水泥砂浆制备出带钢丝网复合结构的水泥样板并对其屏蔽效能进行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这种钢丝网水泥样板在中短波频段内具有较好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983.
江苏镇江地区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多级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研究市域尺度上的聚落体系的分形特征,以ArcGIS9.3软件为平台,选取江苏镇江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豪斯道夫维数分析了聚落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通过计算关联维数和集聚维数,从聚落要素的空间相关性和聚落随机集聚的向心性两方面,分析了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对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的多级分形特征作了重点探讨。结果表明:镇江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在规模分布和空间结构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表现出自相似结构;镇江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存在多级分形的特征,中心村的空间集聚能力强于城市和镇;地形和聚落体系的发育程度是影响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主要原因。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分形思想进行聚落体系规划,有效地利用地理空间资源  相似文献   
984.
以镇江地区第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1〖DK〗∶10 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运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按照中心属性值法和面积最大法从现状数据粗化为30 m、100 m、500 m和1 000 m栅格和矢量数据的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机理。结果显示:最大面积值法生成数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大,特别是其它土地,在空间粒度为1 000 m时消失,中心属性值法在空间粒度转换中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小,并且是随机的;在聚落景观变化方面,研究区斑块密度、聚集度指数和斑块结合度指数降低,分维数、最大斑块指数和平均邻近距离升高,说明聚落景观斑块破碎化降低、斑块面积扩大并趋于成片成团、空间分布更为离散等特征;聚落景观格局变化表明最大面积值法突出整体分布规律,中心属性值法突出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性;基于最大面积值法的聚落景观格局的空间粒度转换响应与其斑块面积结构和空间邻接有所关联  相似文献   
985.
在中国经济和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情况下,外部压力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面临新的社会背景。基于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关注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本文以2016年沪深A股八大重污染行业的31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媒体报道与政府监管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其中,媒体类型既考虑了传统纸媒,也考虑了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政府监管方面采用2014年调整后的PITI指数对监管力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数量越大,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越丰富,但并不能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主要受媒体报道倾向性的影响,而媒体报道的数量对其影响较弱;地方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管力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随着地方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下降,导致政府监管在媒体监督企业环境信息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进程的大力推进,环境制度约束相对舆论监督,在企业信息披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6.
汉江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水源地和湖北省重要的水资源,汉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对湖北省汉江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对湖北省“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也十分重要。阐述和分析汉江流域的现状及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加强汉江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987.
本文对石林地区草地(SL1)、园地(SL2)、林地(DP)、荒地(XNC)和居民地(QST)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以及有机质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进行了剖面研究。结果显示:(1)在0~10 cm土层,SOC含量呈QST(29.25 g/kg) > SL1(21.53 g/kg) > SL2(21.18 g/kg) > XNC(9.42 g/kg) > DP(9.19 g/kg);随着剖面深度增加,SOC含量在SL2、DP、XNC和QST均呈现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在SL1呈锯齿形下降趋势。所有土壤剖面C/N值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2)有机质δ13C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在SL1、SL2和XNC均呈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在DP呈先减小后增加,并到一定深度后呈"S"形波动,而在QST表现出增加趋势。(3)所有剖面土壤δ15N呈不规则波动变化。综上所述,在石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pH、植被类型和人为扰动引起的有机质来源与分解状况的差异,是影响SOC、TN含量和δ13C、δ15N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8.
为优化紫球藻营养盐配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物量和物质积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安全环保的植物循环光合磷酸化促进剂——NaHSO3 (≤4mol/L)溶液对盐生杜氏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及蛋白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aHSO3可显著促进盐生杜氏藻生长,提高叶绿素a(Chl a)和b(Ch1 b)含量、叶绿素总量(Chl)、类胡萝卜素含量(Car)和蛋白含量;促进效应随浓度增加表现为先升后降,低浓度(< 1mol/L)效应较好,以0.50mol/L为最佳.  相似文献   
989.
以甘肃省近几年水泥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熟料产量为数据来源,依据《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和《IPCC指南》中推荐的方法,计算二氧化碳近几年的排放量。采用灰色理论法,利用灰色理论模型,借助MATLAB软件建立了GM(1,1)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相对误差均在9.0%以下,级比偏差均小于0.1,达到模型精度要求。利用模型预测甘肃省水泥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1 500万t。介绍了国内外二氧化碳的监测现状,将其监测方法归纳为原位仪器测量和采样分析两大类,同时设计了二氧化碳监测方案,提出水泥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监测方法和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990.
可持续发展观肯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地位,揭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辨证关系,强调"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观念.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环境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世界眼光谋划我国的资源与环境战略,积极推进环保领域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中国家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即生态经济,在市场经济规律下为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一定区域的企业之间通力合作,建立生态工业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