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6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1313篇
安全科学   629篇
废物处理   94篇
环保管理   367篇
综合类   2759篇
基础理论   621篇
污染及防治   474篇
评价与监测   277篇
社会与环境   294篇
灾害及防治   20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人类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地质作用所造成的灾害,其中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有地下水的参与,因而确定地质体稳定性时不能忽略地下水。无压渗流是比较复杂的非线性问题,难点在于如何求自由面, 尤其是对溢出点的求解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本文提出了求解无压渗流自由面的一种新方法,在采用等效渗透系数法搜索到自由面后,通过反复移动溢出点再次搜索自由面,最终达到准确求解自由面的目的。实例证明该方法是简单准确有效的。本方法对解决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2.
有机气溶胶的来源与形成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谢绍东  于淼  姜明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1933-1939
介绍了有机气溶胶来源与形成的研究现状,从有机气溶胶的化学组成特征、一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论述其研究进展.一次有机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烹调油烟、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工业或民用燃油锅炉释放出的有机物,还有道路扬尘、沥青、刹车尘、轮胎屑、室外香烟烟雾、以及高等植物蜡、细菌活动和草本植物等.大气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气相化学反应转化为低挥发性的物质并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其主要前体物是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以及烯烃、烷烃、环烷烃、萜烯和生物排放的非饱和氧化物.  相似文献   
53.
在应用Dynaform、Autoform等板料数值模拟软件的过程中 ,通常需要对压边力施力曲线进行各种预先的设定 ,但如何选定施力模式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在文中利用数值模拟及MATLAB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得出了压边力的最优控制曲线  相似文献   
54.
绿色贸易壁垒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即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社会化以及西方国家第三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兴起;介绍了这种新兴的技术性壁垒的基本形式,包括环境标准和法规、环境标志制度及其门槛提高、成本内在化与绿色补贴、包装的环保要求等;最后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一些特点作了客观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55.
对某化工厂高氟酸性废水经过试验后,采用二级石灰-氯化钙沉淀絮凝法处理,出水的氟浓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且系统运行稳定,工艺简便,易于施工和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56.
京津风沙源区防风固沙功能的时空变化及其区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风固沙功能是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效的关键监测指标。以往研究注重局地防风固沙功能的评估,对全区防风固沙功能的时空变化与内部差异揭示不足。基于京津风沙源区多期遥感数据,采用修正风蚀方程与GIS空间统计技术,评估分析了2000-2015年防风固沙功能的整体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京津风沙源区年均防风固沙量为28.98亿t,防风固沙能力为68.24 t/hm~2,且均随年份变化波动增加,年均增速分别为1.10%和0.71%;(2)京津风沙源区防风固沙能力呈西北高、东南低趋势,有49.06%的区域防风固沙能力高于70 t/hm~2,评估期内有54%的区域防风固沙能力明显提高;(3)浑善达克沙地亚区、典型草原亚区和荒漠草原亚区的防风固沙量累计为全区防风固沙总量的88%,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亚区和晋北山地丘陵亚区的防风固沙能力提升最显著;(4)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的防风固沙量合计占全区防风固沙量的77%,朔州市与包头市防风固沙能力较高,北京市与天津市防风固沙能力增速较高。因此,未来应重视分区施策治理与西部和北部防风固沙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57.
菊酯类农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菊酯类农药残留的酶联免疫分析(ELISA)的技术原理、关键技术环节,综述了国内外的酶联免疫测定菊酯类农药残留的研究动态,并展望了此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在非程序升温单桩色谱仪上,采用双柱温法对CO/CO2加氢反应混合物进行在线分析,设置条件为3m长的色谱柱GDX-403,柱前压和检测温度固定不变,氢气为载气,TCD为检测器,结果表明:在柱温313K,可以分析CO、CH4、CO2。在柱温368K,可以分析H2O和甲醇。通过计算反应前后2组物质浓度的变化,可以快速、准确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59.
煤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日益严重,已成为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阐述了煤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探讨了煤矿环境污染评价指标。分析了煤矿“三废”(即矿井水、瓦斯、煤矸石)的资源化问题,指出煤矿企业需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通过提高对“三废”的综合利用,逐步迭到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在解决煤矿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介绍了中国沸石的种类及其分布概况,以产自甘肃省白银市的斜发沸石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组成及分子晶格形式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经实验室检测出其化学组成及物化指标,且对沸石作为吸附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处理废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天然沸石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采用氯化钠溶液对天然沸石改性的效果比较理想,改性溶液的最佳浓度为0.9mol/L。研究沸石在沸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沸石处理各类废水的机理,并对沸石处理废水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