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包扎法的石化乙烯装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置泄露是石油炼化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源.基于动态吹扫包扎法采样和预浓缩­­-GC/MS分析方法,对我国南方某石化企业乙烯生产过程中裂解装置的压缩、分离系统及芳烃抽提装置的泄漏组件进行了VOCs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烷烃(49.7%~82.4%)含量最高,其次是烯烃(3.2%~35.7%)和芳香烃(5.5%~14.4%); 2-甲基戊烷、甲基环己烷、3-甲基己烷及2,3-二甲基丁烷在整个乙烯生产中都有重要比重.乙烯和反-2-丁烯是裂解装置的重要标志,而苯和甲苯是芳烃抽提装置的重要标志;臭氧生成潜势主要来自于烯烃,尤其是乙烯的贡献率最大,占总烯烃贡献的47.0%~73.0%.参考美国环保局推荐的Method-21,计算了轻液介质阀门的排放速率,获得其泄露排放速率与泄露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y=3×10-7x0.993(R2=0.788).  相似文献   
12.
卤代脂肪烃鱼类急性毒性QSAR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27个卤代烃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计算,提取其组成、拓扑、几何、静电和量子化学等结构参数描述符,运用启发式方法筛选最佳的结构参数,并建立黑头呆鱼急性毒性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模型方程表明卤代烃化合物导致黑头呆鱼的急性毒性可以应用KH1、IC0、EHOMO-LUMO三个参数解释,几何形状,疏水性能和反应活性是影响鱼类急性毒性的主要因素.两个模型均具有较强的模型稳定性、预测性和可信性,可用于准确预测卤代烃在鱼体内的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3.
两种褐藻对铜和镉的吸着及洗脱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运用缸式及柱式吸着方法研究了两种大型褐藻对溶液中Cu 和Cd 的吸着能力。以探索生物吸着法去除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pH 在4-0 ~5-0 之间时,海黍子和海带的吸着性能均较强:pH= 5-00 ±0-05 时,海黍子对Cu 和Cd 单独存在于水中的饱和吸着量分别是> 1-50m mol/g 干重和0-80 m mol/g 干重,对Cu 和Cd 共存于水中的饱和吸着量分别是1-24 m mol/g 干重和0-16 m mol/g 干重;相同条件下,海带对Cu 和Cd 单独存在于水中的饱和吸着量分别是> 1-10 m mol/g 干重和0-80 m mol/g 干重,对Cu 和Cd 共存于水中的饱和吸着量分别是1-24 m mol/g 干重和0-35 m mol/g干重;柱式洗脱实验表明HCl 和EDTA是两种有效的洗脱剂,二者对Cu 的洗脱回收率均接近100 % 。由此可以认为,海黍子和海带这两种大型褐藻,对于吸着废水中的重金属有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邹琼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7-19
简述了环境技术贸易措施的发展和表现形式,针对对中国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分析困难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使用2015~2018年MODIS AOD产品融合地表气象资料反演了地面细颗粒物(PM2.5)浓度,并以反演的PM2.5浓度为依据,比较了地面PM2.5观测资料的各种空间插值方法.结果表明:2015~2018年反演的PM2.5平均浓度与地基观测平均浓度的R2达0.94;干季反演效果好于湿季,珠江三角洲反演效果好于非珠江三角洲地区,原因是湿季天气系统较不稳定,非珠江三角洲地区多山脉和秸秆燃烧,导致气溶胶标高、质量消光效率等假设误差较大.使用4种插值方法对地基观测的PM2.5浓度进行插值,插值结果大致相当,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较好,站点分布不均、部分区域站点密度小影响插值效果,建议在站点稀疏地区增加地面PM2.5观测站点.  相似文献   
16.
三江源区径流退水过程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江源区1960~2009年间的月径流数据,使用数字滤波法进行基流分割并使用Depuit-Boussinesq方程进行退水系数计算,同时对径流量、基流量、退水系数分别进行Mann-Kendall趋势检验。结果显示:(1)过去50 a间黄河与澜沧江年内径流量显著减少,而长江源区径流变化趋势不明显;(2)三江源区冬季枯水期径流量主要受基流控制,基流占冬季径流的比值最高可达100%,黄河源区与澜沧江源区过去50 a来基流在不断减少基流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与径流呈现出高度一致;(3)在过去50 a,长江源区的年径流退水过程正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下,降雨是三江源区径流退水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降雨量的增加会导致退水系数的减小,而温度对三江源区的退水过程影响存在着不确定性。研究为揭示气候变化下三江源区径流退水过程的演变过程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雨水分布特征及其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是一种可供人类使用的宝贵淡水资源。为缓解成都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本文针对成都市的降雨情况,分析了降雨年内分布特征、雨水水质特点和雨水利用潜力,给出了雨水收集、利用的相应措施,可为城市雨水利用工程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辐照处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垃圾焚烧技术的推广,有效处理焚烧烟气中的有毒物质二噁英以达到工业排放标准是当下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分析辐照技术处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反应动力学过程,基于Simulink仿真组件进行建模,研究反应环境中包括活性碳、氧气、水等物质的含量和电子束辐照剂量以及OH自由基浓度对二噁英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束辐照处理垃圾焚烧烟气中二噁英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小于57℃,电子束剂量控制在为6~10 kGy的范围,活性炭浓度尽量低(辐照前对活性炭进行处理),水的体积分数0.2%以上,同时需保证足够高的OH自由基浓度。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台燃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预浓缩-GC-MS/FID的测量方法,对成型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研究,同时还测定颗粒物、NO_x、SO_2和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浓度.结果表明,5台锅炉所排放的SO_2和汞及其化合物均低于排放标准要求,而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存在高于国标排放限值现象.56种VOCs总质量浓度在(872.43±293.80)~(6 929.66±1 137.25)μg·m~(-3)之间,影响因素分析表明VOCs浓度与炉膛中心温度及负荷有较强负相关性.VOCs的排放中烯烃占比最大,达41%~59%,其次是烷烃和芳香烃,分别为27%~49%和6%~18%.烯烃的排放以乙烯、1-丁烯、顺-2-丁烯和1-己烯为主,烷烃以正己烷、异戊烷和环戊烷为主,芳香烃则以苯和甲苯为主.臭氧生成潜势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进行分析,5台锅炉的臭氧生成潜势贡献主要来自于烯烃,高达76%~90%,而烷烃也可占6%~19%.  相似文献   
20.
陈春林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3,(12):1279-1283,F0002
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吉林省辽源市为案例,探讨其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和空间问题;在理论框架分析与经验分析的基础上,从市区和市域两个尺度提出辽源市可持续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