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是石化和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的重要抓手.项目建档作为LDAR实施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其科学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决定着LDAR的整体实施质量.通过对LDAR建档方法及应用情况的调研,归纳总结了不同建档方法的优缺点,并采用问卷方式对国内建档方法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展望了建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当前国内外在用的建档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挂牌法、PID图标识法、拍照标识法、GPS定位法、条形码/二维码挂牌法、无线射频挂牌法等.②美国、欧盟目前仍以传统挂牌法为主,加拿大除传统挂牌法外,拍照标识法的应用也较为广泛.③我国应用最多的为拍照标识法,其次为传统挂牌法,调查对象中采用过这两种方法的LDAR服务商占比分别为90.0%和50.0%,此外PID图标识法、条形码/二维码、其他方法的应用占比分别为30.0%、17.5%和5.0%,整体上我国建档方法比美欧国家更加多样化.④我国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LDAR建档技术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契机,未来建档技术将向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的方向发展.研究显示,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LDAR建档技术标准体系,建议今后应尽快加强相关标准建设,保障LDAR的实施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92.
生物法处理丙烯腈废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生物膜填料塔处理丙烯腈废气的研究中,分别考察了气相浓度、填料层高度、营养物、停留时间等操作参数对净化性能的影响. 通过试验发现,生物膜填料塔对丙烯腈废气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阻力降为29.4~49Pa,在进口浓度小于2000m g/m3,停留时间小于90s,高度大于200m m 的填料层上,去除率达到90% 以上.  相似文献   
93.
水耕植物过滤法净水系统底泥硝化反硝化潜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测定水耕植物过滤法(Hydroponic Bio-filter Method,HBFM)水质净化系统中底泥的硝化、反硝化潜力以及底泥中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密度,定量研究了该系统底泥的硝化及反硝化潜力沿水流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游底泥硝化潜力最大,为4.76×10-6 g/(g·h);上游底泥反硝化潜力最大,为8.1×10-7 g/(g·h);底泥中亚硝酸菌的密度分布与硝化潜力的分布一致.结果还表明,提高HBFM系统氮去除能力的关键在于改变硝化反硝化区域分布,从而提高系统的反硝化能力.  相似文献   
94.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利用自行研制的累积式大气采样装置、大气痕量有机物二步冷冻浓缩进样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大气中的痕量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析(CCS-GC/MS),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CS-GC/MS系统将单纯GC/MS分析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下限体积分数值从10-6量级扩展到10-12,39种目标化合物平均响应因子为2.9×10-12A-1,1000cm3进样量最低检出限体积分数值为7×10-12~40×10-12;流出峰保留时间定性分析相对平均偏差<2.5s,对目标化合物定性分析准确率达到100%;0~400×10-9浓度范围内外标定量曲线r2平均值大于0.99;回收率为88%~111%,平均值100.8%±5.6%;精密度误差2%~14%,平均6.6%.  相似文献   
95.
采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HFMBR)去除气态复合苯系物。挂膜后期,生物反应器的去除效率可以稳定达到80%左右(去除能力(EC)≥225 g/(m3.h))。研究了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对于单一二甲苯以及混合二甲苯的性能,并且发现HFMBR对于去除单一二甲苯和混合二甲苯都有明显的效果,去除效率均达到90%以上;表明二甲苯之间竞争效应带来的相互抑制作用小。在低浓度的情况下,单一二甲苯和混合二甲苯的去除能力呈线性增加,在高浓度阶段,去除能力增加变缓。比较了混合二甲苯与甲苯联合降解,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抑制作用,但相比传统生物反应器有明显的改善。与传统生物过滤系统比较而言,膜生物反应器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活化单过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 PMS)的高级氧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去除过程,但有关利用PMS直接氧化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系统地考察了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 SSZ)在PMS直接氧化过程中的降解动力学及降解途径.结果表明,SSZ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增加PMS浓度或提高离子强度能够加快SSZ的降解速率;碱性条件有利于反应进行; Cl~-的存在显著促进了SSZ的降解;地表水会抑制SSZ的降解.通过质谱分析及活性位点鉴定,推测羟基化和SO_2基团挤脱反应是氧化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为基于非活化PMS去除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应用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围绕区域规划战略环评的地位,实施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建立了基于生态环境安全的区域规划战略环评的指标体系,探讨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压力-状态-响应"的评价技术方法,对构筑产业生态链.强化不确定性分析、重视累积影响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8.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二甲苯废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HFMB)去除气态二甲苯,研究比较了不同进口浓度、停留时间以及悬浮液中生物量对二甲苯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进口浓度的增加二甲苯净化效率先升高后平稳,生化降解能力(EC)则明显升高;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二甲苯的净化效率明显增加。实验发现最佳的实验条件是:悬浮液循环速率50 L/h,pH值介于6.5到7.5之间,溶解氧6 mg/L左右,停留时间tR=8.8 s;二甲苯的处理效率可达到92%以上。结果还显示二甲苯净化效率随悬浮液循环流速的变化而波动不大,进口二甲苯的组成对净化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的生物法相比,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实现气相和液相的分离以及减少占地面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
不同改性方式对竹炭净化气态氮氧化物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表面改性方法对竹炭空气净化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化学药剂活化、超声处理、微波处理后的改性竹炭对低浓度氮氧化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活化剂浸渍后的竹炭,对氮氧化物净化效率降低,净化速度减慢;微波功率越大、辐照时间越长,改性后竹炭对氮氧化物处理效率越大,但辐照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竹炭对氮氧化物的处理效率增大变得缓慢;超声处理后的竹炭对NO的处理效率比改性前有明显提高。BET测试结果表明,竹炭产品用微波和超声处理后,平均孔径、微孔表面积和比表面积均比活化前增大;而经过活化剂浸渍后,微孔面积和比表面积都显著下降。因此建议采用微波及超声方式对竹炭进行活化。  相似文献   
100.
过一硫酸盐降解毒死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采用过一硫酸盐降解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系统地考察了降解过程的动力学、降解产物、降解机制及其生态毒性风险.结果表明,过一硫酸盐能有效降解水溶液中的毒死蜱.过一硫酸盐降解毒死蜱的体系中起作用的不是SO4·-和·OH等活性自由基,而是过一硫酸盐本身.提高过一硫酸盐投加量会促进毒死蜱的降解;碱性条件有利于其去除过程;离子强度的升高会抑制毒死蜱的降解;腐殖酸的存在也会抑制毒死蜱的降解,但其仅在高腐殖酸浓度时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产物鉴定表明,过一硫酸盐直接降解毒死蜱主要有去乙基化、PS的氧化和C—O的断裂3条途径.经ECOSAR生态毒性模型预测发现毒死蜱的降解产物对鱼、水蚤和绿藻的生物毒性均低于毒死蜱母体.研究表明,过一硫酸盐可以作为水处理中降解毒死蜱的有效手段,为去除水体中毒死蜱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