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07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长江口潮滩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对长江口潮滩土壤呼吸通量进行了观测,同时对潮滩气温、土壤温度、近岸水体盐度等环境参数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长江口潮滩上壤是大气CO2的排放源.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妊的季节变化规律,呈单峰形变化.并于7~8月出现排放峰值.气温和各层土壤温度与士壤呼吸速率作用之间具有显...  相似文献   
112.
2010年3月对大宁河发生水华现象的水质及其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监测研究,应用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及均匀性指数对藻类多样性进行评价,研究了藻类的优势种、细胞密度及藻类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其水质属于中富营养型,浮游植物主要为甲藻门的拟多甲藻,绿藻门的小球藻,共鉴定出7个门31个属。在水平方向,S8点的藻密度最大;在垂直方向,各种浮游植物藻类细胞密度出现明显的分层变化,不同深度的优势种也有一定的差异;在水华期间,表层藻细胞密度最高,随着深度的增加,藻类细胞密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3.
氮氧化物气体的产生及其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反应,因产生N2O温室气体,开始引发一些环保工作者的关注。新开发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在生物脱氮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其脱氮的3种反应途径中,也可能产生NO、NO2和N2O微量气体。文章对目前厌氧氨氧化反应中,这3种微量气体的产生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这3种气体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提出考察厌氧氨氧化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和如何减少或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成为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4.
从样品采集和制备、样品前处理、分析测试方法方面对固体废物监测现状进行分析,对现有分析方法标准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出了中国固体废物监测方面存在控制标准和监测分析方法衔接不完善、部分浸出方法应用目的不明确、分析方法可比性不强或缺乏操作性、质量控制手段单一及监测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梳理现有方法标准、加快标准制修订、加大对现有问题的研究力度、加强培训、提升固体废物监测能力等对策,以期推动中国固体废物监测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5.
潮汐循环对水体理化特征的短期影响是潮汐河口各种理化参数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崇明东旺沙堤外低潮滩和东海农场低潮滩采样及环境因子分析,发现崇明东滩各环境因子之间(除浊度外)相关性较好,均呈宽 “U”型变化;东海农场各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较差,变化不一致,且盐度、电导率变化与崇明东滩变化相反;受潮汐循环影响,崇明东滩涨潮初期各形态氮有明显释放过程,而东海农场的近底层水体在涨潮初期NH4+ N急剧下降,NOX- N缓慢下降;无论是在崇明东滩还是在东海农场,营养盐浓度受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整个潮汐循环过程中总无机氮(TIN)与盐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这与整个长江口近岸水体的营养盐负荷相一致,长江上游淡水带来的高负荷营养盐流经河口进入海洋。  相似文献   
116.
崇明东滩夏冬季表层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口崇明东滩高、中、低潮滩夏、冬两季表层沉积物中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样品中细菌16S rRNA基因V3区片段,通过克隆、测序,构建相应基因文库.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高、中、低潮滩表层沉积物共包含12个主要门类的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α-、β-、γ-、δ-和ε-亚群)、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菌门(Chlorobi)、网团菌门(Dictyoglomi)、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此外还存在大量未被认知的序列.中潮滩和低潮滩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高潮滩的优势菌为拟杆菌.DOTUR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崇明中潮滩细菌多样性最高,低潮滩次之,高潮滩最低;夏季细菌多样性高于冬季.夏、冬两季细菌群落差异高潮滩最大,低潮滩次之,中潮滩最小.  相似文献   
117.
雌酮(E1)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平衡时间、温度、pH、离子强度和土壤粒径对E1(雌酮)在土壤中吸附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E1在土壤中的等温吸附平衡时间约为0.5h;在温度为10、20和30℃条件下,土壤对E1的Kf(吸附系数)分别为24.72、14.18和9.39,Kd(分配系数)分别为34.79、24.15和13.51,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对E1的吸附量显著降低;土壤对E1的吸附量在pH由3.0增至6.0时呈降低趋势,在pH>6.0~9.0时保持稳定,然后随着pH进一步升高(>9.0~11.0)而继续降低;土壤对E1的吸附量在离子强度由0.005mol/L升至0.1mol/L时显著升高,在离子强度>0.1mol/L时保持稳定;砂粒、粉粒和黏粒对E1的Kf分别为5.17、12.79和25.22,Kd分别为6.80、16.11和39.95,即随着土壤粒径的减小,对于E1的吸附作用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8.
植物体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顺磁共振波谱仪(EPR)自旋捕获法、羟胺氧化法、二氢乙锭(DHE)荧光探针和硝基四氮唑蓝(NBT)原位显色法,分别检测了暴露于梯度镉(Cd)溶液2 d后的水稻幼苗根叶组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变化水平.结果表明,0—60 mg.L-1Cd诱导了O2.-随着Cd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于此剂量范围则呈现下降趋势.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前两种方法更适用于定量O2.-的生成水平,而后两种显色方法仅能反映O2.-的变化趋势,难以精确定量.因此,可以选择性地应用4种方法揭示暴露于污染物的植物组织O2.-的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19.
校车目前已成为学生上学的重要交通工具,而近几年频发的校车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车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但大多数有关校车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偏重于如何提升校车本身硬件设备的可靠性,而缺乏对驾驶员的可靠性研究.针对当前国内校车安全管理现状,以近期发生的甘肃校车安全事故为例,运用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CREAM对校车事故中的人因失误进行追溯性分析,找到事故发生根本原因.为今后在校车安全管理中采取相关措施,弥补安全漏洞,减少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并为以后研究一般工业系统认知差错提供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0.
在室内模拟闭光与光照条件,研究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水界面的可溶性硅(SiO3-Si)与无机氮(TIN)通量的变化规律,探讨相关理化因素对其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春夏秋季适合硅藻生长的季节, 光照能促进硅藻生长与摄取硅, 从而能降低SiO3-Si通量,冬季相反,且二者的效应都不太明显. 光照能刺激底栖微生物将NH4+-N硝化为NOx-N, 从而明显降低NH4+-N通量,且能明显升高NOx-N通量. 通过相关分析及数学处理发现, 光照影响SiO3-Si通量的温度临界值为20 ℃; 盐度过高会减弱光照对NH4+-N通量的下降效应; 温度过高会减弱光照对NOx-N通量的上升效应. 采用趋势线斜率方法判定光照能降低上覆水中ρ(SiO3-Si)/c(TIN)值, 光照可能会对底栖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