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91.
刘超  汤心虎  莫测辉  王俊 《环境科学》2006,27(11):2150-2153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Ni掺杂TiO2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粉末衍射(XRD)、激光散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等方法对催化剂的光吸收特性、晶相组成、粒度分布、升温过程中化学变化等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相对P25而言,Ni掺杂TiO2的光吸收带边红移,当Ni/Ti原子比为0.4时,催化剂的带隙宽度为2.3eV,对应的吸收带边为564nm;催化剂晶型以锐钛矿TiO2为主,随Ni掺杂量增大,NiTiO3比例升高;催化剂粒径主要分布在50~150nm之间,占总量的96.9%;升温过程中催化剂在445.2℃发生晶型转化,出现锐钛矿和NiTiO3晶体.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可见光作用150min后最高可使93.9%的亚甲基蓝分解,活性高于P25.  相似文献   
92.
宁夏地区二斑叶螨的寄主植物选择及其季节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系统观察和室内饲养方法,调查并发现宁夏引黄灌区和新垦区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为寄主植物88种,其中野生寄主植物59种,栽培寄主29种,垦前荒漠,半荒漠有适宜二斑叶螨生存和繁殖的寄主植物分布,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20种主要寄主植物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净生殖率(R0)的营养效应,不同寄主植物随季节的变化其营养效应明显不同,对二斑叶螨在这些寄主植物间的季节转移规律研究表明,宁夏农田,以野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小旋花Calystegia hederacea,小蓟Cephalanoplos segetumji,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蚕豆Vicia foba,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等一起,构成了有利于二斑叶螨季节转移的寄主体系,分析认为,宁夏麦套玉米间作大豆的耕种模式是二斑叶螨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作为现代服务业的象征,楼宇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其产业聚能和辐射效应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它也给业主单位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商务楼宇的主要类型以及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业主单位必须创新商务楼宇安全管理工作理念,完善商务楼宇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提升商务楼宇安全管理的专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三个方面探索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符合商务楼宇自身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以期为我国商务楼宇的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
依据2010年5月对东海赤潮高发区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了颗粒有机物的浓度变化和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春季东海赤潮高发区颗粒有机物(POC和PON)的浓度范围为91.15~3655.17μg·L-1和12.59~684.57μg·L-1,平均值分别为(745.64±632.05)μg·L-1和(126.04±106.32)μg·L-1;平面分布上,颗粒有机物整体上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点,长江口外、舟山群岛东南海域以及闽浙沿岸都出现高值;垂直分布上,颗粒有机物呈现出典型的表层高、底层低的特征,表现出大洋水的性质;周日变化上,除了30 m层以下颗粒有机物比较稳定外,各层颗粒有机物整体上表现出全日周期变化.长江口外颗粒有机物的高值中心主要受陆源输入(主要是长江径流)的影响,舟山群岛东南海域以及闽浙沿岸海域颗粒有机物高值区主要受浮游植物活动的影响,底层颗粒有机物主要受到了底层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城镇污水处理厂低浓度连续进水间歇曝气运行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来彦伟  刘超 《四川环境》2009,28(4):42-44
根据南方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初期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低浓度进水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运行中,污水处理厂MISS浓度调整为25g/L,采用曝气3h、停曝5h、连续进水的运行模式,实现了生物系统稳定运行,出水达标。  相似文献   
96.
一、概况小浦地区位于浙西北滨湖平原向丘陵山区过渡地带。该地区西北部为丘陵山地,合溪涧穿过其中,由西北流向小浦;东南部则为滨湖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小浦镇东距太湖约15千米。为了进行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在小浦地区用平衡球探测,研究当地大气扩散特征。 1986年12月17日至26日,在小浦释放平衡  相似文献   
97.
为解决传统瓦斯浓度预测方法预测精度低和适用性不强等问题,提出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瓦斯浓度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及局部关联特征,应用门自适应矩估计(Adam)优化的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在关联特征基础上进行时序性预测的组合方法,并以铜川玉华煤矿监测数据为样本,对比CNN-GRU组合模型、传统机器学习模型LSTM和GRU模型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NN-GRU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均优于LSTM和GRU模型;CNN-GRU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可降低至0.042,0.006,运行效率分别提高59.15%,35.04%,研究结果可为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污水厂尾水受纳河段沉积物磷形态及释放风险效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合肥市板桥河的蔡田铺污水厂尾水排放口上、下游河道4个采样点位,按照每两个月采样一次的频率采集沉积物和上覆水样,分析尾水排放对河道沉积物磷形态及磷平衡浓度(EPC_0)的影响,解析沉积物磷平衡浓度及磷释放风险的外源碳(乙酸钠)响应.结果表明,板桥河水体沉积物磷素受污水厂尾水影响较大,排放口上、下游沉积物总磷均值分别为789. 39 mg·kg~(-1)和854. 41 mg·kg~(-1),生物有效性磷均值分别为157. 19 mg·kg~(-1)和173. 37 mg·kg~(-1); 4个采样点的EPC_0值大小排序为:SP1 SP2 SP3 CP,表明尾水排入提高了河流EPC_0,致使河流沉积物磷释放风险增加;外源碳的添加明显降低沉积物的EPC_0值,特别是紧邻排放口的SP1下降最为显著,表明外源碳添加对降低沉积物磷释放风险有效.  相似文献   
99.
根据π-π作用原理和影响因素,运用异氰酸酯易和羟基反应的特性,将具有酰胺基的芳环引入到包硅的Fe_3O_4磁纳米粒子表面,制备新型磁性吸附材料Fe_3O_4@SiO_2@N-Phe,并研究其对环境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萃取性能。结合化学计量学对邻苯二甲酸酯的GC-MS质谱图进行分辨定性,从31个色谱峰中解析并鉴定出了18种化学成分,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5种,占总含量的35.74%,其它13种化学成分含有的官能团主要为苯基、双键或羰基。实验证明该磁纳米粒子具有用量少、稳定性好、选择性高、快速富集与分离、萃取过程简单等优点。磁纳米粒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既增强了富集的选择性、简化萃取过程、降低前处理的难度,又通过化学计量学法对质谱图进行最大程度的解析,获得全面检测结果,为快速、准确分析环境复杂未知体系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究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强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脱氮除磷的可行性,采用连续曝气和搅拌/曝气交替运行的MBBR反应器,以磁性填料作为载体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SNEDPR启动过程中的脱氮除磷性能,并结合荧光显微镜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个功能菌群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两阶段运行后,氨氮和磷去除率分别达到97.6%和85.37%,出水NO2-—N、NO3-—N和COD浓度分别为1.3949,3.88和20.4mg/L,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率(SNEDR)由0.07%逐渐升高至86.35%.好氧阶段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率的提高,使出水NOx-—N浓度下降,提高了系统的脱氮性能和厌氧阶段内碳源的储存量.荧光显微镜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经过53d的运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呈显著提高,系统内GAOs、AOB、NOB丰度的提高(分别由接种污泥中的3.3%、0.84%和0.66%提高至系统内的27.08%/20.48%、1.45%/1.76%和1.05%/0.85%)和PAOs、DPAOs的存在,保证了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在MBBR工艺中实现了EBPR与SNED的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