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南京地区简易生活垃圾堆场的污染现状和稳定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京市废弃简易生活垃圾堆场,通过采集和分析渗滤液以及堆体不同深度固体样品,研究其污染现状和稳定化程度。结果表明,渗滤液COD、NH3-N、TN超标倍数分别为4~6倍、7~10倍和4~10倍;固体样品TOC含量在10%左右,含水率在25%左右,均处于基本稳定的水平;固体样品浸出液COD 39~249 mg/L、NH3-N 0.9~14.88 mg/L、TN 8.82~28.14 mg/L。为了评价稳定化程度,确定了3因子:渗滤液、固体样品、浸出液及6个参数:COD,NH3-N,含水率,TOC,COD,TN作为评价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堆场处于基本稳定到中度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72.
水力旋流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带有旋流装置的新型序批式反应器(R1)和其对比反应器(R2、R3)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态、粒径、比耗氧速率及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剪切力能加快颗粒污泥的形成速率和粒径增长速率,但无法有效控制粒径范围.与R2有相同气体表面上升流速的R1,由于其旋流器提供的特殊旋流剪切力和摩擦力能延缓其污泥颗粒化进程,从而有效控制了颗粒粒径的增长;R1、R2、R3的SOUR分别0.80、0.48和0.32 mg·h-1·mg-1,表明新型反应器R1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活性较高;通过对动力学参数分析,R1中的维持系数m和非生长基质消耗比例Smin/CODinfluent分别为0.13 h-1和9%,均大于R2(0.077 h-1,9%)和R3 (0.084 h-1,1%),表明水力旋流条件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颗粒的粒径而且提高了颗粒污泥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3.
对上海市老港填埋场封场6-10年矿化垃圾中的胡敏酸(HA)进行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封场时间的矿化垃圾中HA的荧光光谱均为宽带峰型,pH值对HA荧光光谱的影响较小.而且随着矿化垃圾封场时间的加长,荧光特征峰波长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74.
论述了挥发性有机物的含义 ,提出了光纤化学传感器是传感技术的重要分支 ,是正在兴起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光纤化学传感器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在其他气体 /蒸汽分析及其他应用与过程的分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我处用胶带运输机输送铁合金、铁矿石(矿粉)等物料,选用了ZC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几年的运行结果表明:选择袋式除尘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岗位粉尘合格率提高。但是,也反映出ZC回转反吹扁袋除尘系统设计上的一些缺陷。 (1)对除尘器除下的粉尘处理不当,造成岗位作业环境再次被污染。除尘器滞留下的粉尘在未采取其他处理措施的情况下就直  相似文献   
76.
77.
胶带机输送物料过程中,常有粉状物料附着在胶带面上,须及时清除。常用的胶带带面残留物料清扫器,依靠刮料板对积料的剪切作用清料,清扫器自身磨损及其对胶带的磨损都较严重。这种清扫器清扫能力随刮料板对胶带压力的增大而提高,清扫湿料效果较好,但对于粘附在胶带带面上的粉状物料的清扫效果却不佳。再者,由于胶  相似文献   
78.
79.
李俊  周正伟  韩诚  邵川  吴军 《环境工程》2018,36(3):112-117
针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和占用土地两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填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循环可持续填埋及资源化体系":运用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缩短有机垃圾稳定化周期,通过"城市矿山"开采和配套资源化技术重新释放填埋空间,形成填埋单元分区作业及定期循环利用的模式。该体系核心在于稳定化周期的缩减幅度。基于此,在实验室中采取腐殖土批次覆盖、预处理渗滤液回灌和厌氧+好氧联合运行的方式,构建了微元生物反应器填埋(ML)模拟装置。结果表明,跟传统生物反应器填埋(CL)相比,ML在渗滤液水质、垃圾生物稳定性和填埋气成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ML的时空转换率为1.28,表明其对填埋时间和空间的利用效率高于传统生物反应器填埋。  相似文献   
80.
根据钢结构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特点,应用建筑防火安全性能化设计系统方法对钢结构建筑发生火灾时热、烟对建筑结构和建筑内人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火灾下人员与建筑结构的安全准则。运用FDS4.0对一建筑实例建模,通过模型与建筑实际火灾相似性的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火灾情况下建筑内的热、烟蔓延情况,同时采用ANSYS8.0分析技术对火灾下钢结构的结构反应进行了研究。以性能化设计系统方法对钢结构建筑发生火灾进行了耐火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定量的分析方法,为钢结构建筑的火灾安全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